說到“瘦金體”書法,人們自然會想到宋徽宗趙佶,因爲“瘦金體”是宋徽宗創立的一種書體。這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筆法靈動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極具個性。在現代書史上,有一位女書法家,她的“瘦金體”書法值得欣賞。

這位女書法家叫談月色(1891-1976),廣東順德龍潭鄉人,詩書畫印無一不精,被書畫界稱爲一代才女。據史料介紹,談月色原名古溶,又名溶溶,字月色,所以又叫談月色。她雖生於書香門第,但有個算命先生說她的生辰八字很不吉利,會克父母,所以年僅4歲的她,就被迫送到尼姑庵裏爲尼。

被迫出家至8歲時,談月色就在尼姑庵裏誦經抄經,同時學習書畫藝術等,增長才藝。特別是學書法,談月色非常用功,經過20多年的臨池不輟,深修苦練,她在書法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且最擅“瘦金體”書法,其精妙的筆墨中還往往散發着女性的柔美和靈性,無不讓人賞心悅目。

有不少評論說,談月色不愧爲一位博學多才的奇女子,也是名副其實的美女書法家。她的“瘦金體”書法深得宋徽宗風韻,筆力蒼勁,靈活輕盈,筆跡雖然纖細,但字體的血肉筋骨不少一分,颯爽風姿中秀麗可存,現代無人能及。如果還能活在當代,估計是穩穩妥妥的中書協主席了。

談月色對“瘦金體”書法情有獨鍾,甘於寂寞苦練數十載,盡得“瘦金體”精髓,本身就是很有藝術天賦的表現。從她書寫的《七律?答友人》中,也就可看出她的“瘦金體”書法功底不凡,雖學於宋徽宗,但還是有所創新,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這一點,更是令人欽佩!

作者:和法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