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曾认为,“由于逻辑运算触及了认知的本质,因此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能直接或间接决定儿童智力的各方面发展。”

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坏决定孩子的一生,而3-4岁是孩子逻辑思维敏感期,家长做好这5件事,孩子就会逻辑清晰思维敏捷。

3-4岁是逻辑敏感期

根据蒙特梭利的儿童主要敏感期理论:当孩子在3-4岁时,就会进入逻辑思维敏感期。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大特点就是会对世间万物充满无限好奇,会变成一个“问题宝宝”。

孩子会从原来的追问家长“这是什么?”转变为喜欢问父母“为什么会这样?”换句话说,也就是孩子已经开始探寻事物背后的逻辑关系了。

如何抓住时机,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1、多在语言上强调“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能力之一。家长可以通过改变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对孩子说“宝宝,今天天气冷,需要多穿件衣服”,而不是“宝宝,穿衣服我们出门”。

简单来说,就是把“为什么要多穿衣服的理由”或者“不多穿衣服的后果”直接告诉孩子。孩子通过脑海中因果关系建立的抽象推导,逻辑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久而久之,头脑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2、经常陪孩子做分类游戏

分类游戏可以很好地训练孩子的分析,归纳以及观察能力。比如,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分别按照用途,颜色等进行分类。

其实,也就是帮助孩子理解一类事物的相同点。通过游戏,不仅能够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还能够促使孩子多动脑,提高孩子思考问题的逻辑性。

3、不要将孩子的时间安排太满,给孩子留出时间思考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给孩子思考时间留白也是非常重要的,囫囵吞枣可不行。因为孩子琢磨问题,形成逻辑,最终变成思考习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孩子学到了新的知识后,要有一定的空档时间留给孩子。时间排得太满,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吸收,就会造成“营养不良”的后果。

4、帮孩子建立基本的时间观

时间观念与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时间观念会帮助孩子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起分配时间的逻辑思维能力。

家长也可以借助沙漏,小闹钟等生活物品或者做一些手工,让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流逝,让孩子学会好好利用时间,做事也会更有逻辑。

5、帮孩子理解顺序

不管是大小、长短、软硬、多少还是高矮、胖瘦都是有一定顺序的,孩子可以从里面感受到一些逻辑。

比如,父母可以利用尺寸不同的塑料棒帮助孩子理解长短的概念,由简入难,引导孩子按长短顺序进行排列等等。边学习边动手会促进孩子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好奇心是孩子成才之路上的火把,会一直照亮孩子前行的路。家长一定要对自己的“好奇宝宝”有耐心,用心保护孩子心中的好奇之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