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師聯繫了晶晶的家長,說孩子不笨,只要在其他科目上費點心思,成績是很容易提升的,但是這個費心思可真是難爲了晶晶,她就是在其他學科上無法費心。“我只喜歡語文”,孩子語文成績優異,其他科目成績慘淡,家長愁白頭。

每個人的喜好都不同,孩子也是如此,所以在學習方面,有的孩子存在嚴重的偏科現象。

有的孩子是相關的幾科成績好,而有的孩子只有一科成績好,他們的其他科目成績能及格就謝天謝地了。這樣的孩子老師習慣稱呼他們爲“一面光”。

“我只喜歡語文”,孩子語文成績優異,其他科目成績慘淡,家長愁白頭

晶晶是五年級的學生,學習成績一般,之所以一般是因爲她語文成績特別好,幾乎每次都是全年級第一,但是其他科目的成績卻慘不忍睹,比如數學,英語,每次能及格就算是走了大運。這樣一平均,晶晶的學習成績就一般了。

語文老師經常對她稱讚,但其他老師則對她皺了眉頭。她也希望自己全科優秀,但是除了語文課,其他課上起來她自己覺得索然無味,她也想把學語文的熱情放在其他科目上,但一上課,就打不起精神。

尤其是數學,看到各種的數字和符號,她就覺得頭疼。

老師聯繫了晶晶的家長,說孩子不笨,只要在其他科目上費點心思,成績是很容易提升的,但是這個費心思可真是難爲了晶晶,她就是在其他學科上無法費心。

爸爸媽媽苦口婆心地勸,用了各種方法也不管用,他們都有點懷疑女兒是不是智商上出了問題。晶晶天天被爸爸媽媽和老師嘮叨也煩了,終於有一次,爸媽說完後,晶晶忍不住哭着說:“我只喜歡語文,其他科目不好我也沒辦法。”

偏科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木桶原理告訴你該提升孩子的“短板”

木桶原理很多人都知道,一個木桶的盛水量取決於桶壁上那塊最短的木板,而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

孩子偏科,成績好的學科就等於桶壁上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成績不好的學科則是桶壁上較短的木板,最不好的學科,就是桶壁上最短的木板了。

現在教育制度不斷改革,考試中學生要展現的也是自己的綜合能力,如果偏科,就代表着孩子的綜合能力差,對於孩子以後的發展也是有着不小的影響的。

可見,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在於提升孩子的“短板”。

另外,優勢學科成績的提升相對比較艱難,而劣勢學科成績提升則會簡單一些。

打個比方,一般情況下,一個考了95分的人想把成績提升到100分比較困難,而一個考了60分的人想把成績提升到80分則比較容易,雖然他們是5分和20分的差距,但困難度則是成倍的增加。

想要孩子不偏科,先要分析孩子偏科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1.孩子自身喜好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孩子喜歡就會在什麼方面努力和下功夫,對於不喜歡的,自然不會去用心。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想辦法激發孩子對其他學科的興趣,有了興趣,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就提升了。

2.不喜歡任課老師

有的孩子會因爲任課老師的關係改變對一門學科的態度。有的孩子偏科可能是因爲任課老師曾經上課批評過他,或者作出過一些傷害孩子的事情,讓孩子對這個學科心生厭煩。

如果孩子因老師導致偏科,家長就需要讓孩子正視當初的事情,告訴孩子老師批評他不是因爲對他有偏見,而是希望他提高學習成績,讓孩子放下心中芥蒂,認真聽課。

3.學習方法不對,導致成績欠佳

經常看到一種學生,他們很辛苦,用別人兩倍的精力去學習卻考了他人二分之一的學習成績,連他們自己都嘆息不是學習那塊料。對此,家長要先勸慰和鼓勵,讓孩子放下心裏認爲學科很難的包袱,然後鞏固學科基礎知識,孩子的習題家長做一個篩選,由易到難,遇到問題先問孩子的想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維

4.父母學科強弱的影響

有的家長某些學科強勢,孩子的某些學科也強勢,而家長弱勢的學科,也是孩子弱勢的學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