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孩子总盼望长大,因为长大了,就可以用妈妈的口红,穿漂亮的衣服,可以像爸爸一样穿西装打领带,参加各种活动。因为向往长大,所以孩子总是喜欢凑在大人身旁,模仿他们的一举一动,或者在他们谈论的时候发表一两句自己的意见,让旁人觉得孩子已经是一个“小大人”。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孩子表露自己想法的时候,经常会被大人训斥。

小宝是个10岁的小男孩,特别喜欢听长辈们说话。有一次,家里来了几个人,谈论老家拆迁的事情,小宝不失时机地插了一句嘴,他觉得自己说得很好,本来等着表扬,却被妈妈瞪了一眼,然后就被拉开。

妈妈一边带她回卧室,一边说:“大人说话小孩儿别插嘴!”

听了妈妈这句话后,小宝低下了头。

小宝的妈妈是某单位的中层领导,平时工作很忙,手下已有100多号人,工作时也是十分的雷厉风行。

在教育小宝事,她也主张这样一套理论,她觉得,大人说话的时候小孩就不要插嘴,这才是懂规矩的表现。

然而小宝并不是不懂规矩,只是他想发表自己的见解罢了,小宝觉得,毕竟对于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见解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为什么妈妈会这么武断呢?双方僵持不下,小宝干脆跑出了家门。

方志敏曾说:“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诚然,方老先生这句话有很多层意思,大家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是从中我却领悟到了积极性的重要性。

一个人怎样才能算是活着呢?我认为,只有面对不同的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态度,敢于用那份热血去寻觅生活的意义,这才不算枉费了这宝贵的一生。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当孩子面对同一件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表达自己的主张时,这是应该值得称赞的,而不应该一味的打击。

为什么家长会这么武断呢?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清晰的辨别出,小宝的妈妈是偏武断的,当她看到孩子插话时,她并没有去仔细的辨别孩子说的是什么,而是只一味的去批判了孩子,并否定了他的所作所为。

这其实就是一种武断的做法,那么在鉴定其行为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仔细的思考,家长为什么会这么武断呢?

▌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所致

正如材料中的小宝妈们那样,她在单位管100多号人,在单位里的雷厉风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所以她就会觉得自己说的就是正确的,孩子插话就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

有的时候习惯就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的潜入每个人的心底,渗到每个人的骨髓里,然后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影响究竟是好是坏,又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可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这也就告诉各位家长一个道理,父母每一次与孩子进行沟通交往,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的某些价值观传输给孩子,该价值观是好还是坏,可能您自己无法做出判断,但孩子随后的成长轨迹会给出答案。

作为家长,虽然不必像创造家科学家那样殚精竭虑,但在育儿这条路上,也同样应该遵循这条道理。

我们都知道凡事有因必有果,父母武断的背后又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又会在孩子的内心留下怎样的创伤呢?如果您还不知晓,那就请最后一起去看看吧!也许看后会对自己平常的武断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父母总的武断对于孩子来说会产生什么消极作用呢?

1)孩子会变得越发怯懦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说过: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

我们都知道人都是需要被鼓励的,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受到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时,他就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实现自己的行为,然后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可能一开始是缓慢的,但是只要心中有底气,即使走得再慢,步伐也是不停的,就像蜗牛那样一步一步的永攀高峰。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当家长在孩子发表见解时,总一味地打断孩子,甚至完全否定掉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内心必定会受到一定的挫伤,他会不敢再这样做,甚至会止步不前,所以当别人有想法时,他宁愿一味的附和你不肯提出自己独到的想法,因为他怕再次受到伤害。

有因必有果,父母的武断是因,孩子的怯懦无能是果。

2)疏远亲子关系

当然除了影响孩子的性格以外,还会悄无声息地影响彼此的关系。我们都知道父母子女之间是需要尊重和理解的,倘若只一味地否定孩子怀疑孩子,那么彼此的信任空间就崩塌了,日后父母再想接近孩子恐怕也就不可能了,因为一旦桥梁崩塌,中间的距离可就会越来越远。

▶举个小例子

邻居阿姨家的孩子今年高考,成绩很理想,考上了重点大学。但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并不是填不上好的大学,而是孩子和妈妈的意见不一。

妈妈主张让孩子填报离家近的大学,这样平时长假或者短假也可以回家看看,但是女儿却选择了南方的一所大学,离家很远,坐火车要四十多个小时,但是女儿却仍让要去。妈妈为此也感到伤心难过,母女两人还大吵了一架。

后来在和阿姨家的孩子聊天,问起她为什么选择那么远的学校时,她说:”我就是故意选择那么远的大学的,为的就是离我妈远一点。从小到大,她从来没有尊重过我的想法,总是把她想的强压到我身上,我真的很反感。“

听完她的话,我瞬间了然。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似乎要伤心了,难道我就没有办法挽救了吗?其实,只要你想就一切还不晚,作为家长,只需要谨记以下三步就可以了!

打破武断,挽救孩子的心就这么简单,父母不妨来尝试一下

俗语常道破镜难重圆,这其实是一种遗憾的说法,有的时候在育儿这条路上,我们还是可以寻找其他方法加以弥补,并达到一个相对较好的状态的。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你只需要记住以下三个步骤:

仔细聆听孩子的想法,不轻易打断他。

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深层想法和内涵.

和孩子一起PK,但要站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

从这三个步骤中,我们就可以清晰的辨别出理解和尊重是最重要的,应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欢迎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双方进行博弈。你一句我一句,话题就敞开了,结果自然也就明朗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