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天眼查看到,安逸猿(Ape Tees)品牌的運營公司是2011 年成立的中山市安逸猿服飾有限公司,其設計外形與Baby Milo相似度很高。聲明中稱:近年市場上出現“Ape Tees”或“安逸猿”品牌的產品,其設計或衍生設計與I.T集團旗下品牌BABY MILO具有極高的相似性,引起消費者混淆,嚴重損害了BABY MILO長期努力樹立的品牌形象。

  日本著名潮牌Bape的副線Baby Milo的維權之路終有定論?近日,Baby Milo在中國的運營方I.T集團“官宣”: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終審)判決“安逸猿(Ape Tees)”構成惡意侵犯著作權行爲及不正當競爭,須停止侵權行爲並賠償經濟損失。不過記者探訪發現,安逸猿(Ape Tees)專櫃仍在售賣相關商品。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宋南飛

  聲明: 構成惡意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近日,Baby Milo Store的官方微博,以I.T集團的名義發佈“I.T集團關於旗下品牌BABY MILO維權結果聲明”。聲明中稱:近年市場上出現“Ape Tees”或“安逸猿”品牌的產品,其設計或衍生設計與I.T集團旗下品牌BABY MILO具有極高的相似性,引起消費者混淆,嚴重損害了BABY MILO長期努力樹立的品牌形象。聲明稱,BABY MILO的相關設計,著作權歸株式會社一無所有擁有。株式會社一無所有對“安逸猿(Ape Tees)”提起著作權侵權訴訟,取得實質性進展: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終審)判決“安逸猿(Ape Tees)”構成惡意侵犯著作權行爲及不正當競爭,須停止侵權行爲並賠償經濟損失。

  記者調查:

  侵權商品南京仍有銷售

  據瞭解,Baby Milo是日本當紅街牌BAPE的副線品牌,其標誌性的猴子形象在嘻哈的流行元素上還融入了卡通的可愛,Baby Milo 名字來源於電影《人猿星球》中的Milo,深受年輕人喜愛。Baby Milo在中國的運營方爲I.T集團的附屬公司。

  對“此猴”BABY MILO的維權聲明,安逸猿怎麼解釋?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天眼查看到,安逸猿(Ape Tees)品牌的運營公司是2011 年成立的中山市安逸猿服飾有限公司,其設計外形與Baby Milo相似度很高。該公司註冊資本200萬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服飾、皮具、鞋類、箱包、晴雨傘、購物袋、玩具、地毯、紡織品、牀上用品、汽車用品、化妝品、日用百貨等。

  中山市安逸猿服飾有限公司有41個商標信息,但這些商標中,唯獨沒有企業logo上的那款猿猴。然而,logo上與Baby Milo相似的那隻“猴”卻頻繁出現在該企業的多款服裝以及門店顯眼位置。

  記者通過中山市安逸猿服飾有限公司官網,查到一個固定號碼和一個手機號碼的聯繫電話,並於5月8日下午先後撥打3次。但固定電話無人接聽,手機號碼第一次“正在通話中”,第二次無法接通。此外,官網顯示其微博爲@安逸猿官方。但記者查詢發現,該賬號的微博主頁顯示“該企業資質未經過年審”。

  近日,記者在南京新街口一家大型商場找到了安逸猿專櫃,品牌 logo、產品設計、店面裝修及陳列與 Baby Milo都十分相似。商品正在以6折促銷。記者詢問櫃員品牌是否是I.T旗下潮牌,她答“是的”。不過,吊牌寫着產地“廣東中山”,生產商和生產地址均標註是中山市的企業。價格方面,一件短袖T恤吊牌價299元,打折後179元。記者查詢發現,這樣的專櫃還不止一家。

  除了線下門店,記者在不少電商平臺上發現,依然有安逸猿(Ape Tees)相關商品在售賣。

  消費者:

  看Logo以爲兩家是同一品牌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安逸猿(Ape Tees)誤導了部分熱愛Baby Milo的消費者,有人是在混淆、誤認Logo的情況下,購買了該商品。記者看到,一位網友在大衆點評上的某家Ape Tees店留言稱,Baby Milo是自己非常喜歡的一個品牌,以前經常買很多包包送給外甥女,猴子公仔很可愛,價格也優惠。“買了那麼久還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烏龍!”一位消費者稱。

  一位80後消費者潘女士表示,自己對品牌沒有特別的印象,也沒有刻意研究過兩者是否是同一個。“逛街的時候偶然看到大猴子品牌,衣服色彩搭配誇張,設計炫酷,經常給兒子買。”

  律師:

  品牌維護通過商標權效果更好

  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閆民律師在採訪時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此案不是商標侵權。對於品牌維護,一般優先選擇通過商標權來保護品牌,對不正當競爭行爲的打擊力度和範圍都比較大,其次是著作權保護。

  爲何Baby Milo不通過商標來維權?閆民分析認爲,在商標局上查詢Baby Milo的主體公司以及侵權方的公司,發現Baby Milo最著名的猴子造型似乎還沒註冊,反而是其他各類申請人註冊了這一造型,這可能就是Baby Milo難以通過商標權來維護其品牌的原因。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