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趣的是,同樣家境相差懸殊,林語堂和廖翠鳳卻走入了婚姻的殿堂,而且相愛多年,恩愛如初。比起陳錦端,廖翠鳳似乎更有主見,更勇敢,也更清楚自己看中林語堂是什麼。

門當戶對真的很重要嗎?

《簡愛》裏是這麼說的:

“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因爲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

現實中,愛情可以不問是非對錯,不食人間煙火,但婚姻終究要腳踏實地過日子。作爲窮小子的林語堂,兩次談婚論嫁都是和富家女,可結局卻天差地別。

一、門當戶對,不僅包括家庭背景

林語堂的初戀,名叫陳錦端,他們是校園裏的愛情,是青春最純粹的美好。

那時,林語堂是校園裏學霸級別的男神,他一個人連續四次登臺領獎,創造了聖約翰大學的校園記錄,是名副其實的校草。

那時,陳錦端是隔壁聖瑪麗女子學校有名的才女,一手繪畫技術出類拔萃。

兩人的相遇,只因“人羣中多看了你一眼”的緣分。

只可惜,兩人的家境相差懸殊。

陳錦端的父親有多厲害呢?

他創辦了福建造紙廠,廈門電力廠、淘化大同公司,福泉汽車公司,是廈門鉅富,是虔誠的基督教竹樹堂會長老。

這門婚事,遭到了他的反對,而且父命難違,無力迴天。

失戀後的林語堂,久久回不過神,可連林語堂的家裏人都不看好這場婚事,他的大姐對他恨鐵不成鋼:

 “你怎麼那麼笨,愛上陳天恩的女兒?今後你怎麼養她,別癡心妄想了!”

家境懸殊,意味着經濟實力的懸殊,更意味着家庭文化上的差異。

但家境懸殊,就註定是悲劇嗎?

林語堂的第二段戀情,也是他此生唯一的一場婚姻,卻打破了這個悖論。

二、家境懸殊,思想契合

真正的門當戶對,從來不是僅指家境和財富,而是指思想和精神。

陳錦端的父親反對女兒的婚事,並不代表他不看好這個年輕人。比起家境懸殊,他拒絕婚姻的理由很簡單:林語堂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

爲了彌補內心的愧疚,陳錦端的父親還給林語堂說了一門親事——鄰居廖家的二女兒廖翠鳳。

廖翠鳳的父親,是豫豐錢莊的老闆,擁有屬於自己的碼頭、倉庫和地產,同樣是廈門鉅富之一。廖家的家境,和陳錦端的陳家不相上下。

有趣的是,同樣家境相差懸殊,林語堂和廖翠鳳卻走入了婚姻的殿堂,而且相愛多年,恩愛如初。

廖翠鳳和陳錦端不同,如果說陳錦端是溫柔端莊的大家閨秀,那廖翠鳳就是英氣十足的富家女兒。

廖翠鳳有多厲害呢?

她的家境很好,但卻很擅長烹飪、縫紉等家務,而且和林語堂的大姐還是同班同學。

廖翠鳳長得很漂亮,大眼睛、高鼻樑、端莊大方,勇敢果斷。

訂婚前夕,母親對廖翠鳳說:“林父只是一個牧師,林家是沒有什麼錢的!”廖翠鳳則一臉輕描淡寫:“那有什麼關係?”

比起陳錦端,廖翠鳳似乎更有主見,更勇敢,也更清楚自己看中林語堂是什麼。

三、三觀一致,是最好的門當戶對

對於廖翠鳳而言,她看中林語堂的才華,也看中他的人品。

訂婚四年,林語堂在國外求學,而陳錦端也在美國攻讀美術。那時,林語堂心中眷戀的人,依然是陳錦端,或者,林語堂的一生都給初戀留了位置,但他的人品讓他不會逾越雷池。

後來,兩人步入婚姻,結婚當天,林語堂燒掉了結婚證書。

“結婚證,只有在離婚時才用得上。”

他們的婚姻,很幸福。

廖翠鳳做得一手好菜,清蒸白菜肥鴨、廈門滷麪的味道是最好的,也吸引了他們很多朋友上門做客。

他們三觀一致,林語堂是北大教授,廖翠鳳是北大預科的英文老師。他們關係和睦,生了五個孩子。

陳錦端偶爾也會來做客,廖翠鳳每一次都熱情招待。

或許,對於廖翠鳳而言,她自信、美麗,也相信丈夫對自己的愛,更尊重丈夫對陳錦端年少的愛。

三觀相似的人,才能在婚姻生活中才能相處融洽和諧。

林語堂在心裏給陳錦端留了一個角落,但他同樣也是一位負責的丈夫。

陳錦端一生未嫁,在那個“父命難違”的年代,她沒有廖翠鳳的勇氣,去反抗父母的命令,追求自己的愛情,但她也熄了追求愛情的火焰,一生專注美術。

真正的“門當戶對”,是同舟共濟,是攜手人生,是身處谷底仍然不離不棄,是白髮蒼蒼也依然眷戀對方。

林語堂和陳錦端,是年少的歡喜,是青春的純淨,但終究他們無法相伴;

林語堂和廖翠鳳,是偶遇的緣分,是三觀的契合,是相伴的一生。

門當戶對重要嗎?重要。

家境懸殊要緊嗎?分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