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早发现的一例,是在4月25日,1名15岁的湖北籍学生,返回广州学校,在返校排查中,核酸检测呈阳性,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虽然目前报道出来的只有4例,但是,这还是让很多家长极为担心,大学生开学了,人口流动是必然的,是无法避免的,现在已经发生了4例,谁能保证以后不再发现了呢。

五一过后,开学复课的学校更多了。三四月份主要是高三初三复课,现在已经是全面开花,连大学也陆续开学了,不少大学生已回到了阔别的校园,开始了正常的学校学习和生活。

家长在这个超长的假期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开学,但是,很多家长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终于开学了,回到学校正常学习了。忧的是,疫情并没有彻底过去,孩子到了学校,学校安全吗?

这确实是够纠结的,不开学,孩子在家时间长了,还真需要距离产生美。但是,开学又担心不安全。两难!

还别说,家长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当然,说的就是疫情方面的。最近,在一些地方复学的学生中,查出了新冠病毒感染者。这在家长听来,不啻为一声惊雷,这也太可怕了。

学生中发现感染者,那其他的学生不是很危险了吗,不是很有可能被感染了吗?确实如此,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之强,是我们早就知道的。防止疫情向学校扩散,守护师生健康安全,这是国家一直以来高度关注,一直都在全力以赴做的事情。

大家一定关心哪些地区学生中发现了病毒感染者,这里不妨列举出来:

5月8日,湖北鄂州鄂城区通报,一名高三学生,在核酸检测中呈阳性。该学生老家住在农村,是在市区租房居住读书的。5月4日前14天,无外出旅行史,无病毒感染者接触史,外出坚持戴口罩,未乘坐任何公共交通工具。属于无症状感染者。

同样在湖北,黄冈黄州区,也是一名高三学生,一名鄂州籍学生,核酸检测呈阳性,来校是由其父亲驾驶的出租车送来的。

而在重庆西南大学,也有一名返校生被查处新冠病毒感染,经核酸检测和专家会诊,被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该生是湖北武汉人,乘坐西南大学专车返校。现在密切接触者已经统一送至隔离点隔离。

最早发现的一例,是在4月25日,1名15岁的湖北籍学生,返回广州学校,在返校排查中,核酸检测呈阳性,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

虽然目前报道出来的只有4例,但是,这还是让很多家长极为担心,大学生开学了,人口流动是必然的,是无法避免的,现在已经发生了4例,谁能保证以后不再发现了呢?

家长的担心当然并非多余,这种可能性是肯定存在的。不过,担心并不起作用,现在要做的,还是学校的防控措施是否严密的问题,是否规范的问题。

对于学校的疫情防控,教育部和国家卫健委已经出手了,新修订的学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已经印发各地学校,要求学校严格按照这样的方案进行防控。

修订版的防控技术方案,明确要求,学校应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订专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方案和工作制度。

对于入校所有人员都要进行登记排查,要控制校内人口密度,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要做好应急演练,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沟通衔接,也要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家校联动。

不过这份方案里,对于学生在校戴口罩的问题,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那就是低风险地区,学生在校园里,可以不戴口罩。这个教之以前放松了,这是因为现在按照风险等级来要求了。

笔者认为,病毒确实狡猾,但是,只要防控到位,病毒就无处躲藏。从发现学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来看,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防控是有效的,能够及时发现。

大家对于在学生中发现了病毒感染者,且都是无症状感染者,这个现象怎么看?对于学生在校,是否放心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