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早發現的一例,是在4月25日,1名15歲的湖北籍學生,返回廣州學校,在返校排查中,核酸檢測呈陽性,被確診爲無症狀感染者。雖然目前報道出來的只有4例,但是,這還是讓很多家長極爲擔心,大學生開學了,人口流動是必然的,是無法避免的,現在已經發生了4例,誰能保證以後不再發現了呢。

五一過後,開學復課的學校更多了。三四月份主要是高三初三複課,現在已經是全面開花,連大學也陸續開學了,不少大學生已回到了闊別的校園,開始了正常的學校學習和生活。

家長在這個超長的假期中,終於迎來了久違的開學,但是,很多家長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孩子終於開學了,回到學校正常學習了。憂的是,疫情並沒有徹底過去,孩子到了學校,學校安全嗎?

這確實是夠糾結的,不開學,孩子在家時間長了,還真需要距離產生美。但是,開學又擔心不安全。兩難!

還別說,家長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當然,說的就是疫情方面的。最近,在一些地方復學的學生中,查出了新冠病毒感染者。這在家長聽來,不啻爲一聲驚雷,這也太可怕了。

學生中發現感染者,那其他的學生不是很危險了嗎,不是很有可能被感染了嗎?確實如此,新冠病毒的傳染性之強,是我們早就知道的。防止疫情向學校擴散,守護師生健康安全,這是國家一直以來高度關注,一直都在全力以赴做的事情。

大家一定關心哪些地區學生中發現了病毒感染者,這裏不妨列舉出來:

5月8日,湖北鄂州鄂城區通報,一名高三學生,在覈酸檢測中呈陽性。該學生老家住在農村,是在市區租房居住讀書的。5月4日前14天,無外出旅行史,無病毒感染者接觸史,外出堅持戴口罩,未乘坐任何公共交通工具。屬於無症狀感染者。

同樣在湖北,黃岡黃州區,也是一名高三學生,一名鄂州籍學生,核酸檢測呈陽性,來校是由其父親駕駛的出租車送來的。

而在重慶西南大學,也有一名返校生被查處新冠病毒感染,經核酸檢測和專家會診,被診斷爲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該生是湖北武漢人,乘坐西南大學專車返校。現在密切接觸者已經統一送至隔離點隔離。

最早發現的一例,是在4月25日,1名15歲的湖北籍學生,返回廣州學校,在返校排查中,核酸檢測呈陽性,被確診爲無症狀感染者。

雖然目前報道出來的只有4例,但是,這還是讓很多家長極爲擔心,大學生開學了,人口流動是必然的,是無法避免的,現在已經發生了4例,誰能保證以後不再發現了呢?

家長的擔心當然並非多餘,這種可能性是肯定存在的。不過,擔心並不起作用,現在要做的,還是學校的防控措施是否嚴密的問題,是否規範的問題。

對於學校的疫情防控,教育部和國家衛健委已經出手了,新修訂的學校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修訂版),已經印發各地學校,要求學校嚴格按照這樣的方案進行防控。

修訂版的防控技術方案,明確要求,學校應圍繞關鍵環節和重點措施,制訂專門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應急處置方案和工作制度。

對於入校所有人員都要進行登記排查,要控制校內人口密度,嚴格控制聚集性活動。要做好應急演練,與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做好溝通銜接,也要密切家校聯繫,加強家校聯動。

不過這份方案裏,對於學生在校戴口罩的問題,有了不同於以往的要求,那就是低風險地區,學生在校園裏,可以不戴口罩。這個教之以前放鬆了,這是因爲現在按照風險等級來要求了。

筆者認爲,病毒確實狡猾,但是,只要防控到位,病毒就無處躲藏。從發現學生中的無症狀感染者來看,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防控是有效的,能夠及時發現。

大家對於在學生中發現了病毒感染者,且都是無症狀感染者,這個現象怎麼看?對於學生在校,是否放心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