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週,騰訊熱鬧了,全世界的科技界都望向騰訊,因爲這一週,是“騰訊科學周”。就在國外科技界還在惋惜,“科學探索獎”他們沒有資格參評,只針對在中國大陸工作的科學家時,有一個更大的獎項來了。這次,可是不限定區域和國家的,這就是騰訊聯手自然科研共同推出的“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獎”。

科學探索獎獎勵了50名在國內工作的科學家,每人獎金300萬元,獎金總額達到1.5億元。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大名鼎鼎的科學家楊振寧教授全程參與了頒獎儀式,並在儀式上作了講話,稱讚騰訊設立科學探索獎“有遠見”。

據悉,原先騰訊設立這個獎項時,是跟北大的饒毅教授以及施一公潘建偉等一衆科學共同發起的,當時請楊振寧只做顧問。但是楊老對這個獎項特別看重,所以也就成了共同發起人。從中可見楊老對於這個獎項真的特別看好。

科學探索獎落幕了,但是騰訊的科學周並沒有結束,就在楊振寧等一衆科學家離開後,又迎來了世界頂級貴賓科學家7人,都是影響世界科技發展的大鱷。我們來看看是哪七個人。

第一位是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Carl June教授,他是CAR-T細胞療法的開創者,如果他的這一個成果再突破被得到推廣,那麼談癌色變將成爲過去,癌症將不再是威脅人類生命的最大殺手。這個大鱷夠厲害吧?第二位是被稱爲地球上最懂宇宙“弦外之音”的人,是弦理論的領軍人物。

第三位是我國高能物理學家王貽芳院士,第四位是清華大學教授施路平教授,第五位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Hod Lipson,權威機器人專家,第六位是加州理工學院教授Jennifer Jackson,地質物理學專家,第七位是被稱爲科學殿堂150年來的首位女掌門人的《自然》雜誌總編輯。自然雜誌在全球科學界,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科學家就是王貽芳院士,他是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華裔科學家丁肇中的高徒,在當今高能物理學領域真正的大咖,享譽全球。他領導了中國兩大粒子物理實驗,將我國這項研究推向新高度,領先世界。

提到王貽芳,就不能不說到楊振寧,這兩位物理學的頂尖科學家,因爲高能環形正負粒子對撞機,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誰也說服不了誰。王貽芳堅決主張建造大型對撞機,認爲建造了對撞機,我國將超過歐洲的27千米對撞機,成爲世界最強大的科學裝置,取得突破將是萬億元級別的市場。而且,並不是什麼盛宴已經結束,而是大有可爲。投資也不是2000億美元,只有360億人民幣。

王貽芳院士的這一建議得到跟楊振寧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李政道和著名科學家丘成桐的支持。但是,卻遭到同是諾獎得主的楊振寧教授的激烈反對。楊振寧認爲,對撞機耗資太大,將擠佔其他項目經費,他認爲投入可能超過200億美元,而且,對撞機的盛宴已經結束,沒有必要建造。

神仙打架,我們真的看不懂,只能看看熱鬧,這兩位物理學大咖誰會笑得最後,大型對撞機是否會建造,取決於國家決策,我們拭目以待就是了。

對於王貽芳院士和楊振寧教授的觀點,您有何看法,您會支持哪一方?歡迎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