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鄰居家有個姐姐前不久成了準媽媽,出月子後開始工作,孩子交給奶奶和姥姥兩個人輪流帶,導致每次在孩子的喫、穿、住、行各個方面都會出現很多矛盾和分歧,從而也會引起大人間的些許不滿。但接下來會讓爸爸媽媽苦惱的是:孩子到底是要交給奶奶帶還是姥姥帶呢。

在組建一個家庭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面臨各種困難,如當兩人結婚後有了寶寶,對於誰帶孩子,怎麼帶孩子成了每個家庭的一個難題。特別是對於那些父母都在職來說,把孩子交給誰確實是讓人苦惱的問題。倘若請保姆、月嫂來帶,關於近幾年層出不窮的保姆虐待孩子事件,怎麼能讓人放心呢?

所以,當家長思來想去,最合適也最放心的人選只有奶奶和姥姥了,畢竟他們都是帶過孩子經驗足,而且都是有血緣的孫子孫女,自然會疼愛有加。但接下來會讓爸爸媽媽苦惱的是:孩子到底是要交給奶奶帶還是姥姥帶呢?以前更多家庭都會選擇讓奶奶來帶,但又會因爲帶娃觀念不同而產生婆媳之間矛盾。

鄰居家有個姐姐前不久成了準媽媽,出月子後開始工作,孩子交給奶奶和姥姥兩個人輪流帶,導致每次在孩子的喫、穿、住、行各個方面都會出現很多矛盾和分歧,從而也會引起大人間的些許不滿。就單純拿做飯來說,奶奶會一心爲孫子着想,認爲大人受點委屈沒什麼,因此各種煲湯,做一些利於產奶的食物,就是爲了讓孫子有足夠的母乳;而姥姥則一大部分會很心疼自己的女兒,懷胎十月生下孩子,況且現在上班也是勞累了一天,喫點自己愛喫的也是應該的。雙方的觀點都有自己的理由,因爲立場而導致了很多問題。“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諷刺又現實

如今,姥姥帶娃漸漸成了主力軍,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正是因爲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第一、出現分歧,姥姥比奶奶更容易溝通

時代每天都在變化,老人帶娃觀念與現在的年輕人肯定有許多區別,老人的傳統與年輕人的前衛思想一旦發生了衝突,跟婆婆講肯定不會像媽媽那樣得心應手,萬一哪句話沒講好又免不了一場大戰。但在自己媽跟前就沒有這份顧慮,有了問題容易溝通,及時改正,這樣對於寶寶的成長也是有一定好處的。

第二、奶奶更看重孫子,姥姥更疼女兒

就像開頭我們講的那個例子,對於奶奶來說,大人喫點苦自然是沒什麼的,以孩子爲重,將媽媽排除在外,寶寶如果被長期灌輸這樣的想法,那以後很大程度上會和媽媽的關係疏遠。並且奶奶在面對兒媳提出的意見時首先會質疑,同時奶奶對於寶寶很容易溺愛,比較容易形成以自我爲中心的性格。

當姥姥的都比較心疼女兒,在教育寶寶的過程中自然會讓孩子更加多心疼自己的媽媽,這樣對寶寶與媽媽的關係自然有益,使得孩子與家長之間也會更加親密一些,除此之外,姥姥更願意妥協於自己的女兒,會使得姥姥對孩子的溺愛少很多,而更多去要求一些規矩。這樣教出來的孩子,會比較懂禮貌、乖巧聽話、懂事,性格也會溫柔很多。孩子應不應該交給長輩帶?

不管是把孩子交給姥姥還是奶奶,都不可避免老人思想陳舊。不管是姥姥帶還是奶奶帶,都比不上父母自己帶娃的好。若讓長輩帶,可能會使寶寶以後融入其他同齡人的時有些許困難;

此外長輩對於孩子的溺愛也是很不好的,通常盡力滿足,這樣導致寶寶會養成很多不好的習慣。當長大叛逆時也會由於從小被老人帶的原因而對於父母的管教表現出不服氣。

因此,在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儘量自己帶,這樣會讓爸爸媽媽與寶寶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寶寶也會從心理上依賴父母,信任父母。而且父母相比較老人的知識面更加寬廣,傳達給孩子的知識面也更加豐富。另外我們要知道父母的愛就是孩子最足的底氣,原生家庭的不同很大一部分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缺失父母愛的孩子通常更加敏感,也更容易自卑。

總之,孩子是自己的,儘管由於不得已的原因交給長輩撫養,但是作爲父母也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陪伴孩子,只有父母的陪伴,纔是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好的禮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