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是一款海上戰略重器,綜合作戰能力幾乎無可匹敵,美海軍就以11艘核動力航母的存在佔據世界海軍頭把交椅,短時間內各國根本難以企及。值得注意的是,美海軍對於航母的“追求”並不是一時興起,在二戰期間就展現出極大的研發潛力。數據顯示,二戰中美軍建造的航母總數已經高達150多艘,遙遙領先世界各國。

不過在二戰以後這些航母的命運大不相同,有些可以在美海軍內部繼續服役,有些只能面臨着拆解或者改裝,與大部分人想象中不同的是,作爲大型精密作戰武器,老舊航母的拆解對於美軍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比如“珊瑚海”號航母,滿載排水量爲60000噸,航速可達33節,於1990年退役。

數據顯示,在退役後,“珊瑚海”號航母的拆解工作大概花費了8000萬美元,而且還耗時七年,這確實令人難以想象。而對於美海軍來說,數量龐大的現役航母也意味着潛在的鉅額拆解成本,這顯然很不划算,重要的是,與現役航母一樣,退役航母同爲國之重器,作爲禮物贈送它國也不符合常理,因爲這極有可能使得部分軍事機密被泄露。

基於此,美軍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把已經退役的航母當作靶子,來驗證本國研製出的新型武器的性能,“美國”號航母退役後的“待遇”就是如此。“美國”號是小鷹級航母的3號艦,是美海軍最後擁有的傳統動力航母之一,滿載排水量超過80000噸,在服役期間,“美國”號曾多次實戰,在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等大型戰爭中都有“美國”號的身影,可以說爲美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1996年,美海軍發現“美國”號巡航狀態非常不佳,因此將其退役,並按照計劃在2005年將其當作靶子對其進行“實彈攻擊”。資料顯示,當時“美國”號上部署了大量高爆炸藥,與此同時,美軍各種新式武器比如導彈魚雷也是輪番上,連續不停轟炸25天后,“美國”號開始進水,隨後在距離美海岸大約60英里處沉入大西洋。

據悉,這總共花費了美軍大約2000萬美元,相比起“珊瑚海”號航母的拆解來說簡直是省錢省力,美軍內部也稱很划算,重要的是,“美國”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被炸燬的戰艦,這給美軍研製下一代航母提供了大量實驗數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