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金像獎經歷過兩次非常時刻。

上一次是2003年,當時張國榮去世不久,SARS疫情籠罩全城,主持人曾志偉想說點振奮人心的話,卻忍不住哽咽。

今年由於疫情還未消散,爲避免人員聚集,金像獎第一次改爲線上直播,金像獎主席爾冬升端坐在一個擺滿金像獎盃的房間裏,宣讀本屆獲獎的名單。

香港電影金像獎官方圖片

頒獎的同時,金像獎官方默默發出了一組物料,上面是香港各位電影名宿在39歲幹了什麼。爲什麼是39歲?因爲金像獎舉辦到第三十九年了。

39歲時,徐克拍了《笑傲江湖》↓

吳宇森拍了《英雄本色》↓

王家衛拍了《春光乍泄》↓

成龍拍了《重案組》↓

周星馳拍了《少林足球》↓

張國榮拍了《東邪西毒》↓

林青霞拍了《白髮魔女傳》↓

梁朝偉拍了《無間道》↓

張曼玉拍了《英雄》↓

······

一個有趣的巧合是,39歲時,曾國祥拍了《少年的你》,在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拿下了8個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幾項主要創作獎項都被他們收入囊中;演員方面,曾國祥再次把周冬雨送上了影后寶座,首次出演電影的易烊千璽斬獲最佳新演員。

香港電影金像獎官方圖片,周冬雨、易烊千璽

曾國祥並非獨美。

在這次金像獎的獎單上,我們還看到了很多青年導演和演員的名字。

以11項提名緊隨其後的《花椒之味》,出自80後導演麥曦茵之手,10項提名的《麥路人》是導演黃慶勳的處女作,9項提名的《叔·叔》是楊曜愷的第三部導演作品,拍攝《金都》時,導演黃綺琳剛剛三十歲。

香港電影金像獎官方圖片,麥曦茵、黃慶勳、楊曜愷、黃綺琳

這些影片裏面還有很多新演員,二十五歲的最佳女主角候選人蔡思韻,二十六歲的劉俊謙、顧定軒,還有從舞臺劇轉到電影發展的朱柏康。

香港電影金像獎官方圖片,蔡思韻、劉俊謙、朱柏康

而傳統認知裏的香港大導演,並沒有在這一屆帶來太多驚喜,內地觀衆熟悉的《新喜劇之王》《掃毒2天地對決》《中國機長》《葉問4完結篇》這些合拍大片,在獎項的表現上相當一般。

說了這麼多年的青黃不接,香港電影終於換血了嗎?

其實幾年前也有一個“高潮期”——2016年,新導演翁子光《踏血尋梅》13項提名領跑全場,在徐克、爾冬升、張婉婷、杜琪峯新作的包圍下,成爲大贏家;次年香港青年導演越戰越勇,出現了《七月與安生》《樹大招風》《一念無明》幾部強片競爭的局面。

《踏血尋梅》最佳男主角郭富城、最佳女主角春夏、最佳女配金燕玲、最佳男配∕新人白只

三年之後,新導演們又集中出現了。

對比一下,你會發現,我們認知裏的香港大導演,很多都崛起自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的香港電影新浪潮,這個羣體的基本特徵,是拍現實主義題材,具有強烈的作者性。

如今的青年導演作品之中,《踏血尋梅》《一念無明》《麥路人》都是改編自真實事件,而《金都》《哪一天我們會飛》也都是接地氣的選材。

所以一代又一代人,有其自然的成長規則,我們需要多給青年人一些時間。

香港電影金像獎官方圖片,《金都》主演鄧麗欣

上一代香港電影人多是“紅褲子”出身,也就是在片場從基層做起,然後再逐漸成長爲獨當一面的干將。

仍然有些人遵循這樣的“上升路徑”,即便是“星二代”的曾國祥,也是從演員、副導演開始,在片場摸索學習,並參加一些短片比賽,才逐漸成長爲今天的他。

還有一些路徑來自香港本地市場,當大導演都去搞合拍,就給年輕人留下了一片沃土。

從前幾年開始,香港多了很多面向新導演的計劃,有些是電影公司組織的,依靠大導演羅織優秀年輕人,比如寰亞電影支持開拍了《花椒之味》和《麥路人》,爾冬升監製了英皇電影四個新導演的項目。

有些則是香港本地機構發起的,挖掘社會和學校的年輕人,給扶助基金,請大導演名監製統籌項目,《一念無明》《金都》都是“學院派”導演的作品,

電影《一念無明》劇照,余文樂、曾志偉

新導演也意味着演員的工作機會,很多著名演員都是在電影上映後,再取得自己的片酬。

這樣的幫扶系統,在幾年前就已經成規模了,可是因爲那些片規模實在太小,找不到合適的內地發行方,即便有,在內地影院的排片也極其有限,新人們很難被看到。

但如今,香港的青年導演正在尋求現實題材與商業結合的可能性。

從今年的新導演作品可以看出,他們對現實生活的取材,也並非完完全全的作者電影路子:

《麥路人》講的是在二十四小時快餐店露宿的人,表現社會底層的生活狀況,以情動人,有望在內地上映;《金都》展現的是一個三十歲的香港女生,爲了結婚而尋找與她“假結婚”的內地男人,既反映了社會現實,又探討了婚姻在當下社會的意義。

香港電影金像獎官方圖片,《麥路人》主演郭富城

比如《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在內地都有不錯的票房,很重要的是,它們也得到了香港工業自身的認可。

新人們逐漸會被看到,當他們主流化,我們也會有對他們如數家珍的一天。

有人說,這屆獎單一出,標誌着香港電影傳奇落幕,羽化重生,我認爲現在下結論還爲時尚早。

今年大導演們的作品不算搶眼,還有很多名宿去年並沒有作品,可能等到新與舊“硬碰硬”那一年,我們才能決定香港電影是否換血成功。我們可以相信的是,那些已經過完39歲很多年的大導演們,還會給我們拍出更多好看的電影。

況且藝術生命之所以成爲傳奇,就在於傳奇總在未知的時刻降臨。

本屆最佳男主角太保,在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飾演了很多配角,直到50多歲纔開始擔正,拿下這座金像獎影帝獎座時,他即將年滿七十歲。

香港電影金像獎官方圖片,太保

期待大導演們與新導演們“硬碰硬”的那一天,那時可能會有大導演被自己努力培養的下一代導演打敗,那應該也是他們很想看到的局面。

曾國祥在獲獎之後,告訴娛理工作室,獎單公佈後,他給易烊千璽發了一條信息:“你很牛x。”

是啊,年輕人來了,牛x就完事了。

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少年的你》

最佳導演:曾國祥《少年的你》

最佳編劇:林詠琛、李媛、許伊萌《少年的你》

最佳男主角:太保《叔‧叔》

最佳女主角:周冬雨《少年的你》

最佳男配角:張達明《麥路人》

最佳女配角:區嘉雯《叔‧叔》

最佳新演員:易烊千璽《少年的你》

最佳剪接:張嘉輝《葉問 4 完結篇》

最佳美術指導:張兆康《花椒之味》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吳裏璐《少年的你》

最佳動作設計:袁和平《葉問 4 完結篇》

最佳音響效果:李耀強、姚俊軒《葉問 4 完結篇》

最佳視覺效果:餘國亮、馬肇富、梁偉民、何文洛《掃毒 2 天地對決》

新晉導演:黃綺琳《金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