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流媒體的競爭,已經從內容的競爭,變爲“技術+內容”的競爭。當技術成爲新娛樂的載體,誰能更敏銳地捕捉到新技術,誰就可能搶先一步。

最近,《青春有你2》真是把微博熱搜承包了。

持續火爆,每次節目新更,最起碼上三五條熱搜,愛奇藝站內熱度也多次突破9000,如今,當之無愧成爲2020開年爆款綜藝。

在我追這部綜藝的同時,我還發現了一些新的用戶體驗,很有意思。

比如,在節目的純享版裏,手機上的畫面被分成兩個部分,左邊是剪輯好的主舞臺表演,右邊則是選手的直拍畫面,你可以隨便選一個選手觀看。可以說,這種方式跳出了電視時代的限制,我作爲觀衆,有選擇權了,可以隨意選視角了。

其實,從2018年《偶練》推出單人選手直拍的時候,粉絲就很喜歡看。視角切換的源頭是愛奇藝互動視頻標準,裏面有一項“視角切換”能力。我覺得,這次的《青你2》完成了一次很好的技術產品落地。用技術的方式“寵粉”。

有意思的重合是,最近剛好也是互動視頻標準推出的一週年。從愛奇藝首發標準,再到各大平臺接踵而至,互動劇、互動綜藝、互動廣告等互動內容頻頻上線。互動視頻也從狹義上的“互動劇”,拓展到視角切換、信息探索等互動體驗。

我覺得,互動視頻給了全球流媒體一種新思路,全新的內容與用戶的交互模式,這種以技術手段升級“互動體驗”正在成爲潮流。

比如說,Netflix推出互動版《跟着貝爾去冒險》,用戶幫貝爾選冒險路線;YouTube給飛利浦剃鬚刀上了可以選鬍子造型的互動廣告……

更深一步講,這種趨勢映射出的是:全球流媒體的競爭,已經從內容的競爭,變爲“技術+內容”的競爭。當技術成爲新娛樂的載體,誰能更敏銳地捕捉到新技術,誰就可能搶先一步。

爲什麼要“互動”?

按照產品思維來講,“互動”滿足了用戶的某種心理需求。

電視時代,早年選秀鼻祖的《超女》,觀衆投票,那真是萬人空巷。在小靈通還沒有退市的年代,手機發短信和節目互動,成爲非常時髦的電視綜藝形式。

Web2.0時代到來,B站等彈幕網把彈幕這種形式帶入中國,掀起二次元熱潮,互動的新形式升級。

如今,節目裏在線爲選手選歌,節目外微博互動,互動感從圈內到了圈外。用戶決定《青春有你2》公演曲目的功能推出後,超九成當期觀看用戶參與其中。

其實,這些現象,背後都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心理訴求:重在參與 —— 年輕人需要刷“存在感”,派遣孤獨、表達自我、尋找同類。而新的技術,也讓更多互動的體驗,成爲可能。

比如開頭提到的多視角切換,它讓用戶一邊看舞臺視頻,一邊看直拍,還能隨意選擇看誰的直拍。

看起來貌似挺簡單,但從技術上分析的話,這是件很有難度的事。首先,你得保證能承載大量的素材,每個人的直拍都得準備好;其次,兩邊播放要完全同步,否則兩邊動作都不一致,也很尷尬……

這就需要移動設備邊緣計算的算力提升,還需要同時加載巨大的素材量,更要有長期的移動端體驗技術積累來實現視角切換時的雙畫面時間軸同步。愛奇藝能做到這些,還是有點水平的。

有些互動能力,背後還有着AI技術的加持。

在觀看《青你2》時,你還可以隨時識別視頻畫面內容,AI算法會進行畫面識別,直接給出觀衆實用信息,這個功能被愛奇藝稱之爲“奇觀”。

比如,查看畫面中這個人是誰,以此,用戶就能邊看邊瞭解訓練生的基本信息、相關作品。掃描一下,你可以知道虞書欣原來參演過《少主請慢行》,爲了看看她的古裝扮相我還專門過去看了一下。

而且,不僅是人物,畫面中出現的物品和背景音樂,都可以識別,同步顯示,用戶不用再需要跳出視頻,既滿足了好奇心也保障觀賞體驗流暢。

電視時代,我們只能看製作好的內容 ,這本質上是一種線性呈現。而現在的移動端雲娛樂,採用非線性、個性化的互動形式,讓觀衆體會雙倍快樂,吊打傳統節目製作形式。

新體驗,除了滿足了用戶心理的參與感,重要的是,他讓節目傳遞的信息量暴增了。

能加信息量的還有彈幕,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的互動,但極大的豐富了信息量。有些彈幕會給你科普視頻裏面的梗,而有些彈幕本身就是梗。

(周深《達拉崩吧》跳舞時,彈幕科普BGM,還在腳下打出“皮筋”)

在B站上,你明顯的可以感受到,開和不開彈幕,看的可能完全就是兩個視頻。《青你2》的彈幕,加入了AI輿情監測技術,可以篩選出用戶興趣較高的帶“梗”彈幕,並凸顯,引發共鳴和更多交互。

有些彈幕還帶有系統自動識別並形成的信息鏈接。信息增量,尤其是互動帶來的信息增量,帶來的全新體驗非常奇幻和重要。

在到互動視頻時代,通常有十幾條,甚至幾十條支線和鏡頭角度,這就等於把信息量提升了數倍。這種形式,讓年輕人除了體驗到參與感,更有控制感,一種把握節目中人命運和自主選擇信息的暢快。

而掃一掃的“奇觀”功能,作爲互動工具,背後融合了視頻畫面的AI識別技術和全網的百科、商品大數據,你點擊的同時,自然也在快速獲取信息增量。

情感宣泄是人類的基本需要,時代不同,形式各異,本質一樣。疫情更是讓我們明白,可以不見面,但一刻也不能離開網上的圈子,要用網上的吶喊來打敗孤獨。互動技術讓信息增量劇增,也滿足了年輕一代的參與感、存在感。

互動技術,是新娛樂的載體,也是方向。

技術之下,內容“全民化”的前奏

信息量的擴張和年輕人的參與感,相互交織,則引出了本次《青你2》出圈的另一大原因:風靡全網的內容再創作。從“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到“小作精虞書欣”的全體模仿,無不是觀衆再創作的“佳作”。

“輸入決定輸出”,互動視頻等新技術在加速再創作過程。這種再創作不僅僅是實實在在做出一個短視頻,還有基於不同觀看方式的再創作。

以往傳統的綜藝節目,無非是平臺提供標準內容。

而《青你2》利用技術能力解決了標準化內容不能即時互動的痛點,觀衆在觀看的同時就可以鎖定感興趣的細節,不管是視角切換還是在屏幕上進行信息搜索,都會極大的刺激觀衆的參與感。用戶不同的直拍選擇,看到的畫面可能都不一樣。

同時,個性化的觀影體驗可以讓用戶在選擇時就作出思考,等於將創作過程提前。而與之帶來的信息增量,提供了更多再創作素材,爲更多內容產出創造條件。

在本質上,這是“內容全民化”的體現,更是互聯網時代的特色標誌。在如今的網絡上,不僅需要“正經”的專業大製作高成本文娛內容,還需要接地氣的平民自制內容,就跟學生時期人們總喜歡和同桌八卦一樣。

更深一步,就是用戶根據自己的偏好創作新的視頻。眼下,B站等PUGC平臺火熱,愛奇藝也發佈了愛奇藝隨刻。隨刻爲用戶帶來視頻觀看、創作分享、社區互動等體驗,把內容創作的主動權交給用戶,才能抓住娛樂業另一端的流量需求。

如今,隨刻已經與《青你2》打通,除了開放節目資源發起不同主題的短視頻再創活動外,《青你2》全體訓練生也入駐,形成了觀看節目正片、參與短視頻再創活動、與選手互動等多層次體驗。

年輕一代已經不滿足於只做觀衆 ,《青你2》出圈掀起觀衆再創造的熱潮,而互動技術的引入也提高了年輕一代的觀賞體驗。

從自媒體時代,公號內容大流行,就開啓了PUGC的文字信息全民化時代。而如今,自制短視頻的大火爆,可以看出觀衆再創作,終將是營銷和娛樂內容搶佔的重要流量市場。

“娛樂+科技”已成爲方向

中外文化有差異,在內容呈現方面也各有千秋,但似乎,媒體平臺對於年輕一代的迎合方式,殊途同歸,異曲同工。全球流媒體巨頭們正在加速進入“娛樂 + 科技”的新賽道。

首先,全球大廠紛紛佈局“互動”技術。

當年Netflix發佈的聖誕特別篇《黑鏡:潘達斯奈基》,完成度和呈現效果上都更爲成熟,5條主要劇情線、長達312分鐘總時長的全部內容,整體看下來就像是五部電影的集成。拉開Google Trends五年趨勢,《黑鏡》在開創了互動視頻有史以來最高關注巔峯。

YouTube順勢推出了《Markiplier大劫案》這部互動劇,還推出包括飛利浦剃鬚刀互動廣告,讓觀衆爲主角選鬍子造型。因爲YouTube相比Netflix更有不可取代社區屬性,互動基因因而更強,未來在這個方向上,應該會有更多的技術和內容投入。

其次,AI正加速賦能互動技術。

本次《青你2》實現一週雙播,你雙倍爽快的同時,也意味着製作時間被壓縮一半。在《青你2》集中錄製階段,每一次公演現場都會有100餘個機位拍攝近40T視頻素材,轉碼合成難度巨大。這些,都需要AI來解決。

爲了保障節目製作效率與質量,愛奇藝搭建起一套AI智能製作解決方案,提供拍戲寶、DIT一站式流程管理及智能製作工具Ysera、愛創媒資等高效製作工具。

這些工具,將AI技術滲透於錄製、素材管理、後期等節目製作各個環節,進而幫助平臺實現高效、高品質滿足用戶的娛樂需求。

除了內容製作,AI還深入到產業鏈各個方面,從內容推薦、到廣告分發。

比如,Netflix重新對內容庫數據編碼,動態分佈帶寬,利用最小可行性的流量提供最佳的影響。

疫情期間,利用這種編碼技術,在保證畫面質量和觀影體驗的同時,數據使用量減少1000倍。Netflix以此成功突圍移動互聯網供應商的低帶寬或數據限制的束縛。

最後,各大廠都在探索技術“平臺化”策略,爲行業賦能。

比如谷歌,作爲Google Cloud平臺的重要一部分,他開放了Video Intelligence的API給全行業使用,支持自動識別視頻中的物體和內容,不僅侷限於自家YouTube等視頻產品。

以此,開發者能夠開發出支持搜索和發現視頻中信息的應用程序,甚至新聞報道也將可以自動生成,幫助創作者製作更加個性化的內容。

而愛奇藝方面,不僅《青你2》,其實互動技術早已開始應用,如去年的《中國新說唱》、《樂隊的夏天》等自制綜藝節目,都具備畫面信息探索等能力。

此前,愛奇藝在全球首家推出互動視頻標準,一方面,幫助行業逐步規範建立技術標準思維;另一方面,更有助於互動技術在行業落地,更快變革。

以AI等技術爲驅動,“娛樂 + 科技”將成爲流媒體平臺打造的戰略發展重點。

AI爲基礎,互動爲重點,全新的技術,滿足年輕心理需求,提供個性化體驗,也帶來信息增量,讓內容全民化,這將是全球文娛的技術新賽道。在《青你2》火爆的同時,藉助天然高粘性大流量,愛奇藝正在加速迭代技術和產品體驗。

可能《青你2》的觀衆要做一道選擇題了:每一位選手,節目製作方都可以給出完全同等的曝光位,你該pick誰?而娛樂內容行業則要面對另一道選擇題:面對新技術,你該follow嗎?

#專欄作家#

Han,著有《硅谷思維》一書,微信公衆號:涵的硅谷成長筆記(ID:HanGrowth),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硅谷一線工程師,專注電商、零售、社交、商業化、人工智能等領域。

本文由 @Han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