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员工特质:流失率低、满意度高、人效高

我们会发现拥有一群优秀的员工不一定会诞生优秀的企业,但是优秀的企业一定会有一群这样特质的员工:流失率低、满意度高、人效高。

如果“人效高”意味着单人输出高,那么“流失率低”、“满意度高”则意味着企业在打团过程中,团队能稳定高效地输出。

究竟企业的优秀原因是如何关联到上述几个特质的了。

过度关注财务指标,只会导致短视的经营

说到KPI,大部分公司都会将财务指标作为最重要的权重,甚至全部权重,只能说这样的公司只是在做一门生意,而不是做一家企业。

传统的财务指标只能代表着目前的经营现状,并不能代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短视的经营只是一种糊口,可持续的发展才是一种愿景。

组织在关注“结果指标”的同时,也必须同时关注“过程指标”。

企业想要获得稳定的财务增长,必须要有稳定的客户,强大的客户品牌认知度,长期的续购,而不是一次性的客户消费,或者薅羊毛式的低价值复购。

打造“百年企业”需要的是客户长期的品牌认同。

关注员工学习与成长,才能获得企业长期增值

战略是一套关于因果的假设。管理系统必须把各个层面目标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才能被管理和证实。

正因为战略为“因果假设”的前提,那么用来解释为什么优秀的企业里一定有一群优秀的员工,平衡计分卡无疑是最好不过的工具。

例如:

资本报酬率是平衡计分卡的财务指标,这一指标的驱动因素可能是客户的重复采购和销售量的增加,而这二者是客户高度忠诚带来的结果。

因此客户忠诚度被纳入计分卡的客户层面,因为预计它将对资本报酬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是,企业如何获得客户忠诚呢?

对客户偏好的分析显示,客户比较重视按时交货率这个指标。因此按时交货率的提高会带来更高的客户忠诚度,进而引起财务业绩的提高。

于是,客户忠诚度和按时交货率都被纳入计分卡的客户层面。

循着这个逻辑,下一个问题是企业必须在哪些内部流程上表现杰出,才能有较佳的按时交货率呢?

为了提高这一比率企业可能需要缩短经营周期并提高内部流程的质量,这两个因素可能成为平衡记分卡内部流程的指标。

然而,企业要如何改善内部流程的质量并缩短周期呢?

为达到这个目标,企业需要培训员工并提高他们的技术,因此员工技术成为学习与成长层面的目标。

根据上述逻辑,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优秀的员工不一定能创造优秀的企业,但是优秀的企业里一定有一群优秀的员工。

持续长久并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学习成长进行投入,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