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迷上了三國演義,每天必聽凱叔講三國、只能看一集動畫片的福利也給了《三國演義》動畫片,《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三國故事》那本書更是愛不釋手。不僅如此,對其他歷史知識、歷史人物、朝代更替也產生了濃厚興趣。終於培養起了她對歷史的興趣,老母親感到很欣喜。

孩子的自主閱讀始於四歲半,那年春節放假期間我自己帶孩子,驚喜的發現她競然可以出聲的朗讀《烏鴉麪包店》,我倆玩起了角色扮演,兩人分段朗讀這本繪本,從此親子閱讀讓步於自主閱讀,孩子很少纏着大人給她讀書了,自己隨時隨地拿起一本書就看起來。

她閱讀喜好軌跡是,先是四歲之前的繪本——隨後是以神奇校車全系列爲代表的科普書——其後是以《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爲代表的羅爾德達爾系列、棚車少年系列等章節小說,目前已經看完《棚車少年》前三輯總共十二本。

我一度發愁她不喜歡中國歷史,對中國傳統文化陌生。因爲看的外來譯本太多,她嚮往美帝,對洋節的由來、習俗瞭然於胸,總是娓娓道來,去美國看自由女神像一度是她的願望;對我從圖書館借回的《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看都不看一眼;對囤積一兩年的一大箱《最美的中國童話》興趣一般,很少看,從未像看《神奇校車》、《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那樣癡迷。

轉機來自於成語故事。今年初與同事的一次閒聊提醒了我,她家女兒在讀小學一年級,老師要求掌握一些成語。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開始重視起成語故事,蒐集了一些成語音頻資源,在喫飯坐車等零散時間裏時常給孩子播放。成語故事是在歷朝歷代沉澱下來的,如望梅止渴、鑿壁偷光、老馬識途都有對應的歷史朝代和具體人物,在聽的過程中,孩子對朝代有了初步的印象,不時會有問題迸出。

由此引出了對《朝代歌》的學習,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當通讀了《朝代歌》之後,她又想了解具體某個朝代。我又找出了久存的百度硬盤裏的《王芳老師講中國歷史》,滿足她對知識的渴求。由此孩子培養起了對歷史的興趣,開啓了歷史書籍的閱讀。

敲黑板說重點

八個字:培養興趣、利用資源。

一是用成語故事做引子,要想孩子入門有興趣,不妨從動畫片開始。其實林漢達講三國那本書買了有一年多,孩子開始讀卻是在看了三國演義動畫片、聽了凱叔講三國之後。動畫片生動形象,控制好每天的觀看時間也未嘗不可。培養起孩子的興趣後,她自發的看起了三國相關的書籍。

二是藉助現成的資源,你需要不斷嘗試哪道是孩子喜歡的菜,別讓你的資源閒置。其實給孩子講歷史我沒有底氣,上學時學過的歷史差不多全還給了老師,剩下了一些支離破碎。好在我們這個時代不缺資源,奶泡泡講成語,聽錢兒爸講成語、錢兒爸講的超級名人傳,王芳老師講中國歷史,凱叔講三國,資源一大堆,挨個給孩子試聽,總有一款適合她!需要的朋友可以留言告訴我,給你們分享這些資源。

三是千萬別小覷零散時間。昨晚帶孩子去看演出,週五下班晚高峯,路況堵,平時四十分鐘就能到的路程足足開了一個多小時,讓我欣慰的是帶了平板,她在後座上聽起了凱叔講三國,一集接一集,得聽了三四集,完全沉浸其中,絲毫沒有因堵車產生煩燥不安。孩子九月份要上小學了,開學後課內作業加練琴,英文閱讀,數學思維的培養,還要有運動時間。資源很多,要學的東西很多,考驗家長要做好時間管理,用好零散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