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悉,老乾媽的股東結構是非常簡單的,只有陶華碧和自己的兩個兒子。但是,在陶華碧執手老乾媽的時候,或許有這個可能。

  在國內的調味品市場中,曾經有一個從未被撼動過地位的產品,它就是老乾媽。直至如今,老乾媽在國內市場都非常的有名。無論是男女老少,幾乎都認識老乾媽,甚至一些美味佳餚都少不了老乾媽調料的映襯。

  值得一說的是,老乾媽還一度走向了外國市場,並且獲得了不少老外的喜愛。而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也是一直聲稱不上市,因爲她覺得上市就是“圈錢”,她不想掙這個錢......

  就算不上市,老乾媽也一直維持着非常好的業績。在2013年的時候,老乾媽的企業產值爲37.2億元,光是稅金就上繳了5.1億元!

  陶華碧一手將“老乾媽”這個品牌拉扯大,並且在1998年到2014年這十幾年間,將老乾媽的產值從5000萬提到了40億元。

  陶華碧對老乾媽的發展自信滿滿,當記者詢問“老乾媽在國外的價格是國內價格的好幾倍”時,陶華碧卻氣定神閒的說道:“我是中國人,我不賺中國人的錢,我要將老乾媽賣到外國去,賺外國人的錢”。

  但是,在陶華碧執手老乾媽的時候,或許有這個可能。但是,在陶華碧開始將企業交給兩個兒子之後,老乾媽的發展迎來了“鉅變”。這件事情,要從2014年開始說起。

  據公開數據顯示,在2014年3月,一篇媒體報道提及老乾媽的股權結構。據悉,老乾媽的股東結構是非常簡單的,只有陶華碧和自己的兩個兒子。而陶華碧只佔了1%的比例,大兒子持有49%,小兒子持有50%。到了2014年6月,陶華碧的名字已經從股東名單中被刪除。

  在陶華碧開始退居幕後的時候,老乾媽在2014年到2018年的銷售收入開始有所下滑。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國內市場出現了不少新辣醬品牌,老乾媽“跌落神壇”。

  據《界面新聞》透露,在一份Euromonitor數據中,2018年老乾媽調味品零售市佔率只剩下了3.6%,低於海天以及李錦記。

  老乾媽的衰落不是沒有原因的,據悉,在市場競爭越來越兇猛的當下,老乾媽卻在2015年被媒體爆出放棄使用口感較好但是偏貴的“貴州辣椒”,而是選擇了價格更爲便宜的“河南辣椒”。究其原因,隨着人力成本和原料成本的水漲船高,老乾媽的行爲也是無奈之舉。

  但是,在被曝出這件事情之後,外界直呼“老乾媽變味了”。所以,老乾媽在2015年之後的銷售收入也沒有出現一絲回溫的跡象。

  去年5月,還一直傳出老乾媽“虧損1000多萬元”的消息。同年8月,老乾媽工廠失火,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內憂外患”的老乾媽,未來道路讓人捏了一把汗。

  意想不到的是,今年年初老乾媽的《2019年度業績情況》顯示,老乾媽又“涅槃重生”了!

  據悉,陶華碧重回老乾媽,對原材料到生產過程嚴格監督,並且換回了原先的配方,從而獲得了“2019年公司銷售收入破50億元,同比上漲14.43%,創下歷史新高”的好成績。

  要知道,當初老乾媽之所以成功,就是依靠“口味制勝”的。一旦改變了老乾媽的口味,在這個衆多新品調料層出不窮的市場上,老乾媽很難再追上別人的步伐。所以,老乾媽還是趁着擁有諸多“忠實愛好者”的時候,不忘初心纔好!但是,也有網友反映:“老乾媽好像還是沒有以前好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