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是靠雙手的觸摸,如果家長一直限制孩子,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碰,那麼孩子不僅不快樂,還會失去主動對生活探索的慾望。父母對孩子的責罵,讓孩子不敢再散發自己的創造能力,孩子也失去了快樂,還失去了孩子對世界的求知慾望,最後只會變成一個小心翼翼活着的人。

因爲大自然中存在很多細菌,很多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孩子免疫力受到傷害,就時時注意孩子的衛生問題,生怕孩子碰到一丁點髒的東西,生病。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是靠雙手的觸摸,如果家長一直限制孩子,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碰,那麼孩子不僅不快樂,還會失去主動對生活探索的慾望。主動的探索與會讓孩子對新鮮事物保持強烈的興趣,有助於他們更加積極的學習,更加的聰明。

《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從小就是一個好奇心很重的孩子,在他有空餘的時候,他就趴在草地上觀察昆蟲,有次他發現從叢林裏傳出一個沒聽過的昆蟲聲音,他每天都去尋找這個聲音的出處,終於有天晚上他找到那個昆蟲,全身髒兮兮的,但他卻非常開心。因爲對昆蟲有着很強的好奇心,所以他後來才寫出有名的《昆蟲記》。

因爲法布爾小時候不怕骯髒對昆蟲的探索,才能讓他獲得後來的成功。所以如果家長阻止孩子一些髒的行爲,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傷害呢?

1. 讓孩子失去創造力

孩子有時會把家裏變得很髒了,父母的第一反應都是責罵,他們只看孩子把自己和家裏變得多髒亂,自己收拾起來會很麻煩。卻沒有看到孩子在家裏和自己身上充滿創意力的創造。父母對孩子的責罵,讓孩子不敢再散發自己的創造能力,孩子也失去了快樂,還失去了孩子對世界的求知慾望,最後只會變成一個小心翼翼活着的人。

2. 讓孩子學不會獨立

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喫飯的時候準備很多保護措施,害怕孩子把喫飯喫得到處都是,不僅不衛生,還不好做衛生。更有的家長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喫飯,會親自喂孩子喫飯。這樣會讓孩子失去了獨立能力,連喫飯都要小心翼翼的,甚至不能自己喫。等孩子長大後,很多事情也只會想着讓父母幫忙解決,而不是自己去解決問題,自己也沒有能力可以去獨立解決問題。

3. 讓孩子失去求知慾望

因爲家長怕髒,不讓孩子去探索,導致孩子對新奇的東西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慾。比如孩子出去玩耍的時候,想探索一下土地上的植物,因爲不乾淨被家長拒絕了。慢慢地,孩子就沒有了求知和探索的慾望。其實,讓孩子對世界的探索和求知,可以讓孩子學習到更多書本上沒有教學的東西,讓孩子的知識能更加的豐富。

家長要尊重孩子求知和探索的慾望,讓孩子走進大自然,自由的探索的世界,只要孩子沒有傷害到他人和自己,只是把衣物弄髒,家長沒必要太過緊張。只有在探索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學習和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會更加的聰明,將來長大後也纔會更容易獲得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