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太和人的不是清晨的第一缕光,

不是定好的闹钟响铃,

也不是清脆的鸡鸣犬吠,

而是早餐的一块饼,

一碗粥,一小店,一双人。

天还未亮,大家都还在睡梦中,早起的石条老街行人三两,店铺还未开张,却不让人觉得萧索,别有一番安静而祥和的韵味。王庆华拉开店门,千层饼小店早起营业了。

做饼的面团已经发好,静静地躺在案板上,王庆华负责做饼,妻子负责卖饼。两个人相互扶持,从1990年开店至今,老两口快六十了,整整二十八年,日复一年,年复一日,从未间断,从未停歇。

稀饭、油茶、豆浆,盘丝饼、千层饼纷纷出炉,骄傲地等待着第一批吃早餐的顾客。

儿时苦难少立志,一朝成名谦自益

幼时丧父,12岁开始工作,14岁开始到厨房帮忙,后来到工厂做厨师。王庆华的幼时很贫苦,早早自立。说到这,他的眼圈开始泛红。苦难并没有让他自暴自弃,反而坚定了对未来的信心,“自己给自己施压力、定目标、做规划。”

在工厂里,因为手脚勤快、厨艺精湛,并且喜欢自创面食、馒头、大饼,受到了工友们的一致好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开始尝试研究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的盘丝大饼,一次次尝试,一遍遍揣摩,“盘丝饼”终于在王庆华的手中热乎出炉了。

好景不长,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工厂破产,王庆华告别了熟悉的食堂。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妻子劳累的身影,没有过多的资金情况下,王庆华决定从小做起,从饼做起。饼的种类有很多,想占领市场必须推陈出新,于是他想到了以前在工厂自创的盘丝饼,也就是一直延续到现在的“老王首创盘丝饼”。

创业初期资金短缺,租的店面被收回,只能拉着小车走街串巷的吆喝。“整个太和县的人都认识我,都喜欢我家饼,可惜我认不全他们。”他憨憨的笑着。资金充足后,王庆华在太和老街开了一家老王首创盘丝饼早餐店,后来又增加了千层油饼,全都是纯手工制作。夫妻俩起早贪黑,一同经营这家小店,用心做着最简单、最质朴的早餐。“一天三顿只要来买都有,从来没有缺过。”他欣慰地说道。

后来,王庆华的自创盘丝饼越来越有名,以其独具特色、味道香酥的优点,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顾客前来品尝。很多人慕名前来学手艺,王庆华都是免费教授他们,从不收取任何学费。目前为止已经教了一百多位学徒,可谓桃李满天下。

王庆华并没有因为成功而骄傲,反而愈加谦虚。他告诉大家做生意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真材实料,“我的盘丝饼绝对天然,用的面粉是最优质小麦粉,浮酒发酵,油是正宗的优质大豆油,其他杂油,一律不用。”二是心眼好。“人啥好,心眼好就行。心眼好,做什么生意都不会倒闭。”

一搓二揉几十载,盘丝大饼情永在

每天清晨,王庆华会把发好的面团从一端开始搓圆、揉长,一圈一圈从中心盘起,直至盘满一锅拍,两面撒上芝麻。然后平底锅放油、加热,放入盘好的面,小火慢煎。煎至一面发黄时,翻过来煎另一面,两面金黄时即可出锅。看着刚做好热乎的盘丝大饼,入鼻喷香,色泽诱人。忍不住咬一口,外焦里嫩,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回味无穷。

这一搓一揉就是二十八年,不知道用了多少袋面、多少桶油,做了多少张盘丝大饼,熬了多少碗粥,但可以看到的是王庆华的用心做饼,用真做人,用情做事。“一天三顿,只要来,我这都有饼,不会缺。”

“吃一届换一届,有的毕业了带着孩子来吃。”王庆华说道这里特别自豪,自己的这个小店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毕业,见证了居民的成长,见证了老街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我的盘丝饼已经可以走遍大江南北了,远在他方的太和人都能吃到。未来,要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盘丝饼,知道我们太和人自己的盘丝饼。”

说到为什么一直坚持这么多年,王庆华微笑着说,“支撑我这么多年的应该是恒心、坚持心,为了我的家庭,为了大家吃饭方便,为了老顾客,无论刮风下雨,我都开门。”他继续说道,“刚开始开店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后来是为了诚信,为了老街特色的传承。”

店里两块醒目的宣纸上写了一首诗:一揉二搓倾情注,盘龙回首数次拧。风雨相伴几十载,石条老街盘丝饼。这是一位吃早餐的顾客,在品尝王庆华的盘丝饼之后,亲自书写装裱后送给他的。这应该是对王庆华个人及他的盘丝饼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诚信做人,用心做饼,二十八年,倾情一生。“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一辈子走到现在很满意、很知足。我现在可以养起我的孩子,可以养起我的家,可以带给大家方便,可以将太和人的手艺传承。”这应该是王庆华最简单质朴的初心吧。

光滑崎岖的青石板路,斑驳陆离的古老建筑,破旧复古的木门窗,七百多年的石条老街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但老街上的那些人、那些事以及王庆华的盘丝大饼,已经深深烙在了老街人的心里。

生在小城,已然尝尽人间烟火,依然沉浸人间百味。也许小店的门面不一定特别大,味道不一定多么惊艳,环境也不一定特别舒适,但小店的师傅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真诚,最让人觉得亲切、留恋、怀念。

来源:太和吃货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