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是派拉蒙影業於1998年推出的電影。看《楚門的世界》,總是容易讓人們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假。

影片所講述的是一個名叫楚門的人的故事,三十年來,他一直生活在巨大的謊言中:他所生活的桃源島是一個巨大的片場,他的親人、朋友、同事全都是專業演員,他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劇本

終於有一天,他意識到了這是個虛假的世界,開始不惜一切代價策劃出逃。

導演彼得·威爾在1998年拍攝這部電影,本意是諷刺真人秀橫飛、廣告氾濫的年代,而主人公楚門的名字寫作Trueman,意爲“真實的人”,這本就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在上個世紀,我們以爲那就是“娛樂至死”的年代,沒想到的是,隨着科技的發展,我們有了更多的媒體頻道、更多的信息渠道、更多的發聲平臺,導致我們的人生被媒體娛樂綁架,甚至陷入了更大的困境。

二十多年來,我們從未擺脫過“娛樂至死”,甚至在其中越陷越深。

一重困境:你看到的世界,是真實嗎?

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實的嗎?

這可能是我們看完《楚門的世界》最容易懷疑的問題。站在上帝視角,我們可以看到楚門的世界是一個巨大的攝影棚,那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呢?

當然,這個世界是真實,但它未必就是我們所看見的樣子。

首先,我們以爲現在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以前我們只能從有限的媒體渠道獲得信息,而現在彷彿人人都能提供“可靠”的消息。但實際上,我們能獲取的信息越來越少,甚至越來越虛假。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發佈信息。有人在網上發佈自己所知的“真實”,就有人在平臺上用虛假信息博出位;有人將自己的經歷完整地記錄下來,就有人斷章取義故意曲解。

因爲信息源太多,我們甚至難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分辨真假。

其次,我們總是在社交平臺上關注與我們志同道合的人,導致我們總是看到與我們相投的興趣、契合的觀點。而各類平臺爲了留住我們,又總用大數據統計,給我們推送我們喜歡的信息。

當我們 想看美妝時,似乎全世界都在買某個品牌的化妝品;

當我們支持某一方觀點時,似乎全世界都站在我們這邊。

我們的觀點總在這樣的信息流裏被強化、我們很難看到觀點對立的信息,越是這樣,我們越難以接受他人的不同,可這是真實的世界嗎?

真實的世界,有包容、有對立,有相同的愛好,也有不同的觀點,我們是一個整體,也是獨立的個體。

二重困境:不可自拔地沉溺虛假世界

楚門的人生是一場謊言,而他在三十年裏一直沉溺其中、毫不自知。有人覺得這是因爲楚門太蠢了,纔會三十年都發現不了5000多個攝影機裏的哪怕一個。

可仔細想想,我們也許都曾經或正在“心甘情願”地沉溺於虛假的世界裏。

你真的沒有看出愛人的人心已經不在了嗎?

你只是不願意相信,而活在自己編織出的愛的假象裏。

你真的不知道朋友在對你撒謊嗎?

你只是不願意看清,而活在虛妄的友情裏。

甚至,這是最容易沉溺於虛假的時代,因爲我們有機會將最好的自己展現給世界,而這個世界只能從網絡上的片段瞭解我們,這個世界“看不到”真實。

有多少人,爲了在網絡上樹立“有錢有閒”的形象,花上幾個小時拍照P圖:人要好看、場景要精緻、要不小心露出自己的奢侈品(甚至可能是山寨品),還要假裝這是自己花了30秒隨便拍照上傳、記錄生活所用的。

因爲他人並不能透過網線看到真實的你,於是你就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誇讚、羨慕,彷彿這就是你的生活。

可能因爲這樣的世界太過美好,你甘願沉溺其中,甚至還要爲此找藉口,說這“只是爲了給自己努力的動力”“人要現有向上的動力,才能過的更好”。

但這是真實嗎?只有你自己清楚。

三重困境:無法感同身受的娛樂至死

有人說,這個世界沒有感同身受;有人說,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不相通的。

在《楚門的世界》裏,觀衆們似乎能夠理解楚門的感受,他們看到楚門與父親“重逢”時熱淚盈眶,他們看到楚門與風浪搏鬥時爲他揪心,他們看到楚門決定離開這虛假的世界時爲他歡呼,但在楚門離開後,他們立刻轉檯,互相詢問:還有什麼別的節目嗎?

也許我們真的無法感同身受。

有太多他人的苦難在網絡上傳播,父母失去了骨肉、孩子沒有了雙親、她遭遇了暴力、他受到了傷害,我們在當下感到憤怒、難過、無助,問“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可很快就會有新的熱點覆蓋這一切。

每一個殘忍的故事,背後都是一個真實的生命,但我們無法感同身受。我們點擊轉發就是表示支持,我們看夠了熱鬧就散去,我們甚至還將他人的苦難編寫成段子並津津樂道,似乎每一件事情,最後都會變成一場鬧劇,然後被遺忘在角落。

更要命的是,在媒體娛樂發達的現代,有太多娛樂內容在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比起苦難,人們更願意關注令人快樂的東西:APP裏好笑的視頻、電視裏搞笑的綜藝、網絡上“沙雕”的網友、選秀裏那個長得特別好看的偶像明星……

人們說,生活那麼苦,當然應該給自己找點樂子。但也許就像《娛樂至死》裏所提及的,我們的娛樂實在是太多了。在娛樂的衝擊下,大段的文字“太長不看”、嚴肅的論述枯燥乏味,在好不容易堅持看完了一個科普視頻後,只記得主講人說的那個好笑的段子。

我們就是那些在看到楚門逃離後立刻轉檯的觀衆,我們在尋找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娛樂、一個又一個的刺激。

《楚門秀》結束了,還有下一個真人秀 ,我們成爲了娛樂的附庸,還對此毫無怨言。

四重困境:受到干擾,甚至受到控制的人生

楚門自從出生起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劇本。他以爲是他自己選擇了伴侶、職業,是他的選擇讓他經歷了這一切,但其實這都是在導演的明示、暗示下所做出的選擇。

這也正是我們。

我們接收了太多的信息,有太多的人通過網絡、通過媒體告訴你“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他們定義了成功、定義了失敗,他們總在指導你的人生。

而你又怎麼可能完全不受影響?

你喝下的那些心靈雞湯,都在干擾着你的人生選擇。

不僅僅是影響。

越來越多的攝像頭出現在這個社會上、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裏,雖然在公共利益的視角來看,這有助於維護我們的社會安全和生活秩序,但私人監控攝像的濫用、人手一臺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機、信息能長期保存、隨時存取的科技,讓我們長期處於“監控”之中,無處可逃。

楚門的不幸,是因爲他被監視、被操縱,更是因爲科技的發展已經能充分滿足人們與生俱來的窺視心理。

全世界都在觀看《楚門秀》,是因爲世人對於他人生活強烈的好奇心和窺視欲,現實生活的我們也是如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