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小凡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燕王劉守光的無恥程度,應該和他的家風傳承不無關係。
現在常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的起跑線不是天價幼兒園,而是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最初家庭環境。
劉守光的父親叫劉仁恭,唐末時期的盧龍軍節度使,治所在幽州。幽州今河北一帶,治所在薊縣。
這時朱溫已經篡唐,仁恭不服朱溫和晉交好。
仁恭驕侈成性,不久才和梁交戰取勝,越加狂妄外加窮奢極欲。
幽州有大安山,四面懸絕,他在山上築起華麗宮室,採選良家婦女,以供遊樂。
又召集方土,共煉丹藥,求得長生。對百姓搜刮無度,各處怨聲載道。愛妾羅氏最爲他鐘愛,與次子守光偷情,被仁恭發現,立將守光鞭打百下,逐出幽州。
此刻偏梁將李思安,奉梁主命,領兵來攻幽州,仁恭尚在大安山上享樂並不知情。守光從外引兵到來,擊走梁軍,隨即遣部將李小喜、元行欽等,進入大安山,把父仁恭抓住囚禁起來。
劉守光自稱盧龍節度使。父親的宮室、錢財包括女眷一概接收。
劉守光的哥哥叫劉守文,爲義昌軍節度使,聞父被囚禁,召集將吏與守光開戰,戰了半日,互有殺傷,兩下鳴金收軍。越日,守文再進戰,反爲守光所敗,守文回去派使向契丹乞援。
守光恐守文再來,因差人至梁,向朱溫請降。梁主溫樂於做個順水人情,即頒發詔命,授守光爲盧龍節度使,變成朱溫的屬鎮了。
義昌節度使劉守文,上次和弟戰敗,父親還被囚禁中,不得已用重賄,向契丹借兵,契丹酋長阿保機發兵萬人,並吐谷渾部衆數千,來援守文。守文盡發所有兵二萬餘人,與契丹吐谷渾兩軍會合,有衆近四萬,出屯薊州。
守光聞守文又至,也傾全幽州兵士,親自督戰。
見他來勢甚猛,兵士抵擋不住,便即倒退。守光也無法禁止,只好隨勢退下。眼看守光必敗,再戰下去守光命都難保,於是守文顧念兄弟情,躍馬陣前,高呼道:“勿傷我弟”。
話音未落,嗖的一聲,知是有暗箭射來,急忙勒馬一躍,那箭正射中馬首,守文亦隨馬倒地,倉卒中不知誰人,把他夾入肘下疾趨而去,定睛仔細辨認,才曉得是守光部將元行欽。
守光見擒住守文,膽氣復豪,又回兵再戰,守文軍失主帥,無心戀戰,各自逃命要緊。
守光命部將把守文,禁閉別室。更督兵攻滄州,滄州就是他哥哥的地盤。不幾日攻下,城破之日,殺戮無數,連守文的兒子,也就是他的侄兒也抓了回來。至此哥哥的勢力範圍變成他的了。
燕王劉守光勢力擴張,謀劃稱帝。部下稍有異議就施以酷刑,老臣看不下去,勸說不宜稱帝,也被守光分屍。這個老臣叫孫鶴,既爲老臣應知守光秉性,與禽獸談仁義,不得爲忠,徒自取死。
不幾日即皇帝位,國號大燕,改元應天。
劉守光稱帝后,野心越加膨脹,欲吞併相鄰使鎮,參軍馮道勸阻出兵,守光不聽,還把馮道下獄,後經多人勸說,才把馮道放出來。
馮道在五代歷史上是值得重點關注的人,他在五代時期,歷經六朝十個皇帝,都獲得重用,應該是個人才。這個專章討論不在此贅述。
馮道被放出後,舉家逃至晉陽李存勖處,用爲掌書記。掌書記官名,爲掌管一路軍政、民政機關之機要祕書。亦爲觀察使或節度使的屬官,類似現在的祕書長。
這時的梁主朱溫已經去世,晉王早有攻燕的意思,鑑於燕有朱溫的支持,朱溫的實力在當時無疑是最大的,現朱溫去世,攻燕的機會基本成熟。
晉軍的先鋒爲周德威,四面圍城,大燕皇帝劉守光日益驚懼。
燕將單廷珪,號稱驍勇,請出戰,守光撥精兵六萬。一戰大將單廷珪被俘。
且說周德威圍攻幽州,已是一年有餘。
守光晝夜不安,自知兵力不支,不得已派使求和。德威笑對來使說:“請爲我轉語大燕皇帝,休想乞和,快來一戰。”回報守光,越加惶遽。
又派大將周遵業,攜帶絹千匹,銀千兩,錦百段,獻入晉營,哀求周德威。
德威道:“能戰即來,不能戰即降,何必多言!”遵業尚欲開口,見德威起身入內,只好退還,報知守光。守光無法可施。
突聞城外喊聲大震,又來攻城,不得已硬着頭皮,登城巡守。遙見周德威跨着駿馬,手執令旗,指揮戰士,遂悽聲遙呼道:“周將軍!汝系三晉賢士,奈何迫人危急,不開一網呢?”德威答道:“公已爲俎上肉,但教責己,不必責人!”守光語塞,流涕而下。
晉王存勗,派張承業至前線犒慰行營,並與德威商議軍情。事爲守光偵悉,又致信承業,張承業系晉王的心腹,願舉城乞降。承業知他狡猾,拒絕來使。急得守光真正無計可施。
守光再派人往契丹,籲請援兵。契丹酋長阿保機,也聞他平日無信不肯出援。
守光急上加急,除出降外別無它法,乃屢派使者向德威乞降,德威始終不許,守光復登城對德威道:“我已力屈計窮,只求將軍少寬一線,待晉王親至,我便開門迎謁,泥首聽命!”看來皇帝也不願做了。
德威乃託張承業返報晉王。晉王命承業守大本營主持日常事務,本人親自到幽州,單騎抵城下,喊話守光道:“朱溫篡逆,我本欲會合河朔五鎮兵馬,興復唐室,公不肯與我同心,居然僭號稱帝,至有今日。成敗亦丈夫常事,敢問公將何從?”守光流涕道:“我今已爲釜中魚,甕中鱉了,惟王所命!”晉王也覺動憐,即折斷弓矢,向他設誓道:但出來相見,保證安全。守光聞言,又道他是仁柔易欺,便含糊答應道且等明日。
晉王返入德威營中,決定明日督軍攻城。
當晚有燕將李小喜,出城來降,稱城中已無戰鬥能力。
這小喜原是守光寵臣,教守光切勿降晉,守光被他鬨動,遇着危急時候,不得不作書乞降,其實是藉此緩兵,並非實心投誠,不料小喜卻先走一着,爲自身安危,竟先奔投晉營。
次日黎明,晉王親披甲冑,督令進攻,四面八方,同時動手。燕兵已經力盡,哪裏還能支持,兵士紛紛亂竄。晉兵一齊登城,趁勢下城往捉守光。
守光已和李氏、祝氏,兒子繼珣、繼方、繼祚等,逃出城外,南走滄州,只有其父劉仁恭,還禁閉在別室,被晉軍馬到擒來。
晉王存勗入幽州城,更派別將追捕劉守光。可憐守光抱頭南奔,途中迷路,荒山野嶺中走了數日,飢渴難耐。派祝氏去田家找喫,田家見她衣服華麗,遂向他盤問,祝氏直言不諱。大抵想用皇后威勢去嚇平民,田家主人假意留她食宿,且令家人穩住守光,暗中卻飛報晉軍,晉軍疾趨而至,將守光及二妻三子,一併捉住,械送軍門。
晉王存勗,方宴犒將士,見將吏擒到守光,便笑說道:“王是本城主人奈何出城避客?”守光跪地求饒命。
晉王命與其父仁恭同系館舍,給與酒食。守光正是腹飢,樂得飽餐一頓。
數日,晉王下令班師,令守光父子隨行。守光父母對着守光罵道:“逆賊破滅我家,竟到這般田地!”守光俯首無言。
路過趙州,趙王鎔迎犒晉軍。趙王是朱溫的兒女親家,後和朱溫翻臉,朱溫發兵擊趙王,趙王不支曾請守光相救,守光拒絕援手,最終還是晉王出手相救。
此次相見,且請晉王上坐,酒數巡起請道:“願見大燕皇帝劉守光一面。”晉王命將吏牽入仁恭父子,脫去械具更換衣服,同座飲食,守光飲食自如無絲毫愧色。
這得多強大的內心。
及晉王辭別趙王返至晉陽,命即將仁恭父子,用白鏈牽太廟,自己親往監刑,守光呼道:“守光死亦無恨,但教守光不降,實出李小喜一人!”晉王召小喜入證,小喜瞋目叱守光道:“囚父殺兄,淫亂父妾,難道也是我教你麼?”晉王便喝令左右,先將小喜梟首,然後命斬守光。
守光又呼道:“守光素善騎射,大王欲成霸業,何不開恩赦罪,令得爲大王效力!”晉王不答,守光二妻恰在旁叱責道:“事已至此,生亦何爲?我等情願先死!”
守光臨刑,一直哀嚎不已,直至刀起首落,方纔安靜下來。恰如呂布在白門樓時的景況。
用現在流行的網絡語言:渣男劉守光。
資料來源《《舊五代史》僭僞列傳二》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