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栗斯

特定行业题材的经典日剧很多:医学剧有如《白色巨塔》,律师剧有如《legal high》,银行剧里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半泽直树》了。这部由堺雅人主演的日剧描述了泡沫经济时期,庆应大学毕业生半泽直树进入产业中央银行就职后被卷入一起不良贷款中,从而了解银行业内幕,参与职场反击的故事。该剧一度引发收视热潮,拿下日剧学院多重大奖。

银行文艺干货|从日剧《半泽直树》看日本银行制度文化的硬伤

而看过这部剧的同学,也许还记得以下两幕场景:

一是半泽直树父亲开办的螺丝制造工厂,因大和田常务没有遵守续贷承诺而不得不破产,逼得其父亲走上绝路,这也是全剧中半泽行动的铺垫。

银行文艺干货|从日剧《半泽直树》看日本银行制度文化的硬伤

二是半泽直树的同期入行组员近藤直弼,因无法承受上级暴戾的管理方式带来的精神压力,神经系统一度紊乱,最后被从银行“贬”到企业,职业生涯寂寞黯淡。

银行文艺干货|从日剧《半泽直树》看日本银行制度文化的硬伤

为什么日本银行对企业的关系如此强势,就像剧中所呈现的那样:不仅决定企业的生死,甚至可以直接给企业派遣员工、安插职位?

原因就在于日本近现代经济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主银行”制度。

银行文艺干货|从日剧《半泽直树》看日本银行制度文化的硬伤

【如果“主银行”这个名字对你来说很陌生】

作者给它起了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叫“妈妈银行”。

这是日本独有的一种银行制度体系,虽然在日本的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但作为日本金融界与企业界间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已经存在了近百年。

“主银行制度指公司以某一家银行作为自己的主要贷款行进行融资,同时接受其股权控制及财务监控的一种银企紧密结合的制度。”

一般认为主银行制度有以下基本特征:

主银行是企业的大股东,主银行一般不会持有和自己没有业务往来和交易关系的企业股权;

向自己的控股企业提供主要贷款与系列贷款,即使是企业的大额贷款需要以银团的形式做,主银行也是银团的牵头行和贷款份额最大行;

管理企业的结算账户,垄断控股企业的账户管理、资金归集、现金支付和结算等等;

向客户企业直接派遣银行人员入驻:包括正常情况下银行以大股东身份向企业派遣银行董事或经理到企业任职;以及企业经营不善出现问题时,银行空降银行人员接管企业。

以上释义,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理解就是:银行变成了企业的“妈妈”——

与企业有一脉相承的血肉关系(控股);

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营养和血液(为企业经营款项融资);

管钱管事,企业误入歧途(经营不善)时还要操心管教,不离不弃地把企业拉回来。

(・ω・)ノ这不是要当妈的节奏是什么?

银行文艺干货|从日剧《半泽直树》看日本银行制度文化的硬伤

【源于地震,成形于战争】

“妈妈”银行在日本地位一度很高,银行被称为“百业之母”,没有银行的灌溉与除正,很多日本企业或许根本成为不了大型乃至巨型实体,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也难以实现。根据日本富士研究所的1993年的统计,90%的日本企业都有主银行,其中有一家主银行的企业占比60%,两家主银行的24.5%,平均每家企业有1.6家主银行。而这种银企血脉相承,荣辱与共体系的源头,要从日本的一场地震说起。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包括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发生了强烈地震,震级里氏8.1。地震造成了15万人丧生,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65亿日元,以及,45家银行破产。因为关东大地震,无法兑现的期票大量积压,许多人陷入恐慌,疯狂地想要取出自己的现金,导致银行发生挤兑风潮,又称为“昭和金融危机”。下图截自宫崎骏的动画片《起风了》,就描绘了昭和金融危机这一场景。

银行文艺干货|从日剧《半泽直树》看日本银行制度文化的硬伤

日本的近代银行制度始于明治维新之后,与同时期其他国家一样,由于政府对银行的设立基本处于放任发展的态度,最开始的银行遍地开花,规模小,数量多。地震过去,银行业重新整合,大鱼吃完小鱼,留下来的都是实力雄厚的银行妈妈,即日本的城市银行与地方银行。

“昭和危机”发生后的第四年,为了转移国内一触即发的矛盾,日本开始走上战争与扩张的道路。国内金融进入了战时管制时期。金融管制的核心是控制资金分配,以保证军需企业优先获得资金。1941年日本开始实行“军需企业指定金融机关制度”,将军需企业与银行“配对”,银行不但保证配对企业的资金供应,还积极参与配对企业的经济与财务管理,这就是日本主银行制度的雏形。日本的证券业受到强烈打击,而银行财阀迅速崛起。

以三井财团为例:

这家由绸缎商人三井八郎兵卫高利于1673年在江户(今东京)和京都开办的钱庄,历经了银钱汇兑业务为主的三井兑换店;资助封建诸侯,替德川幕府包办汇兑的特权商人;明治维新时,抛弃德川幕府转而资助新天皇制政府的财团——到日本的第一家私人银行—三井银行。在一战时,三井财团就在军需品发展上大发横财;二战战时体制的实施,更是让三井财阀与军部合作,向军需工业和占领地事业扩展;最后在二战前发展成为拥有151个直系、旁系和投资公司的大财阀。二战期间,三井财阀的核心--三井银行,兼并了日本第一银行更名为帝国银行。其经营实力很快就超过了安田银行而居财阀银行首位。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三井财阀的规模:

是三菱财阀的1.5倍、住友财阀的2倍、安田财阀的3倍左右;三井财团所属直系、旁系公司及其子公司数量共达273余家,包括东芝浦电气、石川岛播磨重工、三井造船、昭和飞机、丰田汽车、日本精工等。三井集团实缴资本接近日本全国公司实缴资本总额的10%。

银行文艺干货|从日剧《半泽直树》看日本银行制度文化的硬伤

【从一路狂奔到一路狂泻】

这种主银行制度曾经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加速器,后来却又变成经济恢复的绊脚石。

二战后,日本企业经营状况十分困难,自有资金薄弱,多大处在破产边缘;银行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存在着大量的不良债权。于是政府出面,请银企协商,采用“新旧两本帐”的方式来解决不良债权债务。旧账用盈利冲销抵消贷款损失;新账记录银企往来。战时银行与企业配对的关系不但没有拆散,反而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比如我们熟悉的“马自达”

196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马自达公司生产的耗油量较大的发动机型在市场销售一落千丈,公司由此陷入财务危机的泥潭。而这时,马自达公司的“妈妈银行”——“住友银行”立即进行干预,主要做了四件大事:

一是把原马自达的董事与关键部门高官撤职,直接空降了银行的一大批高级管理人员取代原岗位进行经营决策;

二是要求马自达将自己的股份更多地转移给银行,提高自己的控股权;

三是在二的基础上对马自达提供利率绝对优惠的贷款;

四是住友集团旗下的商社全权负责马自达企业的产品销售。

因为银行这种强势并且方方面面无微不至的干预,“马自达”才有机会成为今天的“马自达”。

银行文艺干货|从日剧《半泽直树》看日本银行制度文化的硬伤

从战后到1973年间的日本经济高速崛起时期,主银行制度得到了充分发挥,对废墟中日本的重建与经济高增长给予了有力的助推。日本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低的自有资本比率,成功实现了负债经营。而且日本企业的融资成一直也是发达国家的最低水平:即使在高增长结束后的1975-1990年间,日本企业的资金成本也一直在2%左右。

这样低成本的融资一方面源于“妈妈”对“儿子”的了解,另一方面源于政府对银行的干涉,要求银行以极低的利率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腐败往来层出不穷,企业缘于逐利的本性会过度地不必要融资与投入,一不小心就被喂得太撑;同时因为缺少“防火墙”,企业经营不善时银行不良贷款负担沉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银行极力挽救陷入困境的企业,企业的危机转化成为了金融系统的危机,也为自身的巨额呆帐埋下了风险隐患。而当泡沫经济年代到来,银行业都被企业拖下水的时候,想再恢复就没那么容易了。

道格拉斯.C.诺思说过:“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一国体系的选择,会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美国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企业金融发达,与美国的历史有关。美国政府早对强大的金融机构怀有戒心,在1930年的大危机中,建立了制约银行的制度安排。美国不准许银行持有企业股份,银行介入企业经营的行为更是被禁止,而日本的银行制度文化却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银行文艺干货|从日剧《半泽直树》看日本银行制度文化的硬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