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拙政園管理處園容管理部負責人鄭期棟說,在2019年“五一”假期到來之前,拙政園將垃圾桶數量先減少了1/3,維持在100對左右,並通過假期客流高峯進行“垃圾桶減少”壓力測試,及時調整保潔員工作內容,並長時間觀察遊客反應。拙政園管理處主任薛志堅介紹說,國家5A級景區對垃圾桶的配置、廁所的規模都有着明確規定,可作爲世界文化遺產的拙政園,在實際操作中,無法完全“一刀切”,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常去拙政園的小夥伴一定也發現了

拙政園裏的垃圾桶“消失”了!

不再搶鏡啦!

一年多時間

垃圾桶從140餘對減少至23對

數量不到原來的1/6

遊客在主景區內遊玩

幾乎看不到垃圾桶

作爲全國5A級景區,又是世界文化遺產

拙政園爲何對垃圾桶進行“減配”?

垃圾桶減少後

景區衛生如何?遊客反饋又如何?

昨天,晚報君進行了調查

更乾淨了

遍尋四周也看不到垃圾桶

拙政園一直是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

2019年拙政園接待遊客量近500萬人次

最高一天入園遊客超3萬人次

國內疫情持續向好以來

經過短暫“冷清期”後

拙政園接待量也穩步提升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

景區五天共接待遊客5.03萬人次

遊人多與垃圾桶減少

反差之下讓人產生諸多疑問

晚報君從拙政園南入口入園

入口處的一對竹節式垃圾桶映入眼簾

一高一矮較爲醒目

而進入景區內部後,這一情況則截然相反

由東園西行,穿過東、中部花園相交處的洞門,遊客漸多,在這裏可以遙看北寺塔。該景緻就是造園藝術中最精妙的“借景”,此處也成爲中外遊客遊園必然要留影的地方。

曾經,人羣聚集處,垃圾桶自然“如影隨行”,而且有的還不止一對。

如今,此處只有遊客和美景,遍尋四周也看不到垃圾桶了。

全園140餘對垃圾桶減少至23對

這23對垃圾桶都設置在哪裏?

正在巡園的保潔人員告訴晚報君

這23對垃圾桶大多設在

景區出入口、廁所和北部文創商店區

“減配”方案

前期摸索一年多分了三步走

從2018年秋季開始醞釀嘗試

到2019年逐步實施

拙政園垃圾桶減少方案分了三步走

由140餘對減至23對

不是一下子完成的

拙政園管理處園容管理部負責人鄭期棟說,在2019年“五一”假期到來之前,拙政園將垃圾桶數量先減少了1/3,維持在100對左右,並通過假期客流高峯進行“垃圾桶減少”壓力測試,及時調整保潔員工作內容,並長時間觀察遊客反應。至2019年10月1日,五個月時間內,垃圾桶再次減少,這次一下子撤掉了50對。

鄭期棟表示,據2019年全年觀察情況看,垃圾桶減少對遊客影響不大,園內乾淨衛生依然有保障。但今年受疫情影響,五一假期,拙政園入園遊客量較往年大幅減少,拙政園決定延長觀察期,以便及時調整方案。

實行垃圾桶減少方案之後

拙政園2019年全年運送垃圾

較前一年減少了一半

垃圾減少

只是園內整潔乾淨的一個原因

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保潔員跟蹤保潔

拙政園管理處全員巡園撿垃圾

身體力行

引導遊客形成自我清潔的意識

鄭期棟說,景區內極少出現遊客公然把垃圾扔在路上的情況,但卻有部分遊客把垃圾“藏”在草叢裏、假山縫裏,他們要加強巡園,及時清理這些垃圾。

這樣的情況,在減少垃圾桶之初比較多,現在越來越少。拙政園內共有廁所5處,設置地點和區間間隔相對合理,也保證遊客產生的垃圾有去處。

科學管理

才能呈現山水畫卷藝術美

讓垃圾桶“歸零”

拙政園實施這一管理措施

是冒了風險的,也是有所犧牲的

2007年,拙政園與虎丘山、留園一起,以“蘇州園林”爲申報單位入選全國首批5A級景區。

拙政園管理處主任薛志堅介紹說,國家5A級景區對垃圾桶的配置、廁所的規模都有着明確規定,可作爲世界文化遺產的拙政園,在實際操作中,無法完全“一刀切”,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薛志堅

減少垃圾桶,不是讓遊客不要扔垃圾,而是引導他們如何扔垃圾。過去,作爲景區,我們把服務遊客行爲放在首位,如今,我們把引導遊客、展現文旅品質消費放在第一位。我們的目標是爲了滿足新時期公衆對更高品質園林美學的體驗。

拙政園管理者的首要任務

是守護好世界文化遺產

守護好這座活態的文物

讓人們隨時可以欣賞到

世界文化遺產完整的藝術美

讓古典園林這幅山水畫卷更賦藝術性

蘇州大學旅遊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泰表示,國家級旅遊景區在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方面有着明確的標準,設立這個標準的目的是爲了保證景區環境優美,滿足遊客需求。

黃泰認爲

景區管理要建立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

對星級景區來說

垃圾桶的多少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字

而是要以實際遊客的需要爲導向

拙政園大力減少垃圾桶是一個大膽的舉措。同時,也希望景區以‘垃圾桶減配’爲切入口,繼續深入觀察調整,科學管理,促進旅遊景區與文化遺產保護的均衡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