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由於重啓工廠生產工作的計劃受阻,5月9日,特斯拉起訴其加利福尼亞州工廠所在地地方當局,其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還威脅稱,將其總部和未來的項目從加州搬至得克薩斯州或是內華達州。其中,一汽馬自達將直接由一汽集團直管,而不再隸屬於集團旗下其他子公司,在集團內部實現了與一汽-大衆、一汽豐田等合資公司同級。

1,馬自達尋求28億美元貸款緩解疫情下的現金短缺

據國外媒體報道,儘管馬自達一直在製造有關新產品發佈的傳聞,其推出的擁有奇異動力系統的新產品有可能撼動該公司原有的銷售業績。但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導致市場的快速低迷,讓該公司不得不尋求一些額外的資金。

與幾乎所有汽車製造商一樣,馬自達也感受到了停產和需求下降所帶來的壓力,其背後誘因正是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所引發的影響,相關封鎖令讓所有人都無法進入汽車經銷門店。

據路透社報道,馬自達已經向一個由日本幾家主要銀行組成的財團申請了3000億日元(約合28億美元)的一攬子貸款。

儘管這筆交易尚未公開,但路透社報告指出銀行已經同意在公開相關消息之前就延長貸款條款,表明馬自達的金融家們對馬自達能夠經受住這場疫情危機的衝擊而抱有信心。

爲了讓人們更好地理解這一切,路透社繼續解釋說,馬自達已經揹負了超過60億美元的有息債務,遠遠超出了該公司目前的現金儲備。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危機爆發之前,馬自達的銷量就已經處於低位運行。

這就使得馬自達與競爭對手豐田所處的地位明顯不同。豐田的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更爲靈活,使其在惠譽評級上月發佈的一份報告中保持了A +的評級。

當然,豐田的規模比馬自達大得多,但最近兩家公司在項目上的合作更爲密切。考慮到這一點,馬自達的健康狀況與豐田形成了更密切的關聯性,但也因爲隨着債務負擔的加重,馬自達可能需要從競爭對手那裏獲得更多幫助。

本週四(當地時間5月14日)馬自達將發佈第一季度財報,屆時外界將對馬自達的財務狀況有更多瞭解,但與此同時,市場也有必要考慮一下該公司在遭受疫情衝擊後的復甦情況。

雖然大肆宣傳的Skyactive-X動力系統尚未在北美落地,但據報道,馬自達仍會像過去一樣,期望通過推出創新和不同尋常的動力系統來吸引客戶。

在即將發佈的MX-30電動跨界車上,車迷們或將看到轉子發動機以另外一種形式迴歸馬自達,這種動力技術將以“延程裝置”的形式落戶於插電混動版的MX-30車型上。

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的迴歸已經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不過,在該公司專注於管理其債務負擔之際,這款動力系統的開發成本最終是否值得還有待觀察。

此外,據報道,馬自達還在開發直列六缸後輪驅動平臺,以支持下一代馬自達6車型,該款車型將由馬自達與財務狀況較好的豐田合作開發。

這個項目是該品牌進軍高端市場,提供更精緻、更獨家產品所進行的一部分嘗試,其中也少不了豐田的幫助。

有報道稱,轉子動力系統已經爲應用於馬自達各種車型做好了準備。這也表明該項目如此重要,馬自達當下決不能放棄。

希望馬自達能夠頂住壓力,繼續推進更令人興奮的項目,儘管揹負着沉重的額外債務。在公司努力控制其資產負債表的過程中,該品牌的一些更雄心勃勃的夢想可能會消失,但我們必須等到本週晚些時候這些數字出來之後才能確定。(來源:騰訊汽車)

2,在柴油車中使用“減效裝置” 梅賽德斯或遭起訴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此前針對大衆排放作弊發起集體訴訟的兩家法律機構,當前正在研究針對梅賽德斯公司發起訴訟的可能性。梅賽德斯奔馳或將面臨由數千名車主發起的訴訟,因該公司的柴油車型使用了“減效裝置”,從而在排放測試中“作弊”。

(圖片來源:梅賽德斯奔馳官網)

今年4月,大約9萬名購買或租賃了大衆、奧迪、西雅特和斯柯達柴油車的車主,在對大衆集團的訴訟中贏得了第一場勝利,英國高等法院裁定,大衆汽車在成千上萬輛柴油汽車中安裝了“非法減效裝置”。

Waksman法官表示,該軟件讓大衆得以“人爲”左右測試結果,從而通過歐盟排放測試。Waksman認爲,大衆該軟件“從根本上違背了這項測試的初衷”。但是大衆堅持稱,這一減效裝置沒有給消費者帶來任何損失,因此該公司無需賠償。當前大衆正在英國上訴法院對這一裁決進行上訴。

英國斯萊特和戈登(Slater and Gordon)以及Leigh Day兩家律師事務所當前正在準備對梅賽德斯採用AdBlue技術的車型提起訴訟。梅賽德斯聲稱,AdBlue技術可以減少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從而打造“我們有史以來最清潔的柴油車輛”。

兩家機構表示,英國共有超過8萬人擁有采用AdBlue技術的車輛,聲稱這些車輛存在非法“減效裝置”,這些消費者有可能會和兩家法律機構一起,針對梅賽德斯發起訴訟。

來自斯萊特和戈登的Karolina Kupczy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有大量證據表明,梅賽德斯銷售的高污染車輛不符合旨在減少危險的氮氧化物排放的規定。購買了相關車輛的消費者,可以與我們一起向梅賽德斯索要賠償。我們打算追究該公司欺騙消費者的責任。任何有資格參與訴訟的人,都應該加入到這個集體訴訟之中,讓大企業知道,他們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梅賽德斯的銷量,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其綠色、環保以及節能的柴油車的形象。但是我們發現消費者和監管部門遭到了欺騙。消費者很有可能以過高的價格購買了不合規的車輛,車輛的轉售價值將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認爲消費者有權索要經濟補償。” (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3,大衆將投資4.5億歐元在德國建設電池工廠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大衆集團與瑞典電池製造商Northvolt的合資企業正在逐漸成型。雙方當前已經決定,計劃中的“Northvolt Zwei”電芯合資工廠的建築和基礎設施,將由大衆自己建造。

(圖片來源:大衆官網)

該工廠將讓大衆與Northvolt在德國薩爾茨基特(Salzgitter)地區實現協同增效作用,大衆的卓越電芯中心(Battery CellCenter of Excellence)也位於該地區。大衆剛剛宣佈,該公司計劃投資約4.5歐元建設新的電池工廠。大衆透露,在建成之後,該工廠將出租給大衆和Northvolt所成立的合資企業。

2019年6月,大衆與Northvolt宣佈,雙方將從2020年開始在薩爾茨基特建造電芯工廠,預計將在2023至2024年間投產。新工廠投產首年的目標產能爲16 GWh。大衆和Northvolt計劃在未來幾年將產能提升至24 GWh。

大衆還證實新工廠將在今年年底之前開始建設,並且在2024年初開始生產電芯。大衆子公司Volkswagen Group Components的負責人ThomasSchmall表示:“在薩爾茨基特生產電芯,是向電動汽車轉型的重要一步。我們將把卓越電芯中心的專業性和生產能力與薩爾茨基特工廠相結合,進一步推動電芯的發展,制定新的標準,並將其直接移植到生產過程之中。”

去年9月,雙方已經在薩爾茨基特地區開始了小範圍的試點生產。儘管已經擁有自己的電池生產基地,但從總體來看,大衆依然需要從其他供應商處大量購買電芯。按照大衆平均每輛車50 kWh的電池容量計算,新電芯工廠16 GWh的產能可以滿足32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這一數字與茨維考工廠的產能大致相當。

爲了在歐洲和亞洲實現電氣化計劃,大衆每年需要超過300 GWh的電池。當前,大衆從LG化學、三星、SK Innovation和寧德時代等供應商處購買電芯,以供歐洲和中國市場上銷售的車輛使用。此外,大衆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的電動汽車也在使用來自SK Innovation的電芯。(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4,特斯拉起訴加州工廠所在地 威脅將搬離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由於重啓工廠生產工作的計劃受阻,5月9日,特斯拉起訴其加利福尼亞州工廠所在地地方當局,其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還威脅稱,將其總部和未來的項目從加州搬至得克薩斯州或是內華達州。

(圖片來源:特斯拉官網)

加州阿拉米達縣依然處在封鎖狀態,該地衛生部門表示特斯拉不得重啓工廠。隨後,馬斯克一直在尋求重新開啓這座工廠的生產工作。

在5月9日發表的一篇博文中,特斯拉表示,阿拉米達縣的做法讓特斯拉別無選擇,只能對其發起訴訟,從而保證特斯拉和其員工能夠重返工作崗位。特斯拉表示,他們已經制訂了一個詳細的復工計劃,其中包括對員工進行線上培訓、分隔工作區、體溫篩查、佩戴防護用品以及嚴格的清潔消毒程序等。

特斯拉透露,他們已經將此復工計劃通知了阿拉米達縣衛生部門,但是特斯拉表示,該縣衛生部門官員沒有回覆電話和郵件。阿拉米達縣公共衛生部在5月9日早些時候表示,他們“與特斯拉團隊進行了直接的溝通以及密切的合作”。該部門沒有立即對置評請求做出回應。

5月9日,特斯拉在舊金山聯邦法庭對該縣提起訴訟。特斯拉表示,加州州長已經於5月7日宣佈,該州將允許境內的製造商企業復工,而阿拉米達縣的做法屬於“越權行爲”。特斯拉在訴訟文件中表示,阿拉米達縣的做法違反了聯邦和加州的法律,也違反了加州州長的命令。

阿拉米達縣的停工令預計將持續到5月底,當前只允許必要業務保持運營。該縣表示,他們並不認爲特斯拉屬於核心業務。對於遭到特斯拉起訴一事,該縣官員沒有立即發表評論。

(圖片來源:馬斯克Twitter截圖)

此外,一項直言不諱的馬斯克還在5月9日在Twitter上對阿拉米達縣進行了抱怨,並且威脅稱將離開加州。他在Twitter上表示:“特斯拉是否會保留在費裏蒙特的製造工廠,取決於未來加州政府如何對待特斯拉。”特斯拉位於舊金山灣區的工廠,是該公司位於美國境內唯一的車輛生產工廠。

去年弗裏蒙特工廠生產了將近50萬輛汽車,將如此龐大的工廠搬走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工程。Wedbush分析師Dan Ives預測,搬走這座工廠大約將花費12至18個月的時間。

今年3月,在特斯拉弗裏蒙特工廠是否應該暫停生產這一問題上,馬斯克與加州官員進行了辯論,此前他曾批評稱美國的“居家”令對美國商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風險”,並且這些命令屬於“違憲行爲”。(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5,Karma又推電動汽車平臺將電池置於地板下方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美國技術與超級跑車製造商Karma Automotive發佈了非常靈活的模塊化E-Flex平臺,採用了高效的純電動汽車(BEV)架構(電池置於地板下方)。該新平臺是該公司的五個演示項目之一,旨在通過高度通用型增程電動汽車(EREV)和基於裸底盤(rolling chassis)系統展示Karma的技術發展方向和能力。

(圖片來源:autocarpro.in)

Karma表示,其日常款BEVE-Flex平臺是一個配有80 kWh電池的前輪驅動平臺,配備單電機、地板電池組、以及Karma新款碳化硅(SiC)逆變器電動驅動系統。該公司表示,其設計考慮了緊湊型電動架構,該平臺可實現經濟型電動汽車,低成本性能,且可用於各種消費和商業應用。此類靈活性電動平臺可用於日常轎車、公共交通、共享汽車、最後一英里貨物交付等。

Karma表示,所有的E-Flex平臺都採用了該公司的專有技術、製造和設計服務,爲合作伙伴提供創新型電動出行解決方案。利用E-Flex平臺,汽車製造商能夠優化工程、測試、驗證和打造EREV或BEV平臺的研發成本,更快、更高效地實現產品的電氣化。

日常款BEV平臺以Karma E-Flex平臺爲特色的一系列研發項目中的最新一個平臺。最近,該公司還展示了其他平臺,包括標誌性EREV平臺、用於商用車應用的增程式E-Flex平臺、具備超級跑車架構的高性能平臺,還展示了新款碳化硅(SiC)逆變器等組件。最近,Karma還宣佈將在雙電機Karma E-Flex平臺上,打造其獲獎車型Revero GT的純電動版——Revero GTE。(來源:蓋世汽車 餘秋雲)

 

6,奧迪研發電動汽車充電容器 可15分鐘快充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奧迪(Audi)研發了一款非常有趣的一體化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其中的電池裝在一個配有鷗翼門系統的容器內。由於充電解決方案的選擇並不多,總是有很多公司爲家用、路上使用以及偏遠地區研發不同的充電解決方案,以解決充電基礎設施問題。

(圖片來源:electrek.co)

而奧迪就研發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充電系統,採用的是e-tron車型的電池組和快速充電樁。

每個此類充電容器都配有4個奧迪e-tron二手電池系統,爲三個充電終端(每個提供150kW)總共提供700kW的電量,存儲容量約爲1.0MWh。爲了打造該充電容器,奧迪正與瑞士能源公司ABB合作,而且該解決方案能夠將當地電網的壓力降至最低,尤其是在用電高峯期。

在今年早些時候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inDavos)上,該充電容器被首次使用。在該活動上,奧迪運營了一支e-tron電動SUV車隊運送乘客,而此類車輛就用該系統充電。通過水力發電爲充電容器充電,該支車隊真正實現了零排放和碳中和。

奧迪列出了該充電系統的一些數據:1、有4,500個二次生命鋰離子電池電芯;2、總充電功率爲1,200kW;3、存儲容量爲1,000kWh;4、20個充電點;5、15分鐘快充

該款充電系統讓人聯想到特斯拉的新款移動超級充電樁(Supercharger,由Megapack提供電力),不過包裝更完整。特斯拉的解決方案被用於在旅行高峯期,爲繁忙交通中的Supercharger充電樁提供幫助。(來源:蓋世汽車 餘秋雲)

 

7,雷諾按下“重啓鍵” 全球各生產基地陸續復工

5月11日,據官方消息,雷諾位於法國巴黎的Flins工廠率先復工,成爲雷諾首座恢復生產的整車組裝廠。

這只是開始,雷諾集團正在穩步推進已明確制定的復工計劃,其位於全球的工廠將根據實際情況有序復產復工。

“很高興能夠再次見到我的同事。對我來說,能夠回到工作崗位,確保收入,也是一件好事。”員工Joffrey Renard表示。

在中國市場, 4月14日雷諾集團發佈在華全新戰略,其將重心放在輕型商用車和電動汽車領域的發展路線日益清晰。

未來,雷諾在華電動車業務將通過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和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這兩家合資公司開展。

華晨雷諾金盃經過全新升級改造的塗裝車間

此外,雷諾在華輕型商用車業務將通過華晨雷諾金盃汽車有限公司開展。日前,華晨雷諾金盃經過全新升級改造的塗裝車間已迎來設備進場,預計很快將投入使用。新車間具備年產15萬輛車身的塗裝生產能力,技術與品質對標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最高水平嚴格執行,將承擔未來雷諾輕型商用車以及金盃現有產品的塗裝工作。

相較北美地區,歐洲各國先迎來了疫情拐點,停擺多時的歐美汽車業邁入“復工進行時”。

4月至5月上旬,雷諾位於法國、葡萄牙、西班牙、斯洛文尼亞、摩洛哥、羅馬尼亞、俄羅斯、智利、巴西、哥倫比亞、韓國的多家工廠已陸續啓動。接下來,雷諾在法國還有更多工廠將迎來新一波復工潮,位於阿根廷和印度的工廠也計劃在未來幾周內恢復生產。

相信隨着疫情形勢轉好,復工節奏穩健,雷諾的主戰場歐洲市場將迎來複蘇的曙光。

遵守嚴格的防疫規定,雷諾要求員工測量體溫,佩戴口罩和手套,在裝配線上標註的位置就位,並且按照指示,在工作結束之後用消毒水噴灑工具。井然有序且科學安全的生產爲後續銷售復甦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雷諾在歐亞大陸的銷售網絡已恢復運作,提供在線銷售和送貨上門服務。到下週,雷諾位於歐洲的絕大多數網點都將重新開業開張。奧地利、瑞士、德國和羅馬尼亞等開始銷售的國家已實現訂單回暖,以雷諾Zoe爲代表,銷量數據超越預期。

在法國,雷諾的工程團隊也啓動了即將發佈的車型。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確保重要項目的持續開發一直是一個重要挑戰,包括未來車型的電氣化及合規的排放標準。因此,雷諾正在爲Captur E-TECH Plug-in和Clio E-TECH的生產做準備。近日,Captur E-TECH Plug-in和Clio E-TECH的第一批部件已經分別在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Valladolid)工廠和土耳其的布爾薩(Bursa)工廠完成生產。(來源:騰訊汽車)

 

8,V型回升態勢初現 4月狹義乘用車銷量同比降5.6%

5月11日,乘聯會發布4月全國狹義乘用車產銷數據。

4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爲142.9萬輛,同比下降5.6%。1-4月,全國狹義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444.5萬輛,累計同比下降32.7%。

縱觀1-4月,狹義乘用車月度零售銷量增速分別爲-21%、-79%、-40%、-6%。3月和4月的同比增速拉昇皆達到近40個百分點,體現了疫情下車市銷量V型回升的良好態勢。

乘聯會表示,4月車市V型反轉的背景是行業各環節持續去庫存和購車需求延遲現象明顯。需要看到的是,車市V型反轉的消費基礎仍不牢固。

隨着信貸投放的大幅增量,樓市的漲價預期對消費的干擾仍需關注,謹防存錢-買房-緊消費的惡性循環對車市的不利影響。加之去年6月的國五車型清庫帶來的高基數壓力,個別月份的零售仍有負增長的風險。

崔東樹表示,由於疫情導致消費需求被抑制,之後車市將呈現一定程度的報復性消費態勢。同時,對於海外零部件供應問題,隨着海外市場的逐漸解封,以及國內車企紛紛在國內尋求替代性方案,海外零部件供應問題不會對國內車企生產造成重大影響。

核心提示:

1、4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爲142.9萬輛,同比下降5.6%,呈現V型回升的良好態勢。

2、1-4月,全國狹義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444.5萬輛,累計同比下降32.7%。乘聯會表示,車市消費V型回升的消費基礎不牢固。

3、4月,車企庫存增加2萬輛,經銷商庫存增加了3萬輛。

4、豪華車銷量回暖明顯。4月豪華車銷量同比增長16%,主力合資品牌零售銷量增速下降5%,自主品牌零售銷量下降13%。

4月豪華車市場回暖迅速

4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達142.9萬輛,同比下降5.6%。其中,4月SUV銷量66.1萬輛,同比增長2.2%,是銷量回升最快的車型品類。

1-4月,全國狹義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444.5萬輛,累計同比下降32.7%。相比於2019年,1-4月零售同比減少216萬輛,約佔去年零售總量10個百分點。乘聯會表示,銷量下滑的主因可歸結爲疫情因素和春節偏早因素的雙重影響。

根據乘聯會調查,疫情緩解後的4月,各地經銷店基本恢復正常狀態,銷售與售後的人氣恢復較好,從周度零售數據看,新車零售在4月第二週後基本恢復平穩。

 根據4月生產批發銷量,4月廠家庫存增加2萬輛(自19年5月以來首次廠家庫存增長),經銷商庫存增加3萬輛(自19年12月以來首次渠道庫存增長)。

 乘聯會分析到,由於1-3月經銷商庫存相對偏低,各廠家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彌補回來,復產復工效果突出,因此經銷商終端庫存合理回補。

從車企銷量排行榜看,企業銷量前三甲分別爲一汽-大衆、上汽大衆和上汽通用,前三名保持相對穩定態勢。隨着產銷恢復,市場零售銷量恢復正常水平。但4月主力廠家零售表現與同期排名有較大變化,吉利、長安和長城表現都較爲優秀。其中,長安汽車同比增長74.5%的成績,也讓其站到了第六名的位置。

4月的豪華車市場,體現了迅速回暖的態勢。4月,豪華車銷量同比增長16%,當然,不排除部分車型以價換量,形成降維打壓態勢。整體來看,4月,主力合資品牌零售銷量增速下降5%,自主品牌零售銷量下降13%。

可以看到,車企零售銷量分化現象越加明顯,部分中小車企生存艱難。

新能源市場方面,4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6.4萬輛,同比下降30.0%,環比3月增長14.8%。其中,純電動的批發銷量4.23萬輛,同比下降36%。4月新能源車銷量的自主份額61.4%,合資32.9%。

從車企看,比亞迪和一汽大衆、長安福特新能源車表現很強,蔚來、理想等新勢力表現突出,共同成爲新能源車市重要力量。4月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批發2.7萬輛,同比去年4月增長30%。

5月產銷恢復仍有隱憂

5月,車市已經進入後疫情時代,月度銷量處於正常性季節波動狀態。

而同比減少2個工作日的五月,將不利於產銷恢復。同時,相較於去年,北京車展延期以及新車上市發佈節奏緩慢,也或促使車市回暖也慢於往年。

此外,雖然海外疫情逐步穩定,但全球經濟短期內前景黯淡,加之進口零部件的供給狀態尚未改善,產銷恢復仍有隱憂。5月初陸續反饋的海外工廠復工消息,使更多人對產業鏈恢復持謹慎樂觀態度。

由於2月國內車企對海外零部件有所儲備,及5月以來,海外市場逐步解封。乘聯會表示,海外零部件供應問題,對國內車企影響較小。目前,國內車企也在國內尋找供應鏈配套的調整和產品調整。但一些擁有快速上量車型的車企,由於前期海外零部件儲備不足,或受到海外疫情的部分影響。

事實上,車企之間的競爭本質上是體系能力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目前歐美疫情防護取得一定效果,但持續影響難以短期內消除。乘聯會建議,國內車企需建立供應鏈風險預警、協同製造、產能共享、柔性轉產等體系保障,應有本土化供應鏈的輔助支持措施,同時加大對國際核心供應資源的儲備能力。

此次疫情,也或將爲國內車企完善供應鏈體系提供助推力。

總結:

從4月銷量看,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已出現V型回升態勢。豪華車市場回暖迅速,車企銷量的兩極分化現象也愈加明顯。

而疫情下居民消費基礎的不牢固,也或將使5月產銷恢復面臨隱憂,車企們仍需加大發力,爲5月銷量提供支撐。(來源:網易汽車)

 

9,榮威多款車型集體亮相 上汽榮威新LOGO正式發佈

5月10日,上汽榮威品牌日在線上正式舉辦。活動中榮威全新“獅標”正式公佈,另外,代表未來中高端新能源電動車的“R標”也首次走進觀衆的視野。同時,全新MPV-榮威iM8、全新轎車榮威i6 MAX以及全新轎車ER6也首次正式亮相。

上汽榮威全新R標旗下首款整艙交互5G量產車——榮威MARVEL-R的整車外觀首次公佈。新車採用純電集智設計理念,並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的量產落地。

面對5G浪潮,上汽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已經推出首款5G概念車——榮威Vision-i Concept;並聯合行業巨頭中國移動、華爲、上海國際汽車城,共同打造了全國首個“智慧交通”示範區。而榮威MARVEL-R正是在此背景下孕育出來的上汽前瞻技術的最新落地成果。

L3自動駕駛5G技術 榮威MARVEL-R實車亮相

1.實現L3級自動駕駛 榮威MARVEL-R將首次實現包括:智能喚車、彎道智能減速、交叉路口衝突避免等功能在內的L3級別自動駕駛。

2.最新的智能網聯繫統 同時,榮威MARVEL-R將搭載最新的智能網聯繫統、接入R標專屬創新服務網絡。以此打造科技與溫度並存的未來駕駛體驗,讓用戶從喜愛到信賴。

L3自動駕駛5G技術 榮威MARVEL-R官圖首發

3.“集智”設計理念 榮威MARVEL-R採用“集智”設計理念,以“集成、本質、生命力”三大特質,演繹未來設計的方向。

※超跑SUV比例 新車採用典型超跑SUV比例,高效氣動外形呈現出強大的性能感,極有衝擊力,曲率引擎腰線又爲其增添幾分流暢貫通的精妙之美。

※貫穿式光帶符號

前臉採用“環宇之光”理念,是榮威R標純電家族的標誌性符號,且完整修長的光帶橫向貫穿,兼具DRL功能和流水轉向功能;車尾“箭翎貫穿尾燈”純電集成符號將視覺焦點引向中央LOGO處,展現高度集成的設計風格。

※多處前瞻設計元素

此外,新車還採用集成式矩陣大燈、參數化下格柵、氣動多面體後視鏡、聚能輪轂等前瞻設計,每一個細節都充滿對性能與智能的獨到詮釋。

上汽榮威品牌此次發佈會最重磅的就是榮威雙標戰略的發佈,全新“獅標”將採用數字律動設計理念,而全新“R標”將帶來集智設計理念,榮威全新“獅標”與全新“R標”將發展燃油與電動兩條不同完全不同的產品線,未來上汽榮威品牌的整體戰略也將向着更年輕的方向發展。

新車將採用立體化懸浮展翼格柵、數字化湧現榮麟紋理等設計元素,配合14.1英寸+12.3英寸雙屏組合、20度斜置無線充電模塊等高科技配置,滿足用戶對高情感化、高智能空間的需求。智能方面,榮威RX5 PLUS將搭載最新斑馬智行VENUS系統,提供AI語音自然連續對話、聲音克隆個性化定製、支付寶小程序上車、遠程車家互聯等功能,讓出行體驗更智能便捷。健康方面,榮威RX5 PLUS將配備汽車殺毒空調,打造主動淨化健康艙。此外,新車還將採用上汽全新一代藍芯動力,打造動力性能強勁、舒適性出色的用車體驗。

直播時最開始亮相車型中最吸引人的當屬全新MPV產品iM8,新車的黑色龍鱗造型前格柵顯得十分霸氣,給人極強的視覺衝擊力。這是首款搭載了華爲HUAWEIHiCar技術的榮威車型。

榮威i6 MAX也搭載了全新“獅標”LOGO,新車定位緊湊級轎車,長/寬/高分別爲4472mm/1835mm/1464mm,軸距爲2715mm,榮威i6 MAX將搭載1.5T渦輪增壓發動機。(來源:網易汽車)

10,一汽捋順合資關係,終獲獨立的一汽馬自達下一步要怎麼走?

自2005年3月1日成立於起,一汽馬自達經過15年的發展,目前已在華實現超過150萬輛的銷量業績,爲馬自達這個日系“小衆品牌”在中國的發展中奠定了良好基礎。而在不久前,隨着一汽集團對下屬子公司的一系列新調整,一汽馬自達也再次迎來了發展的新階段。

4月24日,一汽轎車正式對外發布公告,宣佈一汽轎車正式更名爲一汽解放,主營業務也變更爲商用車。

一汽轎車原旗下兩大乘用車品牌一汽奔騰和一汽馬自達全部置出。其中,一汽馬自達將直接由一汽集團直管,而不再隸屬於集團旗下其他子公司,在集團內部實現了與一汽-大衆、一汽豐田等合資公司同級。

同時,汽車頭條APP日前也從一汽集團官方獲悉,此前主管營銷的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大勇調任新成立的馬自達營銷事業部擔任負責人。

從2003年馬自達6推向市場起,憑藉着動感外觀及卓越的操控性,實現了連續10年的熱銷。隨後,一汽馬自達先後又推出了睿翼、馬自達8、馬自達5、CX-7、MX-5等國產和進口車型,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份額。2014年,馬自達品牌B級旗艦車型阿特茲的上市,和隨後轎跑SUV CX-4的亮相,則讓一汽馬自達進入了“新格局”的發展階段。

此外,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一汽馬自達完成了“兩穩兩提高”的三年中期經營規劃目標,爲價值營銷指明階段性方向。面對新的市場形勢,2019年一汽馬自達制定了“兩精兩堅持”綜合價值”向“客戶全生命週期,全價值鏈價值提供的生態價值”進行升級。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新事業部的成立,讓一汽集團進一步捋順與馬自達合資關係的同時,也讓一汽馬自達在未來的壯大注入了新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一汽馬自達的終端售出新車超過1.4萬輛,超額完成了此前制定的銷量目標,市場份額提升爲0.47%,同比提升20.5%。在面臨疫情衝擊的背景下,仍然完成了業績指標。

不過,雖然改爲一汽集團直管,一汽馬自達相比此前劃歸一汽轎車時會得到集團層面的更多支持,對於資源和經營決策方面變得更加自主。但是馬自達品牌對於技術的“執念”,則讓一汽馬自達在後續的發展平添了一層不確定因素。今年2月,迎來百歲生日的馬自達品牌趕在全球汽車市場處於瓶頸期之時,突然宣佈開始“閉關修煉”。

有消息稱,在2023年之前,馬自達將進入產品投放的停滯期。在此期間,馬自達將不會推出全新車型,只會推出一系列的年度款以及小改款車型。事實上,相比於其他主流品牌在近兩年拼命推出全新產品以強化市場地位和份額的表現,馬自達的這一舉動的確使人一頭霧水。

目前,一汽馬自達僅有阿特茲和CX-4兩款車型在售,其中,阿特茲已經上市近7年,產品力相比競品也早已沒有優勢。能否順利挺過2023年前馬自達的這一產品空窗期,也是擺在面前的最大難題。未來,“終獲獨立”的一汽馬自達將會有怎樣的發展,汽車頭條APP也將持續關注。(來源:汽車頭條)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