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王當然說不過李斯,馬上就撤銷了逐客令。在文化方面,李斯還說秦王喜歡聽外國人的音樂,那麼看上去秦王也不排斥外國人。

大家好,我們的小楠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逐客令是什麼?逐客令這件事還跟鄭國渠有關。鄭國渠就是韓國派了個間諜鄭國忽悠了秦王,本來以爲修建水渠勞民傷財,哪知道最後沒有對秦國國力造成多大影響,相反還讓秦國關中地區成了產糧重地。
秦王被忽悠了,當然有點不相信外國人了,加上秦國宗室貴族的推波助瀾。於是,秦王開始驅逐外國人出境,偏偏李斯還拿着楚國的國籍,當然也被算在驅逐的名單裏。李斯當然不甘心被趕走,好不容易來到秦國,好不容易抱住了呂不韋的大腿。現在被趕走了,不是前功盡棄了嗎?
於是李斯馬上做了一篇《諫逐客書》,裏面洋洋灑灑地寫了近千字,寫完後想盡辦法找機會呈了上去。裏面大致寫到,說客和客卿不是間諜。提到了一些著名的人才都是外國人,當國君懂得任用賢才的話,那麼就能成就霸業。最主要的是裏面說到秦昭王就是得到范雎後,才使秦成就偉業的。又反問了秦王,留下這些來自各處的賢才有什麼壞處呢?各地的賢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方法,不好嗎?在文化方面,李斯還說秦王喜歡聽外國人的音樂,那麼看上去秦王也不排斥外國人。秦王有容納之心,那麼爲什麼不能包容外國人呢?
秦王當然說不過李斯,馬上就撤銷了逐客令。從這次事件中,秦王看出李斯是個人才,也就開始重用。李斯最終步步高昇,在秦國一展所學,贏得了權力和地位。
只是成敗也在一瞬間!李斯貪戀權位,習慣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感覺,在沙丘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最終被夷三族!
一代名相,如此結局,令人惋惜,只能說句咎由自取吧!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立即刪除)
喜歡請關注!互粉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