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育,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由此可见,孩子越爱思考、越活泼好动,那么未来就会有更多的成就。而爱思考的孩子,多半小时候不太听话,身上总有些家长口中的“小毛病”,家长别太当回事儿!

长大后有卓越成就的孩子,大多有这些“小毛病”,父母别太当回事

一、喜欢跟家长对着干,还总是出其不意地顶嘴

著名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

父母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早晚要走出舒适圈,如果没有主见,没有独立意识,那么不仅容易找不到好工作,也容易被别人牵着走。爱因斯坦也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孩子总喜欢跟家长对着干,还总是出其不意的顶嘴,是因为孩子拥有了独立意识,他们渴望自己的行为被认可,渴望脱离父母的掌控,这对于未来思想独立、人格独立是非常重要的。

杜书伍曾经说过:“聪明人的优势,主要来自于逻辑推理能力高人一等”。

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好,那么顶嘴就会更厉害。孩子顶嘴的过程,就是大脑飞速运转辩论的过程,通过自己语言表述,对父母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证明逻辑思维能力很强。这种能力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学习与工作,对一件事情能否做出理性正确的判断,逻辑思维能力强会让孩子少走弯路。

二、喜欢拆家、做实验

陆登庭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哪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孩子总喜欢拆家,这瞅瞅那看看,其实是有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表现。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促进潜力的发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会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对未来的职业有设想,也会激发学习的热情,这会让孩子在越来越独立,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变化。

父母鼓励孩子做实验会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培养其动手能力,愿意解决困难找到答案的能力。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科普书,这类书籍上往往会有很多简单、安全的科学实验,既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培养科学思维,同时又在安全放心的情况下锻炼了动手能力。

让孩子不用死记硬背就掌握知识,比如用洗洁精刷盘子上的油,观察洗洁精为什么可以刷掉盘子上的油,用清水会出现什么效果。这和洗洁精的成分有关,它的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当它碰见盘子上的油,会将它们包裹起来,隔离水,变成一个一个小油粒,轻轻松松就被弄走了。既做了实验,又了解到了知识,是帮助孩子学习的好方式。

三、想法总是很奇怪、总是做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小孩子的想法总是稀奇古怪,让人捉摸不透。比如画了一幅乱七八糟的画,你问他是什么呀,他会说是宇宙飞船、是机器人;捏个橡皮泥就说是蜻蜓,是各种东西。虽然在大人的眼里那就是乱糟糟的一团,可是在孩子的眼里似乎真的是宇宙飞船、机器人、蜻蜓等等,是特别美好的世界。

根据心理学家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创造力是高智商孩子的共同特征。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创造潜能,如果家长可以激发孩子潜力,那么会促进他们的大脑发育,提高智商。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孩子在刚出生的一段时期内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可达到95%以上,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想象力越来越弱,10岁以后,只剩个位数。

家长该如何在有限的阶段开拓孩子想象力,要从发现兴趣开始。在平时的陪伴中发现孩子的爱好,多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或者做一些有创造性的活动,比如绘画、做陶瓷、DIY手工,做实验,参观科技博物馆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