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的名女人,像武周皇帝武则天,人丑心不善的贾南风,大清王朝的慈禧太后,这些人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曾经作为太后大权独揽。

其实,“太后”这个称谓,最早的出处却在战国时期,一个叫做宣太后的女人所创。而宣太后的一些事迹,更是令无数人面红耳赤,她曾经讲荤段子赢得了外交战的胜利,在50岁的时候还用美人计稳定了边疆,贡献不可谓不大。

出生楚国的秦国太后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有点类似于中世纪的欧洲,国家林立,战乱不止。各国之间,合纵连横,尔虞我诈,防不胜防。在血缘关系上面,大多数都是你中有我,我中由你。

魏国的公主可能是秦国或者赵国的太后,赵国的皇后可能是齐国或者韩国国君的妹妹。不过,血缘之间的相互纠葛并没有化解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仇恨。

宣太后,楚国人,芈姓,出生于楚国丹阳,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秦国,更成为了秦惠文王的姬妾,称为芈八子,生有儿子嬴稷和嬴则。在秦惠文王死后,惠文王的儿子嬴荡继位,是为秦武王,然而秦武王却是一个不务正业拿皇帝不当回事儿的人,热衷于举鼎这项当时十分时髦的体育运动。终于有一次,秦武王不幸被自己所钟爱的巨鼎所砸死,倒在了自己的人生赛场上。

秦武王一死,秦国的君王之位悬空。由于秦武王没有儿子,就没有了继承人,秦国的王公贵族们,合计着在惠文王的儿子当中,再找一个人出来当君主。这个时候,芈八子抓住了机会,凭借自己兄弟的鼎力相助,她将自己的儿子嬴稷推上了秦国国君的宝座。

由于此时的嬴稷尚未成年,芈八子便按照旧例开始了垂帘听政,并将自己的称谓改成了宣太后。而太后一词也成为皇帝母亲的专有名词。

巧施计谋赢得外交战

在《战国策》有这么一段记载:“宣太后谓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扳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从这段记载里面,就可以看出来宣太后是一个不一般的女人。这件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有一次,楚国国君派出军队攻打韩国,一直围攻了五个月,韩国已经快要支持不下去了。就派出了自己的能言善辩之士尚靳去说服秦国出兵帮忙。

但是要知道此时当权的宣太后原本就是楚国人,从感情上就不大愿意去趟这趟浑水,于是说出了这样的话。这样一来,尚靳只能够红着脸离开了秦国。宣太后就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赢得了一场外交战。

当然了,在楚国围攻韩国一年之后,秦国还是派兵相助韩国了,因为国与国之间最终还是利益为先,感情上的事情并不是对国家最有利。

再施美人计稳定边疆

在嬴稷长大之后,宣太后就将权力交还给了他,自己成为了一个富贵闲人。都说饱暖思淫欲。宣太后作为一个正常的女人,有些生理需要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在那个时期,人们对这样的事情也是见怪不怪了,宣太后豢养了很多面首共自己玩乐,名声还一直传到了国外,成为了国际性的桃色新闻事件。

这个时候,一直侵扰秦国西边的西戎首领义渠王带着自己的人马以贺喜的名义来到了秦国的首都,在这里,他遇到自己一生的死穴宣太后。

很快,寂寞难耐的两个人就双宿双归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宣太后还为义渠王生下了两个儿子。碍于情面,西戎一直与秦国相安无事。

在宣太后五十岁的时候,深感自己时日无多,又觉得义渠王在西边终究是个隐患,就借口自己在咸阳受到了欺负,需要人保护,让义渠王前来“拯救”自己。义渠王听到自己的情人有难,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前来相救。结果被秦军一锅端了,连带西戎所在的势力范围也成为了秦国的领土。这恐怕是历史上最早也是代价最为惨重的“仙人跳”了。

小结

以一个女人在智慧,在波诡云谲的时代里纵横捭阖,宣太后不仅做到了,而且还做得干净利落,比很多男人都要强悍,这也让她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传奇女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