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廟鎮地處銅梁南部,是我區南部門戶重鎮。近年來,大廟鎮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大廟工業園區發展、城鎮提質和鄉村振興工作重點,堅持開放引領、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路徑,努力實現“園區發展新突破、城鎮建設新成績、鄉村振興新進展、民生改善新水平、生態環保新成效、黨的建設新境界”新目標,奮力打造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特色城鎮。

築牢基礎 促進產城融合

日前,記者在大廟工業園區建設現場看到,園區內電力廊道支路、金獅大道延伸段建設均已全面完工,標準化廠房、污水處理廠等項目已顯雛形……

“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今年我們圍繞裝備製造、智能家電和生態農產品加工的產業集聚區定位,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促進園區快速發展。”大廟鎮鎮長賀鑫說。

當天,正值大廟鎮趕場。雖然人多,但整個場鎮卻秩序井然,車輛停放有序。“現在的大廟場鎮,隨時都有保潔工人,環境衛生搞得很好。”在場鎮上居住了10餘年的居民張祥和說。

據瞭解,大廟鎮先後完成了特色商業街綜合整治二期工程、長安老街電力下地綜合整治工程、場鎮二三級管網改造等場鎮提質工程,場鎮功能更加豐富完善。

“大廟工業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再加上場鎮功能不斷完善提升,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大廟產城融合發展。”賀鑫說。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走進大廟鎮雙馬萬頭生豬養殖場,天氣雖然炎熱,場內卻聞不到異味。

雙馬萬頭生豬養殖場實行“豬—沼—糧”生態循環農業模式。豬排出的糞便集中收集處理發酵,所產沼氣供周邊農戶無償使用,沼渣則成爲周邊苗木基地、葡萄園的優質肥料,實現了無害化處理。同時,該養殖場二期工程引進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全自動、標準化、智能化設備,並與今日農業公司合作建立糞污處理有機物加工廠,實現了零排放。

大廟鎮對轄區內23家規模養殖戶分別進行環保約談,督促轄區內2家食品企業改建、新建污水處理池並安裝環保處理設備,對轄區內的6家工業企業進行環保綜合驗收,對境內7公里長的小安溪重點水域實行常態化清漂保潔。同時,啓動了場鎮污水處理廠技改升級工作,完成了場鎮、農民聚居點二三級管網改造,實現了雨污分流。

“在生態保護過程中,我們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落實河長制,生態環保取得了新成效。”大廟鎮黨委委員熊傳倫說。

盤活農業產業

建設美麗鄉村

“一直以來,大廟鎮就是我區蠶桑重點鎮。近年來,我們依託蠶桑產業,助推扶貧攻堅,讓美麗鄉村建設煥發出新的生機。”大廟鎮黨委書記鄭躍潤說,以三品村爲重點,建立了產學研基地,帶動發展了現代蠶桑產業,輻射全鎮10個村,並組建了蠶桑專業合作社服務蠶農。

“目前,我們公司與三品村委會合作,建立起了一個集果桑生態種植、倉儲集散、桑果產品研發、桑果加工、觀光休閒於一體的果桑文化產業示範園。”重慶茁源生態農業發展公司總經理蘇楊說,公司與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度合作,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模式運行。目前,博士後工作站實驗室及工廠化養蠶示範場正在建設中,今年10月底前將投用。

爲幫助農民羣衆脫貧致富,大廟鎮組建的蠶桑專業合作社爲蠶農提供了從蠶種、桑樹苗、蠶具、蠶藥以及蠶繭收購、銷售等一條龍服務,幫助蠶農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具體問題。目前,鎮裏運營的“中國桑椹”電商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引進易田電商大廟服務中心設立服務站11個,愛在龍鄉電商店鋪17個,建立愛在龍鄉線下體驗店11個,生產的桑椹醋、桑椹酒、蠶繭、桑葉等特色產品已上線銷售,“桑椹採摘節”已連續成功舉辦三年。 (記者 陳剛)

記者手記

美麗鄉村建設,傳統產業也大有可爲

在跟隨“在行動”集中採訪報道組來到大廟鎮採訪時,記者感觸最深的是大廟鎮依託蠶桑、養豬等傳統產業,積極幫助羣衆脫貧致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時下,全區各部門、鎮街認真貫徹落實區委部署要求,因地制宜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筆者認爲,如果能在美化環境的同時,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做到發展傳統產業和環境保護並行,讓羣衆的荷包“鼓”起來,美麗鄉村建設的“含金量”就會更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