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從出生到學步再到牙牙學語,邁出的第一腳,喊出的第一聲爸爸媽媽,都能讓父母驚喜不已。其實在寶寶成長髮育的每個階段,他都要掌握一些特定的能力,比如三個月會翻身、六個月會坐、七個月會爬行、一歲左右會走路等等,這些階段就是寶寶成長“敏感期”。想讓寶寶發育的更好,媽媽一定要了解寶寶成長最重要的4個階段。

  味覺發育期(4-7月)

  寶寶生下來就是母乳來餵養,隨着寶寶體型的的增大,母乳已經滿足不了他自身的營養需求了,寶媽開始給他餵養一點奶粉了。在寶寶年齡稍微大一些後,媽媽可以母乳和奶粉相互交叉着餵養,這樣會更加有利於寶寶的發育。讓寶寶接觸下出了母乳以外的其他口味,長大後以後不容易挑食。

  動作發育期(12個月左右)

  從抬頭-翻身-會坐-會爬-會走,寶寶的動作發育基本上是這個順序,在一歲左右,寶寶大動作會更加的多了。在孩子大一些媽媽可以帶他去室內兒童遊樂場,可以鍛鍊他的肢體動作了,寶寶會開始把一些動作組合到一塊了,行動會越來越熟練、連貫了。帶娃出行,寶媽可要注意給他帶上奶粉,運動會消耗他大量的能量,因爲肚子餓而讓他哭鬧可就不好了。

  咀嚼發育期(6-11月)

  寶寶6個月以後可以讓他喫些輔食了,這個時候可以讓寶寶學習咀嚼。要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的話,食物不能做的太精細,不能一直喫泥狀的食物。寶寶喫細軟食物到較硬的食物,這個時間段是很短的。爸爸媽媽要有科學的、有步驟的給他添加輔食。

  視覺發育期(3-12月)

  剛出生的寶寶都是“近視眼”,視野裏的人們都是模糊的,太遠的也看不清。隨着寶寶年齡的增長,眼睛也就會看的更清、更遠了。爸爸媽媽會發現,自家的寶寶有時候會目不轉睛的盯着自己看,這是因爲他的眼睛可以聚焦了,分的清色彩了。媽媽要鍛鍊寶寶的視覺能力,可以拿一個玩偶或者帶點顏色的玩具在他面前晃悠。

  所有的爸爸媽媽都希望給自家寶寶最好的照顧,但是寶寶會有自己成長髮育的階段,這些階段肯定會有磕磕絆絆的,父母不要因爲心疼寶寶就一直把他給摟在懷裏。爲了自家寶寶能健康發展,爸爸媽媽要了解一下上這4條寶寶發育時的敏感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