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男,中共党员,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程玉华教授。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社会网络观点动力学。获得两次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两次学业一等奖学金。目前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等控制领域国际高水平期刊共发表SCI论文16篇。在IFAC、中国自动化大会等国际和国内会议发表论文10篇。

硕博连读以来,石磊在研究领域内从入门到精通,一路披荆斩棘,坚持不懈,在立志科研的梦想道路上,步履不停。

信心,为科研启航

常言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丰硕成果背后,石磊也遇到过重重考验,经历过初入的迷茫。

石磊进入程玉华教授的团队后,程老师让他从事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的研究领域。由于自身跨专业的背景和领域内多样的研究方向,石磊一时不知从何入手,他疯狂查找资料、查阅文献,以更好地了解课题的理论基础和相关实验操作。他每天“三点一线”,往返于实验室、图书馆和寝室,脑子里随时随地都在想课题理论和实验设计。尽管如此,还是经历了数次失败的理论推导,这使他非常沮丧。他谈到,“研究生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顺利,觉得与同届硕博连读的同学相比差了一大截,学习中的巨大落差让我感到焦虑和迷茫,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了解到石磊的困境后,团队里的邵晋梁副教授建议他从异步包围控制这个研究问题入手,再逐渐深入了解整个研究领域。在邵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石磊开始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使用线性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解决了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异步包围控制问题,最终成功发表了第一篇SCI论文《Asynchronous containment control for discrete-time second-orde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第一篇文章的录取激起了石磊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领域的兴趣,也给了他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随后一年,石磊继续深入,并将多篇研究结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Cybernetics-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等国际高水平SCI期刊上。

交流,为科研护航

想要深入进行研究,开阔眼界必不可少。学校非常注重学术和国际化交流,有着优质且丰富的资源,2018年6月,在网络系统控制领域享有盛誉的Wei Xing Zheng教授的邀请下,石磊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术访问。访问期间,他积极地参加课题组学术研讨会,广泛认识专业领域内的前辈和年轻老师,深度了解当前学科研究热点和优秀科研成果。

与各国学者们的交流让他更加坚定地认为,“交流产生思想,碰撞产生火花。如果说思考是创新的大脑,那么交流是创新的血管,源源不断地为思考输送营养和动力。国际化的交流更是必不可少。”

这段国际访问经历也让他有了新的研究方向:社会网络观点动力学。在与社会网络演化动力学领域的老师交流后,石磊发现现有社会网络观点动力学结果大多数只考虑了个体之间的信任关系,而真实社会网络中个体之间往往既有信任又有不信任。这个发现给了石磊很大的启发:是否可以利用信任-不信任社会网络上的观点动力学解释社会网络中的一致性、极化、分群等现象呢?

有了设想只是一个开始,在研究初期他经常感到迷茫。正巧遇到邵晋梁副教授来到Wei Xing Zheng教授课题组进行访问,他趁此机会和邵老师进行深入探讨。邵老师建议他抛开专业背景,专攻文章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邵老师敏锐的学术眼光再一次给了石磊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方向。在语言润色方面,Wei Xing Zheng教授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还建议石磊将首次提出的一类矩阵定义为超随机矩阵,这个建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文章的质量。

石磊说:“在Zheng教授和邓教授的指引和帮助下,加深了我对课题论文的认识与掌握,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收获良多。”经过半年的理论推导和仿真模拟,石磊终于得到相应的动力学结果,并成功在控制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和《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上发表论文。

坚持,为科研远航

石磊不认为自己的成绩来源于高于他人的天赋,他更相信努力就有回报。他的博士生导师程玉华教授常说,科研是一场马拉松,的确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有些时候,要想清楚一个课题中的某个问题,往往都需要一整天、一周甚至一个月,更别说一个完整的课题。因此,科研中遇到的最大的敌人,不是困难的课题,而是自己。

石磊没有因科研实力的差距轻言放弃,他坚持关注相关领域的一区期刊论文,学会从这些优质的文献中补充学科知识、拓宽思想。为了保持清醒的学术头脑,不断丰富自己的科研知识,为论文写作奠定坚实基础,石磊还长期坚持参加中国IFAC、中国控制会议、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等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以报告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与同行切磋。

关于未来,石磊向往能够为祖国的科研做一份贡献。他说,能不能拥有一颗平常心,克服迎面而来的许多困难,坚持把马拉松跑完,是做出课题的关键。在博士新阶段的石磊,也正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戒骄、戒躁,争取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不断思考和磨炼之中,得到更好的成果和突破,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学长寄语

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在学校的时间,尽早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尽早准备研究领域。科研的道路没有捷径,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要相信所有的努力终会开花结果。要保持自信,唯有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是不能急于求成。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仍需砥砺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