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山的第一天(D1),我們要從卡卡溝口出發,路過長,全程16km,路很好走,坡度不大。我們是五月初去的,沒趕上風景最美的時候。嚮導說我們來早了,晚來幾天,山中的杜鵑花就開了,紅葉相襯,色彩斑斕。
長海子狹長碧綠,沒有棧道,人煙罕至,與兩邊五彩的山林構成了一副美麗的山水畫。我在馬上與她合了一張影。
這一天(D2),要從長海子露營地翻越埡口到達草海/魚海子,路程不遠,但山坡坡度很大,我騎在馬兒身上,隨時都有一種要仰下去的感覺。
在七藏溝還有一個令我印象不太好的事情,就是營地的垃圾太多了!我那時經常逛驢友論壇,常常看到大家倡議:帶走風景,只留下腳印。
我是@素人遠兮,在職中醫鍼灸醫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文章由本人原創,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轉發、點贊、評論!謝謝讚賞!
說起藏區,我們的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出高山雪原、無人區、轉山朝拜等景象。
藏區,一度在我心中充滿着神祕的色彩,是我心中必刷的旅行目的地之一。
甚至,我結婚的時候,都沒選擇去繁華熱門的旅遊勝地度蜜月,而是直接拉着老公,跑去了川藏地區。
九寨溝是大家比較熟知的著名旅遊景點,九寨溝的美宛如童話,穿透人心,令人流連忘返。經典神話劇《西遊記》中,師徒四人走過的瀑布,就攝於九寨溝的珍珠瀑布。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毗鄰九寨溝,還有一個未開發的世外桃源——七藏溝。
我當時查到七藏溝的攻略,毫不猶豫決定去這裏。
七藏溝,位於四川省西北、川主寺鎮北部,毗鄰黃龍機場。在著名的黃龍景區和九寨溝景區的後山部分。

我選擇去七藏溝的主要原因,是喜歡它的原始和安詳,沒有絲毫人爲開發的痕跡,保留了最原始的壯美與秀麗。

遊玩七藏溝主要靠徒步或者騎馬,大概需要五六天的時間。考慮到自己的體力,我們選擇僱傭了當地的嚮導和馬。
爲了省錢,我們沒選直飛。而是先飛重慶,在重慶玩了兩天,坐動車到成都,從成都坐大巴到川主寺。
在成都到川主寺的路上,我們途徑了曾經的震區。那時是地震過後的第三年,我們算是事後看到了災後重建的當地現狀。一路上,看到被堰塞湖泄洪而淹沒的房屋,因爲塌方被壓住的轎車,因爲道路損壞嚴重被迫重開的新的山路......

路過汶川時,我老公問我,要不要去看看。我想了想,還是算了,那樣的慘烈,即便是事後,我也覺得無法想象和麪對。想起地震發生時的那些報道和畫面,仍覺沉痛。

看着路過的村鎮重新建好的一排排紅色的房屋,我忍不住想象,住在屋裏的人,他們都經歷過什麼......
逝者已矣,生者當自強。我想,用最好的面貌投入新的生活,纔是對逝去之人最好的紀念吧!
車輪總是向前走,不久就帶着我們爬上了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坡,被雪覆蓋的山林闖入眼簾,沖淡了沉重的心情,離目的地越來越近了!

到達川主寺嚮導家時,已近傍晚。我們直接住在嚮導家,喫了人生中最貴的牛肉餡包子,跟狗不理包子差不多大,但是價格是狗不理的10倍。肚子餓,貴也得喫啊!
這讓我懷念起在甘肅桑科草原喫的羊肉包子了,又便宜,又好喫!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跟着嚮導出發啦!兩位嚮導,加我們倆一共四個人,算上行李,按說5-6匹馬就夠了。但是,我們隊伍裏得有10來匹,還有小馬駒。

嚮導解釋說,多得馬不跟你們算費用。馬兒要去山裏放牧喫草,小馬駒的媽媽去,小馬駒當然也得跟着啦。
哈哈,好的,我沒意見,還挺喜歡!

雖然沒有見到最美的景色,但在叢林中穿越,行在藍天白雲之下,看着山巒起伏,心情驟然放鬆下來,安靜地想在這裏住下了!

長海子,原圖找不到了
騎着馬兒一路顛着,也沒感到什麼高原反應,心裏還挺慶幸。結果,到了露營地,下馬不一會兒,眩暈噁心的感覺就來了!晚飯都喫不下去,喝的抗高反的藥也全吐了,嚇得嚮導一個勁兒的勸我們返程。
我哪是那種知難而退的人啊,跨越千里來到這裏,這麼兩下就讓我打退堂鼓,那可不行!
我站起來,慢慢在灌木叢中行走,眺望遠方的雪山,還有山腳下優哉遊哉喫草的馬兒,大口大口深呼吸,一邊還自己唸叨:遠子不怕高原反應,我一定可以的!

別說,還真管用,過了大概半個多小時,不適的感覺輕多了!
雖然之前也有過戶外徒步經歷,但是正兒八經在荒無人煙的野外紮營確實是第一次。整個露營地,就我們四個人和這些馬兒,晚上我還是有點害怕的。

營地,白色是嚮導帳篷,黃色是我們的帳篷
山林中的黑,如果月亮不露面,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小山風一刮,好嘛,各種聯想都來了!
一夜淺眠,好不容易捱到了早上。喫過早飯,繼續出發。

凌晨霧中山
幸好之前騎過馬,掌握竅門後也沒那麼難,就是感覺馬兒挺不容易的。
那個埡口大概海拔4200米左右。

翻上埡口,視野豁然開朗,遠處雪山綿延不絕,大氣磅礴。感覺人類真的很渺小,于山林而言,不過一粒塵埃,生命的生存與消逝,僅一瞬爾。
下山的路要順暢多了,馬兒的腳步也輕快起來。跑在前面的嚮導,時不時的要喊山,怕我們跑岔道。

自己的心情也隨着馬兒的奔跑,變得越發雀躍起來。
今天的露營地是魚海子,紮營之後,就迎來一波冰雹。高原的天氣變化非常快,風雲莫測大概是形容這種天氣的。
冰雹來地快,走地也快。快得相機剛拿出來,它就停了。

晚上品嚐到了嚮導的拿手好飯,鍋巴米飯。配上帶來的牛肉燉土豆,荒郊野外,味蕾爆炸,好奢侈的感覺。
還碰到了採蟲草的當地藏民,剛剛採下的蟲草溼溼的,價格比外面便宜好多,我們買了一點。
進山第三天,我們去了紅星海子,紅星海子地處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像一顆明珠一樣,嵌在雪山的脖頸上,覆蓋着積雪的山頂觸手可及。

紅星海子,嚮導沒跟我們去,給我們指了一條路,我們自己上去了。從露營地到紅星海子需要翻越4000米左右的埡口,在高原上爬山,對體力是個非常大的挑戰。
上山的過程喘得很厲害,感覺心臟都要從喉嚨口蹦出來一樣。有幾個地方坡度很大,又很滑,上下都要小心一些。

翻過埡口,再走一段,就看到紅星海子了。海子旁邊掛着藏族的經幡,祈福用的。幾乎在每個藏族的海子旁邊都能看到這樣的經幡。
海子的面積不大,距離山頂非常近。我倆累壞了,一屁股坐在岸邊,享受着我倆獨有的二人世界。那時候去的人不多,從進山到出山,沒遇到別的驢友。

仰望天空,雲彩就在頭頂慢慢飄過,遮住陽光,在湖面留下自己的影子,一大朵一大朵的。偶爾路過一片烏雲,嘩嘩譁下一陣小雨,又噗噗噗來一陣冰雹。
在湖邊的一個多小時裏,我們不斷地經歷晴天、陰天、雨天、冰雹,總想着多呆一會兒,看看這天氣還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沒有信號、沒有人羣,不必爲雜事煩擾,只需要安安靜靜地待著,將自己融入到這份靜謐之中,這個過程真的很治癒。

不捨也要離開,給心靈充電之後,要用更好的心態面對生活,這是我喜愛山林的緣由。
走到山下,又遇到一波密集的冰雹,砸地眼睛都睜不開。想着用相機錄一段,剛從揹包摸到,冰雹又停了,我拿着相機愣了一會兒,哭笑不得。

七藏溝的行程就在印象深刻的變幻莫測的天氣中結束了。
儘管過了十年,七藏溝的很多情景依然留在我的記憶裏,每當我的電量被生活消耗沒的時候,就會去記憶裏把這些曾經走過的地方翻出來,給不能遠足的自己充充電。
我常常在想,去旅行的人和網上響應倡議的人真的不是一波人嗎?
看着那些垃圾,我問嚮導,有人來清理嗎?嚮導說,很難,路太遠了。會有人過一段時間來清理一次,但是遠不及來的人扔垃圾的速度。

所以,據說現在的露營地有人收費了。
如果人總是不自覺,必然會有人用一定的辦法讓你自覺。如果,你不能管理自己,那麼必然把管理自己的權力交給別人。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清楚自己的責任,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不需要做多大的貢獻,只需要隨手帶走自己的垃圾就好。
現在去,好像也有木屋了,有當地人在裏面建造了驛站,供揹包客住宿,連裝備都可從簡了。
只要帶上11路和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就可以出發啦。
最佳時間
每年5月中旬至10月中旬。
5-6月中旬,杜鵑花開,山花爛漫。
6-8月中旬,進入雨季,空氣清新,透明度高,極目遠眺,山色一覽無餘。
9-10月中旬,秋色如金,映着山頂白雪,如厚重的油畫,層次分明。

到達線路
最常規的線路:
成都—汶川—松潘—川主寺
備選線路:
廣元—平武—黃龍—川主寺
西安—漢中—文縣—九寨溝縣—川主寺
甘肅—甘南—若爾蓋—川主寺
穿越線路
D1:成都集合
D2:成都-318km-川主寺-卡卡溝口營地
D3:卡卡溝口-20km-長海子
D4:長海子-3km-長海埡口-4km-阿翁溝-6km-魚海子
D5:魚海子營地-草海-8km-紅星海-8km-草海-魚海子
D6:魚海子營地-3km-藏族牧場-10km-阿翁溝口-17km-松潘-140km茂縣
D7:茂縣-40km-汶川-134km-成都

我是@素人遠兮,在職中醫鍼灸醫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文章由本人原創,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轉發、點贊、評論!謝謝讚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