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202.26萬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1.4個百分點。4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202.26萬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1.4個百分點。

  原標題:4月居民存款減少8000億,都去了哪裏?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5月11日,人民銀行公佈2020年4月金融統計數據、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及增量數據。

  數據顯示,4月末,M1、M2增速雙雙保持上升趨勢。其中,廣義貨幣(M2)餘額209.35萬億元,同比增長11.1%;狹義貨幣(M1)餘額57.02萬億元,同比增長5.5%。

  4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202.26萬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1.4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不過,分結構看,住戶存款減少7996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17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529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8571億元。

  也就是說,傳說中的“報復性”存款並沒有出現,居民部門不僅存款大減近8000億元,消費貸新增也同比翻倍。

  那麼,居民存款去哪兒了呢?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指出,住戶存款大降7996億元,與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8571億元是股市上行階段的存款遷移現象(即居民存款轉移到了股市)。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17萬億元則由大量企業獲信貸資金後轉化而來。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10年間每年4月居民存款都同比下降,這也似乎成爲一個“規律”。

  M2同比增長爲11.1%,增速創近三年新高

  具體來看,4月末,M2餘額209.35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個和2.6個百分點;M1餘額57.02萬億元,同比增長5.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2.6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8.15萬億元,同比增長10.2%。當月淨回籠現金1537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M2增速創了2017年1月以來的最高紀錄;M1增速創了2018年7月以來的最高紀錄。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衝擊,央行全面加強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持續投放基礎貨幣,降準釋放中長期資金,把握公開市場操作節奏和力度,推動廣義貨幣M2和狹義貨幣M1同步增長。

  他進一步補充道:“另外,本月貨幣乘數6.55繼續維持在歷史高位附近;財政存款受減稅降費影響,本月新增529億元,同比少增4818億元;外匯佔款21.2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少增170億元和457億元,財政、外匯等擾動因素降低,以及貨幣乘數對基礎貨幣的派生效用持續增強共同助力了M2增加。”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認爲,M2增速反彈,一方面表明前期貨幣政策的偏松調節正在發揮作用,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從疫情衝擊中儘快恢復的效果開始顯現;另一方面金融數據往往領先於實體經濟數據,M2增速的率先反彈也表明中國經濟在經歷了一季度的快速探底之後,具備從二季度開始持續反彈的堅實基礎。

  此外,4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爲265.22萬億元,同比增長12%;4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3.0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2萬億元。

  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62萬億元,同比多增7506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增加910億元,同比多增1240億元;委託貸款減少579億元,同比少減618億元;信託貸款增加23億元,同比少增106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577億元,同比多增934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9015億元,同比多5066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3357億元,同比少1076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315億元,同比多53億元。

  陳冀分析,在宏觀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引導和刺激下,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在4月持續恢復。4月社融總量3.09萬億,高於近兩年同期。社融增速的反彈,一定程度代表了實體部門信用擴張的意願。從目前數據反映的情況而言,國內經濟恢復情況雖未100%走向正軌,但趨勢是積極樂觀的,宏觀政策的落地效果也很顯著。

  4月末存款餘額202.26萬億,同比增長9.9%

  值得一提的是,4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207.59萬億元,同比增長9.7%。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202.26萬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1.4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4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1.27萬億元,同比多增1.01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7996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17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529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8571億元。4月末,外幣存款餘額7545億美元,同比下降1.7%。當月外幣存款減少110億美元,同比多減93億美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陳冀看來,4月末,存款的整體變化特徵已由M2增速所體現。而結構上,住戶存款大幅減少7996億,與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8571億是股市上行階段的存款遷移現象。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17萬億則由大量企業獲得信貸資金後轉化而來。

  與此相對應的貸款方面,4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167.79萬億元,同比增長12.9%。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161.91萬億元,同比增長13.1%,增速比上月末高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4個百分點。

  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7萬億元,同比多增6818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66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28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389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956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6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547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910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404億元。

  “貸款需求回升,反映經濟活動開始改善。”溫彬表示,4月央行持續引導金融機構下調LPR推動企業融資成本降低,提高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金融機構應貸盡貸、應貸快貸,持續增加抗疫企業、中小微企業,製造業、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中長期貸款,促進了企業貸款和居民貸款溫和修復。

  記者|邊萬莉

責任編輯:鄭亞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