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6年,常书鸿在塞纳河边的地摊上,看到了敦煌的画册,一时间,他被那惊人的艺术震撼,心里随即诞生一个念头”我要到敦煌去“回到家,常书鸿将此事告诉妻子,得到的是很明确的反对声,当时的敦煌,黄沙遍地,什么也没有,到那里去,完全是吃苦,过惯了巴黎生活的陈芝秀,并不愿意离开法国,奈何常书鸿去意已决,他提前回了中国,爱情毕竟还是一种良药,陈芝秀虽然无奈,还是答应丈夫会随她一起去。初到敦煌,陈芝秀就变得忧郁,丈夫整日的忙于工作,少了对她的照顾,而且因为当地环境原因,孩子也受不到很好的教育,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她心里失望,对于敦煌的不满日益增加,两年后,所里调来一个叫做赵忠清的人,他是被上面安排来敦煌,内心对于敦煌,一点也不感冒,认识了陈芝秀后,两人说的话多了,他们最终产生了感情,1945年,陈芝秀向常书鸿提出要去兰州看病,还让赵忠清陪同的话,常书鸿一点也没有忧郁,还嘱咐赵忠清一低昂要好好照顾陈芝秀。

人生在世,随着各自接受着不同的教育,经历着不同的故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对生活的选择,很多人想法不一样,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人这一辈子,爱情,家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位置,有爱才有家,有家才有亲情,孩子,人生的不如意总是会不期而至,因为诸多生活中的琐事,很多在外人看来和谐美满的家庭,总是会猝不及防的发生变故,民国时期,就有这么一对才子佳人的结合,最终却是将婚姻走向崩塌。

1904年,常书鸿出生在杭州,年少的他喜欢诗文古画,可是在家里的教习下,他最终选择了工科学校,1923年,常书鸿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因为他表现良好,他被留校担任教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自己的恋人,陈芝秀。

陈芝秀是常书鸿小姑的继女,两人初次见面,就是在常书鸿的家里,他们一见钟情,感情也是进步的很快,不久就成为恋人,两家还订下了婚约,在别人的眼里,两人的结合那完全就是才子佳人,最是合适不过,婚后,两人前往巴黎深造,两人都是有志的年轻人,他们很快在巴黎闯出自己的小小名声,在这期间,两人的大女儿常莎娜也出生了。

1936年,常书鸿在塞纳河边的地摊上,看到了敦煌的画册,一时间,他被那惊人的艺术震撼,心里随即诞生一个念头”我要到敦煌去“回到家,常书鸿将此事告诉妻子,得到的是很明确的反对声,当时的敦煌,黄沙遍地,什么也没有,到那里去,完全是吃苦,过惯了巴黎生活的陈芝秀,并不愿意离开法国,奈何常书鸿去意已决,他提前回了中国,爱情毕竟还是一种良药,陈芝秀虽然无奈,还是答应丈夫会随她一起去。

一年多以后,陈芝秀回到了中国,因为抗战的爆发,常书鸿前往敦煌一事只能先搁浅下来,两人在重庆生活期间,生育了一个儿子常嘉陵,1943年,常书鸿被任命为敦煌研究所所长,那一刻,他心潮澎湃,带着一家人,立刻踏上前往敦煌的路。

初到敦煌,陈芝秀就变得忧郁,丈夫整日的忙于工作,少了对她的照顾,而且因为当地环境原因,孩子也受不到很好的教育,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她心里失望,对于敦煌的不满日益增加,两年后,所里调来一个叫做赵忠清的人,他是被上面安排来敦煌,内心对于敦煌,一点也不感冒,认识了陈芝秀后,两人说的话多了,他们最终产生了感情,1945年,陈芝秀向常书鸿提出要去兰州看病,还让赵忠清陪同的话,常书鸿一点也没有忧郁,还嘱咐赵忠清一低昂要好好照顾陈芝秀。

就这样,两人婚后20年,陈芝秀抛弃了家,抛弃了爱和孩子,与赵忠清离开了,到了兰州她立刻发表声明,与常书鸿断绝关系,之后,她嫁给了赵忠清,这一次的结婚,并没有给陈芝秀带来好日子,赵忠清因为之前的斑斑劣迹被捕入狱,而陈芝秀作为家属也是吃遍了苦头,不久,赵忠清病逝,陈芝秀又改嫁给一工人,生活十分窘迫,为了活着,她不得不给别人洗衣,当佣人。

后来,当陈芝秀得知自己的儿子在杭州时,她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当时她离开时,她的儿子才几岁,如今思念之情浓厚,陈芝秀十分想见儿子一面,可是她的儿子常嘉陵却说,自己没有妈妈,与她绝不相认,晚年两人走在大街上遇见,也是形同路人,常嘉陵也没有追上去相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