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小转弯全断面硬岩掘进机,中铁装备集团还正在生产一种硬岩大型盾构机,专门用来掘进岩石地层。通过徐工、中联重科和中铁装备的物联网数据平台,联网全国各地的机械装备,我们可以发现全国各地的重大项目已全面复工,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眼下,为了追赶全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各地的重大项目大批上马,所以这些工程机械装备的订单都排满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5月10日是第四个中国品牌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去年举办的中国品牌强国盛典上榜品牌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品牌企业在这次疫情当中凸显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全球制造业因疫情而按下“暂停键”的时候,一些品牌企业却依然订单火爆,一机难求。

徐工打造世界领先智能化转台生产线

一个人能干 36 个人的活

△央视财经《 经济半小时 》栏目视频

5月6日,“五一”小长假刚刚结束,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客户接待大厅里,一大早就有不少客户早早来到这里,催问订单发货情况。但眼下一机难求、排队等车的火爆,出乎客户的预料。为了尽快拿到产品,他们每天都要来接待大厅打听生产、发货情况。

客户接待大厅

不仅国内市场火爆,国外销售市场也在逐步回暖升温。

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总经理 王万才:目前非常火爆,大部分型号的产品,都已经脱销了。比去年的同期,要高出近50%。去年单日高峰期的发车在80台左右,今年前几天的单日发车达到120台。

和俄罗斯客户视频连线

今年一季度,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出口较去年同期下滑超过了5%,但徐工集团却逆势增长,一季度累计出口各类工程机械设备超过4000台,金额达2.8亿美元。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实现了超过30%的增长。

徐工的成套化工程机械设备

在徐工,一台大吨位起重机,通常零部件就要上万个,涉及上千家零配件供应企业。疫情期间,很多配套企业都停产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徐工第一时间捐赠口罩、提前支付货款,还联合当地有关银行,发行江苏首单3亿元“疫情防控债”,全部用于上下游合作配套企业的复工复产。

徐工起重机生产

与此同时,徐工还打造了世界领先的智能化转台生产线,所有的机器手只需一个人操作就可以全部完成。在徐工的起重机智能工厂,原来一条至少需要36名焊接工的生产线,现在只需一名工人,做一些正常的运营维护就可以。从复工复产到现在,这条焊接线,已经生产起重机的转台5000多个,更重要的是,全部采用机器人焊接,一次性焊接合格率在100%。

智能化转台生产线

目前徐工的大吨位起重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装备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1年一季度。而徐工一家企业,仅仅在徐州就拉动了600多家供应商,解决了4万人就业。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陆川

我国世界首台矿用小转弯全断面硬岩掘进机成功下线

核心部件国产化获重大突破!

△央视财经《 经济半小时 》栏目视频

大连

2020年5月6日,大连地铁五号线海底施工盾构机穿越第三大溶洞群,进入板岩地质施工,这也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了盾构下穿海域岩溶地质这一“世界性难题”。

盾构机穿越第三大溶洞群进入板岩地质施工

跨海大盾构隧道下穿大连梭鱼湾海域,全长2882米,隧道穿越溶洞多、岩石强度高、隧道埋深大、水压高,海域周边环境极其复杂,大盾构下穿铁路、军港码头、航道等重要建筑物及军事设施,施工难度极大。

盾构机操作室

施工现场的盾构机,是由中铁大连地铁5号线跨海大盾构项目部与中铁装备,为海底隧道专门量身打造的一台盾构机,整个盾构机开挖的直径是12.26米、总长189米、总重3300多吨。目前盾构机每天推进的速度是3到4米,已经顺利掘进完成1520米。

盾构机

盾构机被称作“工程机械之王”,其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下施工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西方盾构机技术发展已超百年时,中国还没有一台自己生产的盾构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研发,中国盾构技术渐渐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不仅满足90%的国内市场需求,同时开拓了国际市场,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1/3。

盾构机

2020年5月10日,世界首台矿用小转弯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在中国中铁装备集团盾构总装车间下线,并即将应用于四季春煤矿的夯道建设。掘进机的直径是4.33米,最小转弯半径仅为40米。

世界首台矿用小转弯全断面硬岩掘进机

除了小转弯全断面硬岩掘进机,中铁装备集团还正在生产一种硬岩大型盾构机,专门用来掘进岩石地层。这种盾构机直径达11米,大概有四层楼高,长度145米,重量达到2300吨。即将出口澳大利亚的盾构机,按计划6月中旬就要交付。为了如期交付,技术人员不分昼夜全力推进。

加紧生产中的硬岩大型盾构机

自从2月10号,中铁装备就按下了复工复产“快进键”。全国18个生产基地也全面恢复生产,共有166台盾构机、50台隧道专用设备投入生产。

中国中铁装备集团

而另一个好消息是,中铁工程装备联合洛阳轴承、郑州机械研究所研制的国产主轴承1万小时测试结果令人满意。主轴承,是盾构机的“心脏”,其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测试结果表明国产主轴承已具备替换进口的主轴承要求,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

国产主轴承

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多个重大项目年初开工,带动盾构机的订单增长,2020年1-3月份中国中铁装备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2.37%,同时也带动了国内18个生产制造基地的生产制造。

中国中铁装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顺辉

中联重科海内外销售逆势而上 订单甚至排到了明年的上半年!

△央视财经《 经济半小时 》栏目视频

5月4日,中联重科产品发货现场,一批新生产出厂的28台起重机,正整装待发,即将发往全国,还有一批25吨和55吨的汽车起重机即将发往国外。这家公司目前已 100%复工,订单已经排到了下半年,有的大吨位起重机订单,甚至排到了明年的上半年,其中20%以上的订单来自海外。

中联重科起重机

2020年4月29日,中联重科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3月开始,随着基建建设项目大面积复工,工程起重机、土方机械等各类产品销售市场日趋火爆。一季度,中联重科还开展了40多场直播,吸引了近30万人次在线观看互动,在短短39分钟里,产品订购量就超过了2000台。

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公司

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中联重科总共交付了52台大吨位起重机,创下了历史新高。如此高的产能,也带动了多家原配料和零部件企业的增长。公司所需采购的2万多种零部件,涉及供应商300多家。

零部件

半小时观察

一台起重机或是一台盾构机,都可以带动上千家的零配件配套企业,这是中国品牌的力量,更是中国制造的最强音。复工复产,最重要的就是上下游联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通过徐工、中联重科和中铁装备的物联网数据平台,联网全国各地的机械装备,我们可以发现全国各地的重大项目已全面复工,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眼下,为了追赶全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各地的重大项目大批上马,所以这些工程机械装备的订单都排满了。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这些装备制造企业一边忙生产,一边在做技术创新。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克服了危才是机。这次疫情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但同时也给中国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一次全新的机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