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時趙奢的意圖只有少數幾人知道,連大部分趙軍將士都被隱瞞,何況被算計的秦國間諜,因此秦軍對趙軍放鬆警惕,這種情況與三國時期,周瑜利用蔣幹假傳消息的形勢差不多。數萬將士不乏熱血之士,有位將領不明白趙奢的戰略意圖,來了個冒死直諫,結果被軍法處斬,這件事不僅讓軍心大定,也讓秦軍更加搞不清楚趙軍的意圖。

大家好,我們的豫西八大碗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自從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經過幾代君王的奮發圖強,國力逐漸稱霸於諸侯,被關東六國視爲虎狼之國。
在白起、司馬錯等名將的帶領下,秦軍逢戰必勝,殺敵無數,令六國膽魄心寒,楚、韓、魏、趙四個鄰居被打得抬不起頭。
然而,有一場戰爭讓關東六國看到了希望,打破了秦軍不敗的神話,這便是馬服君趙奢指揮的閼與之戰。
當時秦軍對趙軍的動向早就有探查,因此從關中發兵時便分爲兩路,一路圍困閼與,一路進入中原重地武安,相互構成掎角之勢,可以防備趙軍大舉來攻。
但是,趙奢並非魯莽之人,在出戰之前就對雙方的優勢和劣勢進行過分析,救援閼與可謂路途坎坷,行軍艱難。
此時的秦軍,一方面在閼與地區佈置口袋,待趙軍鑽進來就將其圍殲;一方面則加速向武安進軍,企圖揮師到趙軍背後,來個兩面夾擊。
對於這一切,趙奢早已看穿,因此率軍出邯鄲城三十公里便安營紮寨,故意做出毫無進取,畏懼秦軍的姿態。
爲了隱藏自己的作戰策略,趙奢不顧閼與的困境和軍中將士的的心情,下達了一道匪夷所思的軍令,“有敢於談及軍事者,一律斬首”。
《史記》記載,兵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
數萬將士不乏熱血之士,有位將領不明白趙奢的戰略意圖,來了個冒死直諫,結果被軍法處斬,這件事不僅讓軍心大定,也讓秦軍更加搞不清楚趙軍的意圖。
整整二十八天過去了,面對秦軍的挑釁都置之不理,沒有什麼比未知更加可怕,這一下輪到秦軍軍心浮動了。
於是秦軍派出間諜潛入趙國軍營查看虛實,可是這一切都被趙奢看在眼裏,給秦軍來了個將計就計,間諜來到軍營後一切如舊。
當時趙奢的意圖只有少數幾人知道,連大部分趙軍將士都被隱瞞,何況被算計的秦國間諜,因此秦軍對趙軍放鬆警惕,這種情況與三國時期,周瑜利用蔣幹假傳消息的形勢差不多。
待間諜剛剛離開,趙奢就下令部隊急行軍,在秦軍還沒有反應過來,趙軍已經抵達離閼與五十里的地方。
消息傳到武安的時候,秦軍大驚失色,沒想到趙軍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但是亡羊補牢,爲時不晚,武安秦軍開始支援閼與。
雖然趙軍擺脫了武安秦軍的牽制,但並非高枕無憂,如果應對不及時,有可能會面臨前後夾擊的險境。
因此,趙奢兵分兩路,一路搶佔北山這個戰略制高點,一路進攻圍困閼與的秦軍。
秦軍一部分繼續圍困閼與,另一部分倉促應戰,結果奔襲北山的秦軍很快陷入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的境地。
待趙奢殺來,秦軍兵敗如山倒,很快就四散潰逃,閼與之圍就這樣解除了。
這場閼與之戰,讓秦國遭受數十年以來未嘗有過的敗績,此後許久都不敢輕舉妄動。
憑着這場戰爭,趙奢一戰成名,被封爲馬服君,地位與藺相如、廉頗比肩,被譽爲東方六國八名將之一。
(參考文獻:《史記》)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