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弄堂也是天凝古镇的一大特色,天凝的院落、商号大多临河而建,于是就形成了一条条与河道并行的小巷和街道,谓之弄堂。天凝老街沿着市河一字展开,这里曾经是古镇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段,人流如织。

浙江嘉兴,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特色人文景观。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乌镇和西塘外,还有着众多古镇保持的原始的风貌,虽然被保留下来,但并没有被加以保护,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离我们远去。今天就为大家说说天凝古镇,一个曾经十分辉煌,现如今只剩下点点古迹的江南水乡。

天凝镇位于嘉善县的西北部,由天凝、洪溪、杨庙三镇合并而成。天凝镇,古称凝溪,因为镇中的市河凝溪得名。明朝洪武年间,天凝渐渐成为周边居民贸易的集镇,又因古镇中有一座天宁寺,香火十分旺盛。人们就各取“天宁寺”和“凝溪河”一字,形成今天所称的“天凝”。

天凝老街沿着市河一字展开,这里曾经是古镇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段,人流如织。然而进入现代,老街开始逐渐走向衰败,不少老屋都因无人居住而年久失修,房前屋后也是十分脏乱。虽然后来政府对老街进行了环境整理,但是老街依然行人稀少。多数商店早上都不营业,曾经熙熙攘攘的小镇现在却是十分宁静和安然。当年“街佬人”攥着豆腐票,老清早来此排队买豆腐,而乡下人想吃豆腐却要用黄豆去换,还不一定能买到。如今豆腐店已废墟一片,令人唏嘘。

自西向东千年流淌的凝溪河上,有一座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古桥,那就是闻名遐迩的圆通桥。据史书记载,圆通桥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重建。古桥历经各类大小灾祸而不毁,堪称奇迹。圆通桥是虹形石拱桥,南北走向,单孔石拱,全长二十米,宽二米八。南坡有十八级台阶,北坡十九级。在桥两侧的石缝中长着好几处小树,应是鸟儿衔来的种子。桥栏也很独特,大青石做成的靠背椅,可供行人停下来休息。

弄堂也是天凝古镇的一大特色,天凝的院落、商号大多临河而建,于是就形成了一条条与河道并行的小巷和街道,谓之弄堂。天凝的弄堂非常之多,有100多条。大体上分为四种,大户人家的过道称为陪弄;直接连着街和河道称为水弄;在房屋后门的弄称为后弄;最普通一种称为行弄。

最为著名要数倪家弄,全是由石板组成的。弄堂两侧,有着几进院落的大户之家。弄堂很长,但也很窄,雨天时间一人撑伞也是要侧身而走的。在古镇上你可以随便走进一条弄堂,然后转来转去。实在太多的弄堂相互缠绕,把整个古镇区紧密的连接起来。走在天凝深深的弄堂里,不由得让人想起戴望舒的《雨巷》里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那一刻,需要自己亲自来体会了。

笔者最后只想说,坚持客观真实,描述眼中所见的古镇,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主观上绝不弄虚作假,胡乱捏造。亲爱的网友们,你们觉得天凝古镇怎么样?虽书读不多,文章写得不好,但笔耕不辍坚持原创。欢迎大家评论,分享,点赞,收藏,纯粹个人原创,感谢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