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症监护室全科护士最多时达37人,王乔琳根据患者数量随时指挥调度、调整排班,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在护理病患的过程中,朱洁宏发现很多患者对新冠肺炎的认知程度不够,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出院康复期都存在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针对现状她查找资料,大胆创新,多措并举,在上、下午播放广播体操,进病房亲自带领患者做操。

编者按:护士是一个与爱相连的称谓,是一个远离死亡,点燃生命之光的名字。面对疾病,他们严谨专业,守护每一道防线;面对患者,他们无微不至,予以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慰藉;面对此次疫情,他们更是舍小家为大家,冲锋陷阵,无惧无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南丁格尔誓言,践行护士的初心与使命。在第109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烟台市卫健委共同开展“致敬白衣天使”系列报道,走近“白衣天使”,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他们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现他们职业素养和精神魅力,向他们致敬。

初夏时节,那个曾经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正在慢慢重启;那些被“困”家中的莘莘学子,正在陆续返校,周围的一切也都慢慢恢复到原来的模样。但是在之前最艰难的时期,烟台市奇山医院有这样一群人冲锋在前,日夜奋战,在战“疫”一线,留下最美逆行身影。

“全副武装”的王静

工作中的王静

儿子写给王静的《家有逆行者》

王静:从“非典”到“新冠”,始终奋战在一线

“我有经验,这个时候没有比我更适合的人了。”王静说道。17年前的“非典”时期,年轻的王静就冲锋在前,在前辈的带领下,战胜非典。17年后的今天,她再次“披挂上阵”,直面新冠肺炎。之前宝贵的经验让她信心更加坚定:“17年前我们都能取得胜利,现在我们同样能战胜疫情!”自从被任命为隔离病房护士长以来,她在病区连续奋战了两个多月,直至患者清零。

“每一位要进病房的人,我都会对她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让她进入病房,以保证其自身防护没有问题。”王静说道。作为一名有抗疫经验的前辈,王静事必亲躬,冲锋在前。在示范穿脱防护服流程时,王静将细节之处殷切叮嘱。在需要做雾化、耳穴压豆等操作时,她都会先进入病房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最安全的距离、最合适的位置,拍下照片发给其他护士,让她们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最大程度保证护士们的安全。“跟着她,我们安心。”这是科内护士们对王静的评价。

除了要肩负患者的护理工作,王静还十分看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我们每天都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因为长期与外界隔离,许多患者开始出现焦虑、失眠、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等表现,这让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王静说。在通过与中医院朱巧主任查阅大量文献和实际探讨后,王静最终决定采用中医耳穴压豆,练习八段锦和拍肺经相结合的方法辅助治疗,以达到帮助患者调理脏腑气血、恢复代谢功能、强身健体的效果。“我们选用交感、神门、脑、肝、脾等耳穴进行治疗,护士为患者找准相应穴位后,告知患者按压3—5次/天,每次1—2分钟,对穴位进行刺激,以出现发热、肿胀感为宜,隔天治疗一次,这样可以有效调节患者植物神经,达到潜阳滋阴效果,进而改善患者失眠情况。此外,我们还每天带领患者们练习八段锦,以疏通活络、活血升津,以防久病、久卧耗气伤津。”王静说。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下,中医技术在改善患者焦虑、失眠等方面成效显著,这是让她们最开心的事情。

王静对疫情工作的担当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同为医务人员的丈夫和已经上高一的儿子给予她足够的帮助。她的丈夫虽然不在抗疫一线,但是在完成医院门诊的同时,将家庭照顾得井井有条,让王静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她的儿子在一篇习作《家有逆行者》中写道:“在疫情的影响下,路上不见一车一人,此刻,我望向窗外,不由想念还在一线抗疫的妈妈,想必此时,妈妈已经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宿舍休息了,长期奋战在医院一线的她,已经半个多月没有回家了……”看着不善表达的儿子用这种方式传达对她的思念,用这样的方式为她加油打气,王静的眼睛瞬间湿润。抗疫艰辛,家人的支持是源动力。“是他们帮我们守卫好后方,照顾好长辈、孩子,料理好家里的大小事务,才能让我们在前线安心‘打仗’,更加坚定我的信念。”王静说道。

朱洁宏为同事检查防护服

朱洁宏与病患交流

隔离病房的朱洁宏

朱洁宏:逆境前行,抗疫一线担使命

庚子鼠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曾参与2009年甲流救治,参加北京302医院传染病专科护士培训的朱洁宏主动请缨,在大年初二一早,告别家人赶往医院,开始了她的抗疫之路。

回到医院,朱洁宏被任命为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疾病没有给她适应新工作环境的时间,激增的病人没有给她调整角色转变的机会。但是她努力在最短的时间熟悉了感染科病区的各项工作,并且先后与其他护士长完成感染科扩充,以及物资筹备、病房改造等工作。面对诊疗方案、防护标准的不断更新,朱洁宏带领同事们反复培训,一路摸索,不断完善护理工作。

在护理病患的过程中,朱洁宏发现很多患者对新冠肺炎的认知程度不够,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出院康复期都存在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针对现状她查找资料,大胆创新,多措并举,在上、下午播放广播体操,进病房亲自带领患者做操。当熟悉的旋律在病房响起的时候,隔离病房一扫往日的沉闷,活动起来的患者让隔离病房热闹非凡。患者们都说:“像这样的治疗方式还是第一次见到,我们更有信心了!”通过音乐疗法调整患者情绪,结合古典音乐针对五脏的应用,下午3点至5点播放养肺音乐《阳春白雪》,睡前播放轻音乐钢琴曲提高睡眠质量;指导患者通过简易健身器材进行呼吸康复锻炼,提高心肺活动耐力。这样一来,不仅让病人的身心得到舒缓,改善身心健康状态,而且达到了锻炼和增强体魄的效果,为患者的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朱洁宏常常是一边做着科室管理,一边指导护士为病人做护理、做治疗,负责患者的全程救护与出院后的康复指导与随访,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她每天都是在星光的陪伴下上班下班,工作10多个小时是常态,坚守在一线时间长达两个月。后期人力紧张时她一人负责两个病区,连续一个多月未休班,期间奶奶去世都没能回去见最后一面,坚强的她没有丝毫退缩,但在与22个月大的孩子通话时却让她留下愧疚的泪水。“太忙了,我根本没有时间去分心,去害怕,只希望能早日战胜疫情。”朱洁宏说道。

“全副武装”的王乔琳

王乔琳(左一)与领导、同事讨论患者病情

王乔琳:勇于担当,连续奋战四个多月

2019年末,奇山医院综合内科、外科、介入科三个新建科室的筹建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负责此项工作的护士长王乔琳已经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本打算忙完手头工作,完成科室值班后就回家与家人团聚过年。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将这一切美好打破,但是王乔琳没有任何怨言,一封请战书,短短几十字,再次舍小家为大家,“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党员,此时此刻应当站在抗疫第一线,应当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王乔琳说道。

1月24日、31日两次根据疫情需要完成了与其他科室的合并,科室工作刚刚安排妥当,她又受命来到工作任务更重的重症医学科报到,协助王巧玲护士长开展工作。重症医学科作为首个收治确诊病例的科室,护理任务繁重,院感防控压力大,面对陌生的新冠肺炎,一切都在摸索中进行。

重症监护室全科护士最多时达37人,王乔琳根据患者数量随时指挥调度、调整排班,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重症监护室的感染风险相比其他科室的几率更高,医护人员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每当“全副武装”的护士要接触患者前,她都会亲自为护士检查一遍,以确保每个护士的安全。

除了护理工作,王乔琳还要解决医护与有关科室急需的协调工作,加班加点工作连轴转成为常态,最长时曾连续工作15个小时。高强度的身心压力导致她经常失眠,有时一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身心疲惫到想睡却睡不着。但到了第二天,王乔琳还是跟往常一样,再上“战场”,毫不退缩。在烟台市新冠肺炎病例清零时,王乔琳已经4个多月没有回家了。“一想到那些与我一样共同奋战在一线的‘战友’,还有那些等待救治的患者,只要能够战胜疫情,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王乔琳说道。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姜皓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