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以来,网文平台大佬阅文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受到舆论关注。

一是部分网络文学作者因为阅文集团未能合理保障自身权益而发起“五五断更节”表达不满,尽管管理团队与网络作者代表恳谈,表示考虑推出新合同,但是后续能否得到大家认同依然是个未知数。

二是被媒体爆出该平台“将《西游记》标注为由吴承恩授权其制作发行,在网上阅读《红楼梦》被作者曹雪芹邀请付费”。阅文在官方微博回应称,“作为阅文平台从第三方出版社引进的作品,是否收费,如何收费,是由版权方来决定的。出版物电子书定价权在第三方提供商。”言下之意,引来一片哗然。

在今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亚马逊中国连续第七年发布了“全民阅读报告”。调查报告显示,在数字阅读的带动下,与阅读量一同提升的还有读者的付费阅读意愿。近八成读者愿意为自己喜欢的电子读物付费。

可是,“愿意付费”和“应该收费”还是有明显距离吧?且不说这所谓“第三方收取版权费用”与现行法律法规是否存在矛盾,两起事件将网文平台大佬置于聚光灯下。大众“拷问”的是网文平台大佬“煞费苦心”的“收费与免费”的运营思路。

经典名著收费的目的是什么?是不菲的“利润”可图?恐怕不是,有例为证。同样是网文平台,今年4月21日,今日头条小说频道宣布更新品牌,同时宣布全场免费福利。免费开放的版权库中,不仅包括了热门网络小说,也包罗了诸如《战争与和平》《呼啸山庄》等经典名著。这又说明什么问题?仅仅是广告营销策略?

窃以为,是因为这些钱,好赚。——只与出版方分成,几乎零成本,不赚白不赚。

有意思的是,可以免费的“经典名著”阅文没让读者免费,阅文平台与网络作者们之间签订的“霸道条款”,却让众多网文作者们将自己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作品让读者免费阅读。

互联网文学发展近20年,经历了创作初期的繁荣与盗版的乱象并起,也经历了作家们不懈维权到消费者们主动或被动的“付费阅读”阶段。2018年,免费模式开始兴起,不少网文平台初衷是希望读者免费阅读作品提升流量,然后通过卖广告、运营版权等方式赚钱。

这种操作模式固然能让平台孵化出更多高价值的IP实现影视化,可是却让更多地网文作者产生“断粮”的担忧。要知道,网络文学市场中仅有少数“大神”级别的作者可以获取金额不菲的版权收入,绝大多数“草根”作者仅能依靠平台福利(也就是读者付费分成打赏)“糊口”。

一个具有良性发展的行业,架构应该是纺锤形模式,能够赚得盆满钵溢的毕竟是金字塔顶端的一小群,优胜劣汰的是最底端的,绝大多数聚集在中部。这既让网文作者们有对自己努力的鞭策,也有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期许。

任何好的文学作品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只有参与创作的作者写作氛围足够强烈、作品基数足够充裕,才有可能层层筛选出更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付费(更何况读者还愿意付费),保证了内容创作的优质性。平台小小充值入口的消失,不会触动它的根本利益,却很有可能让中小作者们直接陷入恐慌。没有稳定收入的他们,更可能让创作方向沦为了“唯流量论”,这对互联网文学发展是好事么?

有句俗话,“便宜没好货”,更何况是免费的呢?

到那个时候,受伤害的恐怕不仅是部分网文作者的收益,广大读者的眼睛和心灵,更多的将是产业链下游的影视、动漫等行业。IP资源枯竭,社会大众也就只能接受“霸道总裁爱上玛丽苏”这类游走在三观边界的低俗刺激。

一句话,鸡都没有了,我们上哪里吃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