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是《晓说》还是《晓松奇谈》,节目的形式都很简单,就是他一个人坐在镜头前,留着文青的中分长发,拿着把折扇叭叭叭的说上个40分钟。在有了“世界可以很大,大到可以晓说”之后,我们还看到了一座城关于一些人的故事和记忆。

2019年5月2日,在最后一期《晓团圆,长别离》播出之后,《晓说》停止了更新,距离2012年3月第一期开播,过去了7年零2个月。

这期间,这档脱口秀共更新了315期,其中《晓说》198期,《晓松奇谈》117期。

关于停更的原因,在最后一期的节目中,高晓松如是说:

“任何一件事情在它成为荒诞的事情之前,就要结束它,每件事情都是在它很好的时候,拥有它”。

这个说法很高晓松了,言外之意就是“《晓说》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那就在它变得令人讨厌之前就终止它。”

如果是一直有关注《晓说》的朋友应该知道,《晓说》的开始其实很偶然,起初,高晓松想起名叫“闲得蛋疼”,后来在韩寒的建议下才定为《晓说》。

节目最开始他也只想做个二十几期节目就罢,可没想到一做就是7年。

关于《晓说》为什么好看,我想看过的人应该都知道,主要还是在人。

无论是《晓说》还是《晓松奇谈》,节目的形式都很简单,就是他一个人坐在镜头前,留着文青的中分长发,拿着把折扇叭叭叭的说上个40分钟。

节目的内容看起来也挺文气,天文地理,海外见闻,中西文史,政经内幕,三教九流,什么都聊。

但得益于高晓松自身强大的知识体系和经历积累,他总能通过一条线来串起古今、中外、文史、趣闻。

同样一件事从他口中说出来,就好像都能更加有趣几分。

他聊青楼、镖局、科举,也聊阿根廷、迪拜、欧罗巴、莽莽俄罗斯和中土世界新西兰,既能说一个知识分子的抱负,也能谈上海大班,妄人列传。

他讲《清明上河图》,也讲《金瓶梅》。

在他的《大航海时代》里,我们知道了人种和物种的交换,在他的《南明悲歌》里,我们了解到原来1860年的人均GDP也是500美元,1800年都没涨过。

他的脱口秀节目,更像是“说书人”讲故事,好看,好听,有趣不乏味。

在2019年之前的7年里,虽然期间经历过停更,改名,回归,但庆幸的是它一直都还在。

对一部分人来说,高晓松其人就能算的上是“文青的精神食粮”。

如今,在《晓说》停播一年后,他带着新节目回来了。

《探世界》

《探世界》是国内首档漫游式脱口秀,按照计划高晓松一人走访中美城市,以广阔的地域跨度、丰富的多元视角、新锐的呈现方式,表现奋斗进程中,以及华人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提升。

简单点说,就是去到海外华人居住的城市,探索关于他们的故事。

看来矮大紧在读万卷书,看清皓月繁星后,准备要当一把文化导游,开始踏上他带领我们的行万里路的征程。

有了《晓说》和《晓松奇谈》的珠玉在前,摆在我们面前最需要明确的问题就是:

《探世界》还一样好看吗?

作为矮大紧的铁粉,光说一句好看,说服力肯定不大。那就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和以往“奇闻说今古,谈笑有鸿儒。”或者“世事上下千年,却偏要说出瞬间”的开场白不同,这一次的开场白有的不是故事,而是情怀。

先是有老狼少年期十足的沙沙的嗓音唱着《月光倾城》,再是矮大紧极具辨识度的念着:

“年少时写过的歌,再听时覆水难收。年少时去过的地方,再去时物是人非。年少时喜欢在路上,去远方,喜欢在白发还没苍苍时流浪,再回首,遗忘了浮光掠影、海市蜃楼,只记得人的脸庞,人的背影,人聚散,人看惯。探世界,一段关于人的记忆。”

一下子,就有一种梦回《晓说》的时候。

不过和《晓说》或者《晓松奇谈》相比,《探世界》的内容更丰富,更杂糅。

它从一座城市开始,走这个城市的街道,讲这个城市的故事,聊这个城市里的人。

首期节目,聊的是旧金山,粤语里称作三藩。

才刚开始,从介绍地名开始,节目就已经有内味了。

高晓松说,旧金山之所以称之为旧金山,是因为当时很多华人来此淘金,修铁路。

而在它附近的两个小镇,也是淘金时代的遗迹,一个叫“IGO”,一个叫“ONO”。

研究这俩小镇的历史会发现,这两个名字都是华人取的,而缘由呢,还是和淘金有关。

当初淘到了金子,结果白人来抢,华人打不过,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于是就有了“I go”。

之后在另一个小镇又发现了金子,结果白人又来抢,这次华人不准备退让了,明确拒绝就有了“o,no”。

是不是一开场就还是原来的矮大紧味道,这还没完呢。

在唐人街里,还聊到了历史悠久的同乡会,还有国内都数一数二的大家族颍川陈氏,很早开始就支持国内革命的洪门,甚至孙中山先生在这里还有一间办公室。

也就是说,旧金山实际上是华人最初奋斗的地方,也是奋斗最高潮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世界上高科技人才聚集地硅谷。

说到硅谷,按照标准流程就是说说这里的名人故事,可在说书人矮大紧的故事里当然不只是这些。

然后我们就听到了关于伊朗人的“lucky office”的故事,远道而来的伊朗人买下了这个办公室,一边从事着自己的主业卖地毯,一边靠收租增加收入。

而从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孵化了罗技公司,谷歌公司等大拿。

聪明的伊朗人看到商机之后,不收房租,改要股份,一下就发了。

但他可是个不忘初心的人,在赚了更多的钱之后,他没有改行做别的生意,而是开了一家更大的地毯店,继续卖地毯。

如果说前两期的旧金山故事,原本就带着励志和梦想,还有点那么飘在空中的意思,那么第三期关于洛杉矶的故事,则是非常的接地气,人情味十足。

洛杉矶这一趴的主人公,原先是台大的高材生,如今是一家很有名气的小餐馆的老板。

这家餐馆虽然只有几张桌子,但是李安导演啊,歌手那英啊,都来着吃过饭,放到现在的话说,妥妥的是一家网红餐厅。

餐厅的老板叫翟怀琪,原本是台大经济系的高材生,最初来到洛杉矶是做外贸水产生意的,之后因缘巧合,开起了餐厅,这一开就是二十年。

可以说,Grace目睹了洛杉矶整个华人饮食30多年的变迁。

矮大紧和Grace的聊天,从逛菜市场开始。

洛杉矶的超级市场很多,经常一样菜品的食材需要逛好几个超市才能买全,而中餐的食材选购不外乎就是华人超市,韩国超市和日本超市。

说到这,不得不夸一下Grace大厨。

之前《晓说》最后一季的时候,因为形式开始从矮大紧一个人说变成了两个人的访谈。

但是请来的嘉宾往往很少能够接上矮大紧的话茬,谈话节目就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不过这一次,既有学历也有阅历的Grace倒是和矮大紧聊的很好。

以往我们都是听矮大紧一个人聊,这一次我们直接从当地人的口中知道了更多,像是关于华人在洛杉矶的生活、奋斗和成长。

当然,光是这种有资料可查的部分就不是高晓松的节目了。

Grace讲到了韩国城和日本城,在移民越来越多的今天,中国城和韩国城越来越大,可日本城保持原样1983年的大小,就连街道也是一样。

讲到了第一个中国超市,当初落地生根用的是廉价取胜的办法,慢慢的发展成今天的大超市。

讲一家叫“小东京”的韩国超市,原本是日本人开的,后来卖给了韩国人。

结果韩国人买到后就给改了名,可没想到,改了名字后,日本顾客骤减,不得已又再次改了回来。

虽然里面东西还是以韩国食物为主,但“小东京”这个名字对于日本顾客来说,就有满满的安全感。

还讲到了越南华侨的经商理念,开超市赚了钱就卖掉,全部变现才有安全感。

然后我们还知道了当年92年的洛杉矶暴动,韩国人其实有点无辜,但从这件事里,也看到了在国外的韩国人的生存模式:对外抱团,对内也刚!

也知道了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其实肯德基是州的名字,而KFC在美国被称作是“上校鸡”。

知道了美国人吃不了贵的牛肉,因为他们好吃半生的牛肉,而和牛半生的时候很油,下不了口。

而最有意思的是要数包子的崛起,在201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影响下,美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包子的叫法。

在这之前,美国人管包子叫dumpling。

然后还说到了食物的传承,也就是文化的传承,说到了胡佛图书馆,里面保存的蒋介石日记和蒋经国日记在《晓说》里讲台湾的时候也说到过。

在新的节目里看到老的之时,有一种矮大紧宇宙联动的感觉,很是奇妙。

所以目前3期看下来,我可以理直气壮的回答:没错,《探世界》还是一样好看。

在有了“世界可以很大,大到可以晓说”之后,我们还看到了一座城关于一些人的故事和记忆。

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果然还是这个男人最有味儿!

若是非要把《探世界》和《晓说》拿来做比较的话,只能说:

《晓说》可以听,但《探世界》就一定要看。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