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国学大师到文化骗子,从万人崇拜到人人唾弃,最终被北大学子轰下台,现实给于丹开着一个又一个的玩笑。提起她的经历,多数人如数家珍,谈论得津津乐道。


01

十几年前,中央频道百家讲坛节目,以解读传统文化,带领百姓读经典的节目形象,深得人们喜爱。节目播出,观众反响巨大,纷纷赞叹节目中主讲人的学识渊博,为此,捧红了不少如易中天、王立群等主讲人。爆红的主讲人中就有于丹的身影,因为其对论语的解读深入浅出,让不少观众喜欢上了这个知识女性。不论是讲座还是发行新书,亦或是解读新书,只要是有关于丹的活动,总能引来一大批粉丝。按照当时粉丝对其的热捧程度,一点都不输现在粉丝对娱乐圈中顶级明星的支持。

从观众将她称为国学大师就可以窥探出当时人们对她的追捧程度。于丹,之所以如此受到百姓推崇,与她的成长经历分不开,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一名国学大师。从小就接受国学文化熏陶的她,也逐渐爱上了这个领域的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让她逐渐对国学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见解。80年代末,刚从大学毕业的她,便开始专门研究古文,这其中对论语的解读和研究便是她最大的成就。

02

2006年,她登上百家讲坛的舞台,因正值国庆假期,加之她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知识,让她仅用七天的时间,就征服了全国观众。不少人更是因为她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对论语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不少人在看完节目后,购买了论语一书,从头学起。

那年,全国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迷国学的同时,也迷这位被人们称为是国学大师的于丹。乘着这股风头劲儿,2007年,于丹带着庄子这本书再次登上主讲台,毫无例外,她再一次让观众刷新了对她的认知,也再一次让观众见识到了她的博学。而后,她更是出版了论语和庄子等著作的个人理解和心得的书籍。

显然,人们对她是极其认可的,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所取得傲人的销量,便能说明一切。其中,她的一本论语心得,更是获得了版权金奖,总销量超过六百万册,在纸质书籍销售走下坡路的状况,能取得如此成绩,不得不说这算是一个小奇迹。

03

然而,一炮走红、登顶,并不意味着坐稳王位,没有稳扎稳打的基础,极其容易被拉下神坛。

《孟子》中就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知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有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受别人不能受的罪,才能获得成功。国学大师的盛名并不是一个仅用一年时间就爆红的四十岁中年女人能背负起的。名利逐渐蒙蔽了她的双眼,也让她渐渐开始犯错,很多人慢慢的发现她是一个台面上说一套,台下又说一套的人,如此心口不一,遭到观众强力不满

所谓人红是非多,不仅是她的学识受到人们质疑,她的品行素质也遭到人们怀疑。嫌弃活动方安排的酒店住宿条件不好、在饭局上鄙视他人并大放厥词“你这样的人,不配和我坐在一起吃饭”等等负面消息传出,于丹的人设彻底崩塌了,遭到万人唾弃。

不仅如此,2012年,她前往北京大学参加演讲,当时,北大邀请了许多有名的老艺术家观看昆曲演出。然而,演出一结束,于丹便穿着短裙、高跟鞋上台讲话,如此隆重正式的场合,于丹竟然以如此不当的穿着打扮,着实引来大家不满,加之后来她对昆曲不当的言论,就彻底触发了北大学子怒气,将她轰下了演讲席。


结语

针对于丹的演讲,老梁梁宏达就曾给出过自己的看法。他说:于丹并没有什么本事,只是会说正确的废话而已。其实,于丹也许是有才华的,但在名利的诱惑下,逐渐迷失本性,忘掉自己的初心。作为被人们称颂的国学大师,她要做的是努力提升自己,而不是沉迷爆红的氛围中无法自拔,不思上进。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