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國學大師到文化騙子,從萬人崇拜到人人唾棄,最終被北大學子轟下臺,現實給于丹開着一個又一個的玩笑。提起她的經歷,多數人如數家珍,談論得津津樂道。


01

十幾年前,中央頻道百家講壇節目,以解讀傳統文化,帶領百姓讀經典的節目形象,深得人們喜愛。節目播出,觀衆反響巨大,紛紛讚歎節目中主講人的學識淵博,爲此,捧紅了不少如易中天、王立羣等主講人。爆紅的主講人中就有于丹的身影,因爲其對論語的解讀深入淺出,讓不少觀衆喜歡上了這個知識女性。不論是講座還是發行新書,亦或是解讀新書,只要是有關於丹的活動,總能引來一大批粉絲。按照當時粉絲對其的熱捧程度,一點都不輸現在粉絲對娛樂圈中頂級明星的支持。

從觀衆將她稱爲國學大師就可以窺探出當時人們對她的追捧程度。于丹,之所以如此受到百姓推崇,與她的成長經歷分不開,她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是一名國學大師。從小就接受國學文化薰陶的她,也逐漸愛上了這個領域的知識,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讓她逐漸對國學領域有了更深刻的見解。80年代末,剛從大學畢業的她,便開始專門研究古文,這其中對論語的解讀和研究便是她最大的成就。

02

2006年,她登上百家講壇的舞臺,因正值國慶假期,加之她獨特的見解和豐富的知識,讓她僅用七天的時間,就征服了全國觀衆。不少人更是因爲她娓娓道來的敘述方式對論語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爲此,不少人在看完節目後,購買了論語一書,從頭學起。

那年,全國掀起了一股國學熱,迷國學的同時,也迷這位被人們稱爲是國學大師的于丹。乘着這股風頭勁兒,2007年,于丹帶着莊子這本書再次登上主講臺,毫無例外,她再一次讓觀衆刷新了對她的認知,也再一次讓觀衆見識到了她的博學。而後,她更是出版了論語和莊子等著作的個人理解和心得的書籍。

顯然,人們對她是極其認可的,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所取得傲人的銷量,便能說明一切。其中,她的一本論語心得,更是獲得了版權金獎,總銷量超過六百萬冊,在紙質書籍銷售走下坡路的狀況,能取得如此成績,不得不說這算是一個小奇蹟。

03

然而,一炮走紅、登頂,並不意味着坐穩王位,沒有穩紮穩打的基礎,極其容易被拉下神壇。

《孟子》中就曾說過:“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知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只有喫別人不能喫的苦,受別人不能受的罪,才能獲得成功。國學大師的盛名並不是一個僅用一年時間就爆紅的四十歲中年女人能揹負起的。名利逐漸矇蔽了她的雙眼,也讓她漸漸開始犯錯,很多人慢慢的發現她是一個檯面上說一套,臺下又說一套的人,如此心口不一,遭到觀衆強力不滿

所謂人紅是非多,不僅是她的學識受到人們質疑,她的品行素質也遭到人們懷疑。嫌棄活動方安排的酒店住宿條件不好、在飯局上鄙視他人並大放厥詞“你這樣的人,不配和我坐在一起喫飯”等等負面消息傳出,于丹的人設徹底崩塌了,遭到萬人唾棄。

不僅如此,2012年,她前往北京大學參加演講,當時,北大邀請了許多有名的老藝術家觀看崑曲演出。然而,演出一結束,于丹便穿着短裙、高跟鞋上臺講話,如此隆重正式的場合,于丹竟然以如此不當的穿着打扮,着實引來大家不滿,加之後來她對崑曲不當的言論,就徹底觸發了北大學子怒氣,將她轟下了演講席。


結語

針對於丹的演講,老梁梁宏達就曾給出過自己的看法。他說:于丹並沒有什麼本事,只是會說正確的廢話而已。其實,于丹也許是有才華的,但在名利的誘惑下,逐漸迷失本性,忘掉自己的初心。作爲被人們稱頌的國學大師,她要做的是努力提升自己,而不是沉迷爆紅的氛圍中無法自拔,不思上進。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