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在敘例中要有對“有德”“有鄰”二者關係的思考:劉備之“德”何以讓關羽、張飛等人誓死追隨。從劉備和中國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一個有德的人還是有德的國家,身邊有要好的朋友或是友邦。

陳穎婕簡介

陳穎婕,武漢外國語學校高級教師,曾在武漢市優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湖北省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二等獎。在武漢外國語學校長期擔任畢業年級語文教學負責工作,中考語文成績在全市名列前茅。多次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各類競賽獲獎,特別是“楚才杯”國際作文大賽,獲獎人數衆多。多次參與武漢市重點課題研究,多篇論文獲國家、省、市級一等獎並在專業期刊上發表。主編和參編各類教材、教輔類書籍10餘種。

讓思維的鏈條環環相扣

——作文《德不孤,必有鄰》的升格指導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有德的人自有夥伴,有德的家庭會有芳鄰,有德的國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會孤單,一定有親近的朋友。

請你根據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依據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擬標題,不少於600字。文章如果出現真實的姓名或校名,請以化名代替。

題目中一共有三句話,第一句直接引用《論語》表明觀點的由來,第二句,從個人到家庭再到國家對觀點的外延進行了一個界定,第三句則對第一句話的內涵進行了詮釋。材料從三個方面既界定了觀點的內涵及外延,也解釋德與鄰的關係。由此可知,正確的題意應理解爲:有德者,必有親近的朋友。爲了充分的支撐這一事理,我們選取的事件或者材料要將“有德”“有鄰”具體化。還要能夠具體清晰地表現出“德”在一個人形成良好人際關係方面的價值,展現出因“有德”而“有朋友”的內在邏輯。

德不孤,必有鄰

武漢外國語學校 初三7班 趙君揚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凡有德者,必定不會孤單,總會有親近的朋友,總會有仗義的夥伴。

劉備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劉備是一個忠厚仁義的仁君。他的道德高尚一直被人們所稱讚。佔領城池從不屠殺民衆;對待麾下將士像對待自己的兄弟一樣;關羽大意失荊州,身死,劉備暴怒,並不是因爲關羽的失職而重罰他,而是起全國之兵向吳國復仇。關羽張飛趙雲作爲他的好友也會對劉備傾囊相助。劉備之子阿斗身陷囹圄,子龍七進七出捨生向死救阿斗;劉備死後,孔明傾盡才華出師北伐,建言獻策,輔佐劉禪。

劉備有德,纔會有仗義的夥伴。劉備有德,纔不會孤獨。

不僅是有德的人會有仗義的好友,有德的國家也會有仗義的友邦。

中國作爲一個有德、有擔當的大國,在構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潮中,盡顯我們的品行高尚:通過一帶一路促進亞非歐國家經濟發展,促進文化交流;通過亞投行,關心有關世界人民的基礎設施建設,造福各國人民;還將自己先進的科技,如高鐵、5G技術等,帶到世界各地,推動世界一起發展……中國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一個有德、有責任心的大國風範。在這次新冠疫情中,中國的友邦也向中國伸出援手:日本在疫情初期便捐贈物資,送來最關切的文化;巴基斯坦舉全國之力,向中國提供緊急的醫療物資;蒙古雖然國力有限,但也盡其所能地向我們提供了他們的幫助。

從劉備和中國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一個有德的人還是有德的國家,身邊有要好的朋友或是友邦。所以,有德的人,必定不會孤單。

有德的人有朋友。那些有德的人,身邊必定不會孤獨,一定會人願意與他們交友,願意做他的夥伴。

德不孤,必有鄰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凡有德者,必定不會孤單,總會有親近的朋友,總會有仗義的夥伴。

劉備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劉備是一個忠厚仁義的仁君。他的道德高尚一直被人們所稱讚。佔領城池從不屠殺民衆;對待麾下將士像對待自己的兄弟一樣;關羽大意失荊州,身死,劉備暴怒,並不是因爲關羽的失職而重罰他,而是起全國之兵向吳國復仇 。關羽張飛趙雲作爲他的好友也會對劉備傾囊相助。劉備之子阿斗身陷囹圄,子龍七進七出捨生向死救阿斗;劉備死後,孔明傾盡才華出師北伐,建言獻策,輔佐劉禪 。

由“德”到“有朋友”的轉化太突兀,中間缺少邏輯鏈條。“德不孤,必有鄰”這其中的“必”本身就讓“德”與“鄰”二者之間有了邏輯關聯。在此例中,在表現了劉備的“德”以後,一定要清晰地展現出劉備之德對於讓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爲他肝腦塗地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搭建起有德而有朋友的內在邏輯關係。

劉備有德,纔會有仗義的夥伴。劉備有德,纔不會孤獨。

不僅是有德的人會有仗義的好友,有德的國家也會有仗義的友邦。

中國作爲一個有德、有擔當的大國,在構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潮中,盡顯我們的品行高尚 :通過一帶一路促進亞非歐國家經濟發展,促進文化交流;通過亞投行,關心有關世界人民的基礎設施建設,造福各國人民;還將自己先進的科技,如高鐵、5G技術等,帶到世界各地,推動世界一起發展……中國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一個有德、有責任心的大國風範。 在這次新冠疫情中,中國的友邦也向中國伸出援手:日本在疫情初期便捐贈物資,送來最關切的文化;巴基斯坦舉全國之力,向中國提供緊急的醫療物資;蒙古雖然國力有限,但也盡其所能地向我們提供了他們的幫助 。

從劉備和中國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一個有德的人還是有德的國家,身邊有要好的朋友或是友邦。所以,有德的人,必定不會孤單。

有德的人有朋友。那些有德的人,身邊必定不會孤獨,一定會人願意與他們交友,願意做他的夥伴。

修改建議:

1.開頭可以通過類比、比喻、引用等方式讓觀點的提出更爲生動。

2.提出觀點後最好能對觀點作具體的闡釋,對其中的核心概念進行詮釋,表明自己對“有德”“有鄰”的理解。

3.在敘例中要有對“有德”“有鄰”二者關係的思考:劉備之“德”何以讓關羽、張飛等人誓死追隨;中國的大國擔當與風範何以讓“友邦”在我們危難之時全力相助。

4.在對事例的議論分析中更應該將“有德”“有鄰”的關係闡明清楚。說明白“德”的價值和意義。

5.結尾處不能簡單重申觀點,可以聯繫現實進行拓展或者進一步挖掘話題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昇華、深化主題。

德不孤,必有鄰

仲尼認爲做到五點品德高尚的行爲,便能夠吸引旁人:“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由此可見,“有德”是吸引摯友的關鍵因素,有德之人,必招摯友。

美德就像一塊吸金石,它所散發的光芒與魅力能感化人心,凝聚力量。

劉備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作爲治國者,他法禮並用、威德並施;作爲統軍者,他禮賢下士、仁義領師。被曹操打敗後本該輕裝逃跑的劉備心繫百姓安危帶上了十萬荊州民衆。求賢若渴的劉備曾屈尊就卑三次到草堂拜訪諸葛亮,請他出山。劉備的仁愛與真誠,令衆人感動、仰慕,天下歸心。就連對手袁紹也評價說:“劉備弘雅有信義,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之。”劉備之德讓一衆兄弟爲他肝腦塗地:趙子龍七進七出捨生向死救阿斗;諸葛亮一直追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有德,用仁義和真誠換來人心,成就一段段君臣佳話。

不僅是有德之人有朋支持,有德的國家也會有友邦的相助。

隨着國力不斷提升,中國向世界展示出有道德、有責任心的大國風範。推動“一帶一路”的發展,爲世界經濟增添活力;倡議設立亞投行,建設事關乎民生保障的基礎設施;派出維和部隊,爲世界的和平安定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將自己先進的科技,如高鐵、5G技術等,帶到世界各地,推動世界共同進步…… 中國一向以世界共同發展爲目標,幫助弱小,團結周邊,這份大國的責任與擔當,讓人信賴,值得託付,進而營造了良好的國際關係。正因如此,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國家積極向中國提供援助:日本率先捐獻物資表達關心,巴基斯坦傾盡儲備援助中國,俄羅斯送來了一飛機的物資…… 得道多助,中國以往的“執手相攜”才換得危難時的“摯友同心”傾力相助。

正如《大學》所言:“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德,給予了人更多的寬度,能夠使人心所納更爲廣闊,不僅僅只考慮到自己,更能夠考慮到朋友。如此將心比心,旁人方知有德之人值得託付、足以信賴。也正因如此,有德才會吸引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砥才明操以取。”這是《論衡》在千百年前便領悟到的智慧。有德方得摯友。所以,人生在世更爲重要的便是磨練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方能尋得數位摯友。與有德之人爲伴,必能互相扶持、共同進步,邁向前方的山高海闊,踏上前方的朵朵青雲。

對比原作和升格之後的習作,我們不難發現以下幾點:

1.原作只是將“德”與“鄰”具體呈現了出來,這即是我們前文提到的“知其然”。但是修改以後,特別是增加的第段“美德就像一塊吸金石,它所散發的光芒與魅力能感化人心,凝聚力量”;第段“劉備的仁愛與真誠,令衆人感動、仰慕,天下歸心”“劉備有德,用仁義和真誠換來人心,成就一段段君臣佳話”;第段中“德,給予了人更多的寬度,能夠使人心所納更爲廣闊,不僅僅只考慮到自己,更能夠考慮到朋友。如此將心比心,旁人方知有德之人值得託付、足以信賴”等等表述就很好地將“德”與“鄰”的內在邏輯清晰地表達了出來,充分地表達了作者對“知其所以然”的思考。

2.升格後的作文遵循了“是什麼——爲什麼——怎麼樣”的基本邏輯思路來行文。第—段寫“是什麼”,第段是“爲什麼”,第段是“怎樣做”。而原作只回答了“是什麼”。

3.升格作文最大的亮點在於作者搭建好了思維的“腳手架”,讓整個思維清晰、完整、環環相扣。正如我們在第1點中已經提到的這些表述:

第段“美德就像一塊吸金石,它所散發的光芒與魅力能感化人心,凝聚力量”

第段“劉備的仁愛與真誠,令衆人感動、仰慕,天下歸心”

“劉備有德,用仁義和真誠換來人心,成就一段段君臣佳話”

第段中“德,給予了人更多的寬度,能夠使人心所納更爲廣闊,不僅僅只考慮到自己,更能夠考慮到朋友。如此將心比心,旁人方知有德之人值得託付、足以信賴”

概念A“有德”是如何到達概念B“有鄰”這一結果的呢?那是因爲作者最終想明白了“德”的價值和意義,即“感化人心”“凝聚力量”。然後又進一步追問,爲什麼“德”有此價值和意義呢?並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德,給予了人更多的寬度,能夠使人心所納更爲廣闊,不僅僅只考慮到自己,更能夠考慮到朋友。如此將心比心,旁人方知有德之人值得託付、足以信賴”。至此,兩次追問,兩個“腳手架”,完成了對這一事理完整而清晰的思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