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208年)7月曹操揮師南下,劉表之子劉琮率衆投降,劉備一路逃亡到劉表長子劉琦駐守的江夏,並派諸葛亮過江聯合孫權共抗曹操。

東吳內部也存在戰和之爭,最終周瑜和魯肅主戰派佔據了上風決定和劉備聯手,雙方在赤壁展開決戰,曹操的兵力至少有二十多萬,實力遠在孫劉聯軍之上,但是大戰結果卻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周瑜火燒赤壁大敗曹操,曹操也因此錯失了統一天下的最好機會。

曹操之所以大敗,原因就在於他犯了一系列戰術上的錯誤,比如把戰船連在一起,比如輕信黃蓋的詐降等等,那麼曹操麾下那麼多謀士,爲何無一人阻止他犯錯?除非郭嘉還活着,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荀彧

曹操每次出征,荀彧基本上都是留守許都處理政務,這一次也不例外荀彧並未隨行,不過作爲曹操的首席謀士荀彧對曹操此時南征是贊成的,並且提出要快速突擊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三國志》記載:“今華夏己平,南土之困矣。可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

從曹操到達新野後加快行軍速度,並以輕騎追擊劉備至長坂坡來看,曹操貫徹了荀彧的戰略部署,不過荀彧遠在許都,戰場形勢又是瞬息萬變,赤壁之敗和荀彧沒什麼關係。

程昱

《三國志》記載:“孫權新在位,未爲海內所憚。曹公無敵於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表,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難解勢分,備資以成,又不可得而殺也。”

程昱是隨徵的謀士之一,他料敵孫劉必定聯手,果然被他一語中的。正史中沒有提到程昱在赤壁之戰中是否有勸諫曹操之舉,不過演義中倒是提到程昱提醒曹操要防範東吳可能的火攻,而且還看出了黃蓋過江投降的破綻。

荀攸

荀攸是另外一位隨徵的謀士,作爲曹操軍略上頗爲倚重的謀主,荀攸在曹操平定北方的過程中多次獻策,正史同樣沒有提及他在赤壁之戰中的表現,不過演義中他同樣提醒了曹操要注意東吳火攻。

賈詡

《三國志》記載:“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荊州,欲順江東下。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極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士樂業,則可不勞衆而江東稽服矣。”太祖不從,軍遂無利。

和荀彧贊成南征不同的是,賈詡認爲剛剛平定北方不宜再次用兵,他建議暫緩南征,等士卒休整之後再揮師南下,結果被曹操拒絕。

賈詡是否隨徵不好判斷,不過他的建議從戰局發展來看無疑是正確的,那麼賈詡爲何不再次勸阻曹操呢?原因就在於賈詡在曹營根基不深,他本人又是出了名的老謀深算和明哲保身,既然曹操不聽,朝中支持南征的又不在少數,他自然不會再次勸阻了。

其他隨徵的可能還有董昭、劉曄等人,這麼多謀士在一起不可能沒有看出不妥之處,所以演義中提到程昱和荀攸提醒曹操之言很可能在正史中是存在的,只不過曹操一句話也沒聽進去,原因就在於統一北方後的曹操此時躊躇滿志,兵力上又佔據絕對優勢認爲自己必勝,一句話精明的曹操也犯了剛自用和輕敵的毛病。

唯一可能阻止曹操犯錯的是病逝於赤壁之戰前的郭嘉,曹操對郭嘉幾乎是言聽計從,曾毫不諱言地說:“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見時事兵事,過絕於人。”

曹操認爲郭嘉是自己的知己,這個評價相當高了;程昱和荀攸的話曹操聽不進去,再加上一個郭嘉曹操就要三思而後行了,如果郭嘉還活着,幾個心腹謀士無一例外的指出曹操的錯誤,或許曹操真能聽得進去勸諫之言也未可知,如此一來不說曹操會擊敗孫劉聯軍,至少他不會敗得那麼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