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端午節還有一段時間,但在南京老字號綠柳居的生產車間裏,糉子的生產工作早已忙得熱火朝天。一排排乾淨整潔的操作檯上,放滿了精挑細選的原料,工人師傅們全副武裝,正在手工包制糉子。歷經包制、熟制、高溫滅菌等將數十道工序後,一隻只鮮糯可口的糉子將被運送到綠柳居的各個門店與顧客見面。

近日記者走訪商超、酒店、老字號菜館發現,糉子已悄然上市,今年各式各樣的糉子禮盒成爲南京老字號餐企看中的盈利增長點。

提前上市搶市場

在綠柳居生產車間,師傅正在剝龍蝦。南報融媒體記者 鄧建鷹 攝

穿上工作服、工作靴,洗手、消毒……一番消殺後,記者進入到食品廠的工作間。採訪當日,綠柳居的師傅們正在生產最新款糉子——十三香龍蝦糉。一位師傅正在馬不停蹄地剝小龍蝦,在她面前分別放着三個盒子,一盒裝着煮熟的龍蝦,一盒放龍蝦殼,一盒放小龍蝦肉。這位師傅告訴記者,她一分鐘能剝30只小龍蝦。

在綠柳居生產車間,師傅正在包南京特有的“小腳糉”。南報融媒體記者 鄧建鷹 攝

綠柳居總經理王堃告訴記者,糉子作爲季節性單品,往常都是提前一個月開售,而今年卻提前兩個月就啓動銷售。“我們計劃通過延長消費週期,促進消費回補,讓更多消費者認識老字號的特色產品。最開始賣白米糉,接着賣蛋黃糉、紅豆糉、蜜棗糉,臨近端午的時候會大範圍銷售今年的新款口味的糉子。預計今年生產20萬個糉子。”

年輕消費者口味趨於多元化、個性化,而且對食物顏值有高要求,因此創新的口味和設計能幫助品牌吸引到更多新顧客。綠柳居今年推出烤鴨糉、龍蝦糉兩款新品,安樂園推出香菇雞肉、紅燒牛肉等口味糉子。

南報融媒體記者 鄧建鷹 攝

此外,記者走訪南京多家大型超市看到,各大品牌的糉子也已經陸續擺上了櫃檯。但目前購買糉子的市民不是很多,購買數量也很有限。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糉子屬於短期旺銷產品,銷量主要集中在端午節前一兩週,目前糉子提早上市,只是爲了搶佔市場先機。

糉子禮盒或成盈利增長點

老南京人過端午,除了喫糉子,還會喫“五紅”、綠豆糕等節令美食。南京不少老字號將這些節令美食打包組合到一起,推出糉子禮盒。綠柳居將糉子與綠豆糕、鴨蛋、醬鴨等組合在一起,安樂園將麻油綠豆糕、黑芝麻油、紅油鹹蛋黃與多款糉子組合在一起,南京冠生園將綠豆糕、石榴酒、鹹蛋黃與各式口味糉子組合到一起銷售。

安樂園總經理嚴正渝告訴記者,傳統節令食物能飽消費者口福的同時,也承載着文化傳承的責任。端午節對南京人而言是一個非常具有儀式感的節日,喫糉子、喫“五紅”能喚醒人們內心對於節日的尊重。

南京小腳糉蒸煮時間特別長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物產也不盡相同。糉子常見的外形有三角形、枕頭形狀,而南京人包的糉子因外形像酷似舊時裹足的小腳,被人們叫做“小腳糉”。

南京小腳糉。南報融媒體記者 鄧建鷹 攝

麪點師傅宋傑告訴記者:“按照我們南京的包法,糯米要塞得非常滿。因此,一般要煮4到5個小時,接着悶8個小時,才能熟透。這樣的糉子也更加緊實有彈性。”因爲工藝複雜,糉子工廠裏一位成熟的工人,一天最多能包1200個糉子。

此外,老南京人包糉子都是用江邊的蘆葦葉,而江南其他地方有的用箸葉當糉葉。選擇不同的糉葉,也決定了不同香氣。“新鮮的蘆葦葉用100度的沸水燙兩小時,會留下一股清香。尤其是喫白米糉的時候,糉葉的清香味最爲濃郁。”宋傑說。

來源:紫金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