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上证B股的暴跌,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从跌停个股来看,大多数为低价股、高估值个股,近期A股退市家数不断增加,A股低价股、ST个股走势疲弱,这给B股相关个股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上证B股暴跌7%创逾7年新低 逾10只个股跌停。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从2000年发行最后一只B股至今,B股市场一直处于停滞状态,20年来改革的呼声一直不断,然而“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虽然有B转A、B转H等案例出现,但整体的改革方案迟迟未落地,这也是市场疲软的重要原因。

上证B股暴跌7%创逾7年新低 逾10只个股跌停

近期走势疲弱的上证B股突现暴跌。临近12日中午收盘,上证B股出现一波快速跳水,并带动A股出现跳水走势。截至午间收盘,上证B股指数报198.38点,跌幅达6.91%,丹科B、凌云B、国新B、汇丽B等10多家个股跌停。

相比之下,深市B股跌幅明显小于沪市,深证B指午间收盘下跌2.36%,且并未出现非ST个股跌停。两市B股仅深粮B上涨不足1%,其余均下跌。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B股整体走势偏弱,上证B股年内至今大跌23%,深证B股下跌15%,走势均明显弱于A股。

对于上证B股的暴跌,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从跌停个股来看,大多数为低价股、高估值个股,近期A股退市家数不断增加,A股低价股、ST个股走势疲弱,这给B股相关个股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由于B股的流动性较差,一有抛售就容易引发跟风效应,因此每年都会出现一两次暴跌走势。”

海通证券分析师张琦对记者称,“B股融资能力丧失,企业严重老化,不少公司质量下降,多有退市发生。有些资质不错的公司想方设法转板A股、H股,以提升估值水平和流动性,这一方面带动投资者参与寻宝游戏,但也让留下来的企业质量进一步下降,市场参与群体在一个长周期来看不断萎缩。”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从2000年发行最后一只B股至今,B股市场一直处于停滞状态,20年来改革的呼声一直不断,然而“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虽然有B转A、B转H等案例出现,但整体的改革方案迟迟未落地,这也是市场疲软的重要原因。

B股最多时曾有114家,但由于最近二十年来退市、B股转H或转A,目前B股上市家数仅96家,比20年前要少得多。

2001年2月19日,B股对内地自然人开放。在这一政策的刺激下,B股市场出现暴涨行情,以上证B股指数为例,从当时的80点一路上涨到6月1日的241.61点,涨幅高达200%。然而,到了6月1日,B股行情急转直下,2个月急挫46%。

2003年,QFII制度正式实行,大量的境外机构得以合法进入A股市场,B股的历史使命实际已终结。此后,B股就始终处于一种半死不活的尴尬局面。

由于无法再融资、交易清淡,B股市场最近几年已成我国股市的“鸡肋”,一旦出现风吹草动,资金便选择纷纷出逃。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开放进程的加快,B股市场已经日益边缘化,市场极不活跃也使得一些资金逐渐离场。

记者此前在采访时了解到,一些B股尤其是纯B股公司,由于常年无法再融资,在业务发展上已大大落伍。然而,由于解决B股问题的整体方案一直未出炉,除了个别具有转H或转A条件的公司,大多B股公司高管也相当无奈。

10日,东沣B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均低于每股1元人民币面值。根据有关规定,公司股票自11日开市起停牌,深交所将自公司股票停牌起十五个交易日内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

这意味着东沣B将成为第一只面值退市的纯B股。早在2018年,东沣B就曾收盘价跌破面值,后来通过回购股份、股东增持等一系列手段,退市警报才得以解除。原标题:上证B股暴跌7%创逾7年新低 逾10只个股跌停

读创编辑陈燕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