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的開國將領中,有些從軍後一直擔任軍事主官,有些一直擔任政工幹部,有些則從作戰參謀轉調政工幹部。像羅舜初在抗戰結束前一直參謀類工作,但解放時被調任政工幹部。他先後與三位司令搭檔,光芒被最後一任搭檔給遮擋。

羅舜初,1931年參加紅軍後,就一直從事參謀類工作,先後擔任了司令部參謀、科長、局長;抗戰時期擔任了參謀處處長、軍區政委等職。解放時期,一直擔任縱隊政委。

抗戰結束後,他隨大部隊奔赴東北作戰,在東北民主聯軍三縱擔任政委。他搭檔的第一任司令爲程世才,他倆都成在紅四方面軍任職過,也算是舊相識。但程世才並沒有在軍隊多久,就調任到遼東軍區擔任副司令了,曾克林升爲副司令成爲繼任者。

曾克林是解放初期的名人,他是第一個挺進東北的八路軍將領,曾率4000餘人抵達瀋陽,並擴編軍隊。延安方面也正是聽取了他的彙報後,覺得派部隊挺進東北。

3縱在曾克林的率領下打了一下仗,但都不是太出彩,這與個人的作戰風格有關係。加上,當時3縱隸屬於南滿,也是國民黨軍首當其衝進攻的對象,所以3縱和4縱經常協同戰爭,尤其在四保臨江戰鬥中,四縱副司令率一部指揮了整個三縱,殲敵一個師加一個團的戰績,讓韓先楚在三縱官兵心中的威望提高。

羅舜初是作戰處謀出身,在與前兩任司令搭檔時,他的作戰方案也經常得到部隊一直認可。羅舜初和曾克林都是打仗比較謹慎的人,在四保臨江戰鬥中,曾克林希望先打弱敵,在擴大戰果,戰將韓先楚則不以爲然。

1947年,曾克林調離縱隊,擔任了6縱副司令後,四縱副司令韓先楚擔任了三縱司令。當時三縱接到殲敵一個師的任務,政委羅舜初就把目光放到了緊挨着自己不斷的 一個敵團,而剛到任的韓先楚希望越過近敵,打敵軍師指揮部,遭到羅舜初反對。當時部隊很多指揮員都支持羅舜初,最終上級支持了韓先楚,所以纔打了著名的奇襲威遠堡。

威遠堡一站讓羅舜初清楚認識到了韓先楚是一位虎將,在他的率領下,3縱的戰績越來越突出,尤其是攻義縣,克錦州,戰遼西,都是首當其中的主力,而是所有縱隊殲敵最多的一支,後來解放海南島更是功不可沒。

羅舜初是一位文武雙全的戰將,他爲三縱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軍事指揮上,他雖然也很出色,但光芒完全被司令韓先楚遮擋了。3縱被稱爲“旋風部隊”,司令被稱爲“旋風司令”,而羅舜初卻沒有任何頭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