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我身邊有很多喜歡美漫的朋友,也有很多喜歡日漫的朋友,他們常常爲一些人氣動畫到底是屬於美漫還是日漫的歸屬問題吵得不可開交,比如1985年、美國金和聲公司將《超時空要塞》、《超時空騎團》、《機甲創世記》3部日本動畫重製的長篇動畫《太空堡壘》(Robotech)。

但令我沒想到的是,有一部我以爲毫無懸念應該歸類爲美漫的動畫作品也會引起他們的爭議,這就是下面要提到的《變形金剛》。

1985年美國金和聲公司將三部日本動畫重製成《太空堡壘》、引起熱議

關於動畫《變形金剛》,我個人並沒有太大感覺,一是對這部動畫“正義必勝”的主旋律感到厭倦,二是下意識對這種來自外星的高級生命體感到恐懼,人類的生存本能告訴我,這部動畫也許是地球以外的高級生命體成功侵入地球后,爲順利統治人類而製作的宣傳片也不一定。

就像作爲高級動物的人類所飼養的貓狗豬羊一樣,它們始終無法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只能任由人類擺佈。所以每當看到《變形金剛》動畫結尾處,人類和博派汽車人變形金剛聯手戰勝狂派霸天虎、終於迎來和平時,總是在頭腦中自動跳出“很多問號”。

以朋友的爭論爲契機、帶着自己對求知慾望的探究之心,我開始試着去挖掘一些《變形金剛》背後並不被人們知道的幕後故事。

日本晴海東京玩具展初登場

1983年6月18日,一年一度的東京玩具展在日本東京都中央區的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召開,這個會場名字有點拗口,不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晴海”,被叫作晴海的這個展覽館有一個小故事,1940年的日本曾經計劃在東京舉辦一場“萬國博覽會”,會場就設在晴海館,但是因爲侵華戰爭而延期。

毀於二戰美軍轟炸的晴海展覽館原址——東京第一陸軍月島分院

由於傷病員越來越多,原場館被陸軍徵用,成爲東京第一陸軍病院月島分院,在太平洋戰事爆發後毀於美軍空襲,戰後1959年在晴海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這個場館,很長一段時間它都被叫作“晴海”。

1983年6月的東京玩具展在晴海召開,著名日本玩具公司TAKARA在展會上展出了大量新鮮玩具,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可以上弦後自己走路的人形娃娃、附帶一體式板擦可以立即消除文字的寫字板,另外還推出了兩款玩具——《戴亞克隆》與《微星變形》系列。

晴海的東京玩具展上,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玩具銷售商,意大利GiG公司看中並引進了《戴亞克隆》這兩個玩具系列在歐洲銷售,當時被取名爲“Trasformer”(後來由於受到壓力,才慢慢變更爲“Transformers”)。

奠定《變形金剛》動畫契機的1983年“晴海”召開的東京玩具展老照片

有一家美國玩具銷售商與TAKARA在玩具展上進行了洽談,以此爲契機,雙方最後達成了合作,美國玩具商負責在美國本土的推廣,TAKARA負責供應玩具。

這種雙方合作的模式就像現在的“抖音帶貨”,主播利用自己的人氣賣產品並從中抽取佣金,當時與TAKARA洽談的美國玩具商叫“孩之寶”,他們選中的推廣平臺是美國電視臺,孩之寶預定在1984年推出一部名爲《變形金剛》的動畫片,用於推廣和宣傳他們代理的TAKARA玩具,時間暫定在9月播出。

這個消息公開之後,引來全美玩具零售商的瘋狂訂貨,在1984年2月舉辦的美國紐約國際玩具展上,孩之寶的《變形金剛》玩具在7天內拿到1億美元訂單,玩具上市後賣出了1千萬個。而從TAKARA不溫不火的《戴亞克隆》與《微星變形》系列到孩之寶的《變形金剛》大賣只用了短短8個月,電視臺播出動畫吸引觀衆從而促銷周邊這一模式也驗證了最早的流量變現效應

1983年東京玩具展上TAKARA公司展出的兩款玩具

TAKARA爲什麼甘願成爲孩之寶背後默默無聞的玩具供應商呢?

《戴亞克隆》與《微星小超人》:從兵人到變形系列

《變形金剛》的淵源出處原來是日本的玩具商TAKARA,但其實這過程比我們知道的更加複雜,1970年,孩之寶公司在美國本土推出了一款兵人玩具《Combat Joe》,TAKARA拿到了這款產品在日本的授權,但是,由於兵人玩具在日本賣的並不好,於是TAKARA對《Combat Joe》進行了多次改動。

1970年孩之寶的兵人玩具《Combat Joe》成爲TAKARA《微星變形》系列的源頭

將頭部變成鍍銀、露出胸部的機械、最後設計成完全的機器人、又加入可變形的部分,從1974年到1982年,被命名爲《微星小超人》的幾代玩具產品最終衍生爲一款可以變形的機器人。

1980年,在《微星小超人》的基礎上,TAKARA創建了一個新的玩具系列《戴亞克隆》,全部由可變形機器人組成,根據所變形形態的不同,《戴亞克隆》有很多類型,比如汽車機器人、恐龍機器人、槍械機器人。

《戴亞克隆》的概念來自小孩子想一箭雙鵰佔便宜的心理,當時既有人形玩具也有汽車玩具,如果有一個玩具既可以是人形又可以是汽車,那麼小孩子只要花一個玩具的錢就能擁有兩種玩具。

TAKARA1974年到1982年幾代微星機器人系列的演變

最後,1983年孩之寶在晴海東京玩具展上見到的TAKARA變形機器人《戴亞克隆》和《微星》系列原來是自家玩具《Combat Joe》授權產品的衍生形態,此時的孩之寶剛擺脫負債影響,正極力想尋找新產品來開拓市場,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金田伊功對《變形金剛》人設的影響

1984年9月17日,《變形金剛》動畫在全美電視臺播出後獲得成功,第一次面世的變形金剛動畫版的故事是這樣的:

“宇宙中有一顆名叫賽博特恩的星球,生活着變形金剛這種高智能機器人,有一天威震天帶領霸天虎打破了平靜挑起戰爭,戰爭持續了很久直到星球的能源告急。擎天柱帶領汽車人前往宇宙尋找新的能源,威震天在宇宙中追上了擎天柱,雙方激戰後掉落地球,沉睡400萬年後的霸天虎和汽車人被飛船計算機激活,在地球上再次展開戰鬥……”

《變形金剛》動畫1984年上映時的宣傳海報

當時,《變形金剛》動畫的製作是日美合作完成的,美方是Marvel Productions(漫威)、Sunbow Productions這兩個公司,日方是東映動畫和カナメプロ這兩個公司。美方負責創作故事劇本、本地化製作(配音),日方負責變形金剛的角色設計、動畫製作。

本來動畫製作應該是由東映動畫獨立完成的,由於創作的時間只有不到1年,時間非常緊,所以東映動畫在沒有拿到劇本的情況下開始先行設計,東映動畫將“爲變形金剛設計角色”的這項載入歷史的任務交給了和自己有業務往來的一家外包公司、カナメプロ。

現在看來,東映動畫當時對這個項目並沒有太重視,但是又不想太敷衍、以致被美國人看穿,於是他們想到了一位日本的動畫機器人設計大師——金田伊功。金田在70、80年代參與了大量日本機器人動畫的製作、在其中負責原畫設計,他參與的動畫有《蓋塔機器人》、《大空魔龍》、《超電磁合體》,可以稱得上是機器人動畫中的原畫大師。

1984年《變形金剛》誕生同一年、金田伊功擔任宮崎駿動畫《風之谷》原畫、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展出的畫冊

但是,東映動畫與金田伊功的關係比較尷尬,金田剛出道時加入了東映動畫,但是70年代就辭職加入了別的公司,就在孩之寶與TAKARA達成合作的1983年,金田伊功參與了動畫《機甲創世紀》的製作,這部動畫後來被美國金和聲公司選入《太空堡壘》的第三部,《太空堡壘》第一部是《超時空要塞》。

1984年初,一家名爲カナメプロ的公司與金田伊功合作,將他的宇宙戰爭漫畫《BIRTH》改編成動畫,東映動畫在此期間將《變形金剛》動畫的機器人人設任務拜託給カナメプロ公司一位叫小原涉平的設計師,雖然沒有對外言明,但是《變形金剛》動畫的初期人設一定受到了金田伊功大師的影響。

1984年カナメプロ負責機甲動畫大師金田伊功漫畫《BIRTH》的改編、東映趁機將變形金剛人設拜託給對方

機器人變形”這個理念雖然在美國是1984年《變形金剛》動畫播放後纔開花結果,但是在日本早就不是新鮮事,金田伊功70年代負責原畫的《大空魔龍》、機器人可以變成恐龍(變形金剛中的博派恐龍),《超電磁合體》是幾臺機體組合成一臺超大機器人(變形金剛中的工程虎),80年代的《機甲創世紀》機器人可以變成飛機(《超時空要塞》骷髏戰機的延續),這些都在《變形金剛》之前。

金田伊功負責原畫的日本動畫《超電磁合體》、臉部設計和變形理念基本延續到了《變形金剛》中

但它們與《變形金剛》唯一的不同之處是是由人來操縱機器人,人類是主角、機器人只是道具,但《變形金剛》中的機器人則是比人類還高級的智慧生物。東映動畫在拜託カナメプロ設計變形金剛人設的時候,美國公司並沒有給付劇本,所以,日方還是按照以往的經驗,以爲這些機器人是由人操縱,所以將這些機器人設計成表情冰冷沒有善惡之分的傳統樣子。

金田伊功負責原畫的《大空魔龍》、可以變成恐龍的機器人、是變形金剛中博派恐龍小隊的鼻祖

在拿到東映動畫的機器人設計原畫後,美方根據劇本進行了修改,這些機器人被分爲正義與邪惡的兩派,霸天虎(Decepticons)前面被加上了Evil (邪惡)字樣、汽車人(Autobots)的前面則被加上了“Heroic ”(英雄)一詞,這也非常符合美式漫畫的特點。不僅如此,作爲高級生物的機器人被加上了表情以區別日本機器人的“工具”。

金田伊功負責原畫的《機甲創世紀》主力機體可以變形成飛機、作爲乘坐式機器人的科技感遠高於《變形金剛》的

《變形金剛》動畫的世界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兩套玩具與《變形金剛》故事的成型

前面說過,1984年,東映動畫將《變形金剛》的角色設計交給了外包公司的一位小設計師小原涉平,看起來似乎不太重視,不過更爲糊弄的還在後邊,《變形金剛》的世界觀怎麼創作呢?

1980年TAKARA《戴亞克隆》玩具汽車變形機器人系列、其中的大部分成爲《變形金剛》博派的原型

日方和美方都知道,《變形金剛》的機器人來源於TAKARA的《戴亞克隆》和《微星超人》兩款玩具,而這兩款玩具的包裝盒後面也印着一個簡短的故事,用來“騙小孩”。

《微星超人》的故事是:宇宙中有一個名叫微星的星球,受到未知元素αH7的影響而崩壞,微星人逃到地球並且縮小了身體,微星人在地球成立了“宇宙科學局”,探索地球上的神祕現象和遠古遺蹟,和人類和平共存

1980年的《戴亞克隆》玩具還沒有脫離乘坐式機器人的理念、圖爲講解駕駛員如何進入機器人內部

《戴亞克隆》的故事是:80年代地球發現了一種神祕的能源,10年後全世界建立了5個場所來控制這些能源,一個邪惡軍團操縱機器人企圖控制新的能源,爲阻止他們的陰謀而成立的正義一方組建了超大機器人小隊與他們展開戰鬥

《變形金剛》的世界觀則來自這兩個玩具小故事的綜合,兩個高智能生物的機器人勢力由於長期爭鬥,能源耗盡後離開母星前往地球尋找能源,到了地球后以地球爲新戰場又繼續展開戰鬥。

1980年-1984年TAKARA爲玩具《戴亞克隆》系列製作的廣告片、使用了當時日本流行的特攝劇的手法

《變形金剛》背後的幾位年輕人

《變形金剛》中的大部分角色都來自《戴亞克隆》玩具,比如可以變成汽車的汽車人、變成飛機的霸天虎和工程虎,

雖然作爲《變形金剛》原型的玩具設計普遍被認爲出自TAKARA的設計師大野光仁、餘家英昭、 國弘高史之手最終完成,不過,《變形金剛》原型《戴亞克隆》玩具最初的設計者卻是Studio Nue工作室的宮武一貴、加藤直之、河森正治伊東嶽彥明貴美加等人。

大學退學的河森正治

當時的河森正治剛剛年滿18歲考上了慶應義塾大學工學部,在前輩宮武一貴的幫助下進入以科幻美術知名的Studio Nue工作室,負責設計《變形金剛》原型、《戴亞克隆》的部分玩具,畢業前就從日本最有名的大學慶應義塾大學退學,1982年《變形金剛》動畫誕生前2年,河森正治設計了《太空堡壘》第一部《超時空要塞》中的迷之機體——VF-1女武神,也被叫作骷髏戰機。

《變形金剛》1984版角色原型、《戴亞克隆》玩具設計者之一、80年代剛剛加入SN的河森正治

不良生伊東嶽彥

伊東因爲學習不好,高中畢業後就來東京學習設計、然後就職,後來成名後有人挖出他在北海道老家上學時的黑歷史、一段不良少年的經歷,但是伊東矢口否認,說那位只是自己的學長。

1986年,《變形金剛:The Movie》電影版公映後,伊東嶽彥設計了《變形金剛》中最厲害的超級生命體——宇宙大帝的玩具。

《變形金剛》1984版角色原型《戴亞克隆》玩具設計者之一、伊東嶽彥1993年參與設計的《V高達》封面

男扮女裝的明貴美加

1986版《變形金剛:The Movie》電影上映後,TAKARA推出了合體變形金剛“衝雲霄”的玩具,設計者就是早期曾經爲TAKARA設計玩具的明貴美加,明貴美加的經歷頗爲有趣,他早期在TAKARA的模玩雜誌《DUAL MAGAZINE》發表文章,16歲以高中生身份加入伸童舎,以日升動畫機械設計師的身份參與富野由悠紀動畫《機動戰士高達Z》、《機動戰士高達ZZ》、《機動戰士高達0083》的機體設計。

由於在TAKARA雜誌上發表文章時所用的筆名,一度被認爲是女生,高中時他於是將計就計,索性自稱女生,於是被認爲全日本模型少年們夢中偶像的女高中生而人氣飆升,不過在一次做有聲節目訪談時,由於說了太多的話而露陷。

《變形金剛》1984版角色原型《戴亞克隆》玩具設計者之一的明貴美加、之後成爲人氣遊戲原畫師

除了動畫以外,他還是《櫻花大戰》遊戲系列第3部到第5部的首席設計師。

最後的話

本來只是想聊聊《變形金剛》IDW漫畫中角色的由來和劇情,沒想到不知不覺就聊了這麼多,關於《變形金剛》還有很多想說的話,由於篇幅所限、我們有機會下次再見啦。

《變形金剛》誕生前一年、1983年在東京玩具展展出的《戴亞克隆》玩具與威震天P-38式手槍形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