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接觸的日本動畫片是幼兒時代的《鐵臂阿童木》和《一休》,最早看的日本漫畫書是小學時代的《七龍珠》和《聖鬥士星矢》,均給我的童年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影響和美好的回憶。

漫畫,最早起源於十六世紀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同時期由西方傳入日本,是亞洲最早興起漫畫的國家,隨着日式漫畫的普及,推廣,各式題材的日式漫畫在亞洲乃至全球受到推崇和喜愛。

日本真正成爲世界漫畫大國還是在戰後的事情了。日本人在再次成爲世界強國的目標下,1960年代和70年代取得了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在文化傳播等軟實力上下足了功夫。

當時世界文化領域,美國的好萊塢獨霸天下。在西方主流審美引領世界的環境中,亞洲人的外形不管我們認爲多漂亮,但在西方國家是喫不開的。而西方的小說、詩歌等文學形式在經歷過近代的“西學東漸”之後,在戰後已經侵襲到了全世界。

所以,當時的日本若想開闢一片新的文化領域來與西方文化價值觀相抗衡並佔領一部分世界文化市場是難上加難的。但日本當時的一批漫畫大師們卻做到了,像我們熟悉的手冢治虫、鳥山明、櫻桃子、富堅義博、尾田榮一郎、車田正美、井上雄彥、藤子F不二雄等等等等,他們用誇張的人物外形、唯美的畫風和腦洞大開的情節面向世界的各個年齡層輸出了無數經典作品。

日本漫畫是按照讀者羣的年齡和性別進行分類的。像我小時候看的動畫片都是兒童漫畫,內容簡單易懂,如《哆啦A夢》、《櫻桃小丸子》等;後來小學讀過的少年漫畫,如《灌籃高手》、《足球小將》等;受女孩子喜歡的少女漫畫,比如《美少女戰士》《夏目友人帳》等;其他還有面向青年的唯美漫畫、面向成人女性的漫畫,甚至還有很多讓人看了耳紅臉熱的羞羞的成人漫畫等等。

而如今,在宮崎駿、新海誠等一幫現代大師們的影響下,日本漫畫將神道教中的日本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化社會魅力相結合,不斷地在刷新日本文化對外輸出的影響力。

如果你去京都,一定不要錯過位於四條烏丸附近的“京都國際動漫中心”。這裏是世界唯一一座動漫主題博物館(漫畫藏書24萬冊)。戰後的日本崛起原因世人多關注硬件,其實軟實力的發展纔是讓日本迅速重回世界強國的主要原因,其中漫畫產業尤其是功不可沒。

原因很簡單,從小看日本動漫長大的我,朦朦朧朧地會對日本便頗具好感和憧憬,這便是文化侵襲的可怕之處。而當代社會沒看過日本動漫主題影視劇和書畫讀物的孩子可謂是少之又少。跟當年我們的漢唐時代一樣,國際影響力強大了,國家自然也就變強大了。

我們目前佔用了世界90%的動漫資源但產出卻不足世界動漫市場的10%,一味的模仿是極難超越別人的。所以,當代中國該怎麼借鑑日本來發展自己的文化產業道路纔是當下重要的課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