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霍華德將各類週期分爲三個層面,分別是基本面,心理面和市場面。繼《投資最重要的事》後,《週期》是霍華德馬克斯的又一力作,這個讓巴菲特都讚不絕口的價值投資大師,是美國知名投資公司橡樹資本的聯合創始人。

原標題:大跌之後必有大漲?週期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週期肯定會落到你頭上,你沒辦法改變它。你如何採取行動應對它,纔是問題的關鍵。”

繼《投資最重要的事》後,《週期》是霍華德馬克斯的又一力作,這個讓巴菲特都讚不絕口的價值投資大師,是美國知名投資公司橡樹資本的聯合創始人。橡樹資本2019年一季度投資報告數據顯示,自1988年10月至2019年3月,過去近30年公司的年化收益達到了18.8%。

如果要概括《週期》這本書,大概可以用這樣一句話:週期永遠存在。我們投資失敗,往往是因爲覺得“這次不一樣”,但事後才發現,“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卻總是驚人地相似”。

霍華德認爲,所謂週期,就是資產價格長期是圍繞中心線上下波動的,在短期則常常表現爲走極端,在大跌和大漲之間交替。一個完整的週期會經歷:復甦(a)→上漲(b)→築頂(c)→反轉(d)→下跌(e)→築底(f)→再次復甦(g)→再次上漲(h)八個階段。

這個描述的確和真實情況非常接近。他經過統計發現,在他投資生涯的47年中,標普指數在47年的平均年化收益是10%,但回過頭來看,只有3年是落在中心線附近的(8%-12%),其他44年都是遠離中心線,向極端偏離的。

爲什麼市場會出現週期性的波動?

霍華德將各類週期分爲三個層面,分別是基本面,心理面和市場面。這三個層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週期性,而且都跟人的行爲有關。

比如經濟基本面,當人們對未來樂觀,企業家積極投資、消費者打開錢包消費,經濟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但當人們被壞消息籠罩,對未來感到悲觀的時候,一切就會反過來,經濟就會進入下行週期。

再比如心理面的週期性,看人們對股票投資的態度就明白了。俗話說“三根陽線改變信仰”。在股票價格大漲的時候,人們會變得非常樂觀,並且開始敢於冒險;而當市場接連下跌時,人們的心理又會變得謹慎,彷彿下跌會永遠沒有盡頭。

霍華德在書中指出,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對事物的評價會在“非常好“和”不是那麼好“之間取一個位置,但在投資界,我們通常感到的,要麼就是”好到完美無缺“,要不就是”壞的無可救藥“。

市場參與人的情緒總在貪婪和恐懼之間遊走,這就是爲什麼資產價格容易走過頭,。而出現週期反覆的原因。

觀察資產如何定價和其他的投資人如何行事是應對週期的祕訣。

書中霍華德舉了一個“逆勢”投資的例子。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之後,市場普遍陷入了悲觀,這個時候投資者的心理“鐘擺“就走到了一個悲觀的極端。但是橡樹資本卻連續15個星期都在持續買入,這15周市場都在跌。到了2009年初,市場慢慢鎮定下來,對於投資者來說,這個時候再想大量買入而不推高市場價格,已經爲時已晚。霍華德因此特別強調,“一波下跌之後,賣出離開市場,由此不能參與後面的週期性反彈,是投資大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