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崖山海戰,元軍從南北兩面堵住崖山水域,宋軍戰船腹背受敵,很快潰敗,宋朝軍民依然拒絕投降,名臣陸秀夫攜宋幼主,率忠臣跳海殉國,十萬官兵和百姓也緊隨其後跳海,書寫了宋人氣節,此刻,另一位宋國英雄文天祥,正被元軍押解在崖山岸邊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同胞跳海,傷心欲絕的他感嘆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久文天祥也絕食而亡。國富但不強,宋朝最大的過失,就是幻想以財某和平,宋朝時期國家很經濟繁榮,但是軍事力量不強,看過宋朝300年曆史,很多人嘆息宋朝是何等的貧弱,北宋到南宋,好像這個朝代從來都逃不過是被人欺負的命運。

公元一二七三年,郭靖和黃蓉苦守六年的襄陽城被元軍攻破,元軍沿漢水,長江順流而下,勢如破竹,只用了短短三年時間就攻到南宋都城臨安(今天杭州)。南宋皇帝,羣臣和百姓都拒絕投降,於是組建水軍一直南下到崖山繼續與援軍對抗(崖山,今天江門崖山鎮)。追擊的元軍和宋軍殘餘,最後在崖山展開了激烈的海戰,史稱崖山戰役。崖山海戰,元軍從南北兩面堵住崖山水域,宋軍戰船腹背受敵,很快潰敗,宋朝軍民依然拒絕投降,名臣陸秀夫攜宋幼主,率忠臣跳海殉國,十萬官兵和百姓也緊隨其後跳海,書寫了宋人氣節,此刻,另一位宋國英雄文天祥,正被元軍押解在崖山岸邊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同胞跳海,傷心欲絕的他感嘆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久文天祥也絕食而亡。崖山海戰之後,宋朝徹底結束了300年的統治地位,北方遊牧民族代替宋朝統治華夏大地。這段歷史令人不禁感嘆:宋朝一個多麼美好的朝代爲何走向滅亡?

宋朝作爲中國歷史上最繁榮昌盛的朝代,有着太多的耀眼光芒,比如經濟活躍,文化昌盛。但也有在顯著的弱點,比如武將匱乏,軍事力量薄弱。我們來總結一下宋朝走向滅亡的原因。

首先,宋朝過分重文輕武,宋太祖趙匡胤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後,武將出身的趙匡胤開始擔心甚至討厭武將,他害怕自己兵變的故事會被其他武將複製,於是上演了杯酒釋兵權,從此宋朝的重文輕武成了擺在檯面上的事實。爲了保護文人,趙匡胤在臨死前還在汴梁城立下三條大字碑文,其中一條就是:不準殺進言士大夫,可見宋朝皇帝對文臣多麼重視。高曉松曾說,如果可以穿越到歷史某個時期,他首選宋朝,可見那個朝代是多麼受知識分子喜愛。重文輕武,造就了宋朝文化經濟的大繁榮,也培養了宋朝文臣的高亮氣節,這一點崖山戰役文臣帶幼帝跳海,十萬軍民跟隨跳海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來。但也正是重文輕武的朝政,令宋朝的軍事能力變得極弱。

重商輕士,在古代各個朝代,一直都會把人按職業默認劃分等級,貫穿我國封建史,一般的等級順序都是:士農工商,也就是軍人士兵最受人尊重,農民次之,技術人員也還勉強,最不被人待見的是商人,通俗講就是做生意的人最沒有地位。可是唯獨在宋朝,商人的地位很高。有一個故事,曾經汴梁城因爲商販太多,造成交通擁堵,有大臣上奏,要求給商販劃定經營地點和時間,但是宋朝皇帝卻說:這樣的條條框框是擾民,正是朝廷對商貿的允諾,纔有了清明上河圖中汴梁街道的熱鬧繁榮景象。但是宋朝士兵的地位卻並不高,據說宋朝時期,士兵的待遇很低,經常有士兵食不果腹,軍隊中時常有逃兵,當兵成了當時地位最低的職業。正是這樣的社會環境,宋朝軍隊數量很多,但戰鬥力極其低下,甚至在蒙古軍作戰時,出現很多叛徒,著名的文人軍事家文天祥,就是被叛徒出賣才被俘。

國富但不強,宋朝最大的過失,就是幻想以財某和平,宋朝時期國家很經濟繁榮,但是軍事力量不強,看過宋朝300年曆史,很多人嘆息宋朝是何等的貧弱,北宋到南宋,好像這個朝代從來都逃不過是被人欺負的命運。其實說宋朝“弱”肯定是弱,因爲武將和士兵一直不被朝廷重視,但“貧”肯定是不貧。宋朝的繁榮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歷史時期,你看汴梁,你再看臨安,都是貿易活躍經濟發達,一幅清明上河圖,足以說明他們都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城市。

試想一個總是被欺負,一個沒有強大軍事力量的朝廷能延續300年,靠得是什麼?是財富,宋朝的財富遠超前朝的強漢盛唐,宋朝的國都汴梁和臨安(今開封和杭州),都是當時世界上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也是商業活動最繁榮的城市。據說遼國早期侵擾北宋,曾向北宋提出賠款和解,提出的賠款額是相當多的金銀,布匹和馬羊。遼國甚至擔心自己的獅子大開口,會讓自己錯失這批財富,結果宋朝朝廷上下聽到那些賠款要求後,居然哈哈大笑,覺得遼國沒見過世面,那點賠款要求,讓宋朝皇帝感到不可思議,於是爽快答應。強盛的經濟實力,讓宋朝皇帝明白了原來再大的事情都可以花錢消災。這也同樣讓遼國意識到,中原朝廷是何等的富有,更激發了他們鐵騎南下的熱情。或許到最後,大宋朝廷纔會頓悟:原來錢不是萬能的。

一個朝代的隕落,有其複雜的內外因果,回顧歷史,我們纔會更加理解社會均衡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任何時候社會和平,百姓幸福都是我們最大的追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