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阿巡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取代柴榮建立的大周,建立大宋,接管柴榮大周的一切。
作爲黃袍加身的趙匡胤說建立的宋國,其實就是一個夾縫中存在的一個並不起眼的政權,五代十國的局面,並沒有結束,南部有南唐、北部有強大的遼國。
而宋國,直接就給夾帶在這中間,艱難生存,然而,讓世人意想不到的是,有着長江天險,數十萬大軍,兵力遠在宋朝之上。掌握將江南富裕地區的南唐,居然讓人趙匡胤給滅了,南唐後主在南京城外俘虜,押解進入了開封軟禁。
不可思議的還不知這一定,那年代,各國君王,公認的頭號厲害人,兵力最強大,也是最爲厲害的,絕對是遼國,而趙匡胤當時同樣也是這麼認爲,不然他也不會制定先南後北的方針,爲的就是先接觸南部這些弱小的,然後在和遼國進行戰鬥。
而南部解決後,他的弟弟趙光義,隨手就拿遼國扶持的北漢開刀,並且還打敗了遼國派遣出來的精銳援軍
一戰威名震天下,大宋軍兵強馬壯,不好惹,這絕對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而隨後,乘勝追擊的宋軍,一路北伐,嚇得燕雲十六州好幾個州鎮守的遼軍不戰而降,或者提前撤離。
那時候的宋軍,就是一個無敵的存在,而隨後的幾次戰爭,更是印證了這一點,宋國和遼國的戰鬥力,不相上下,你打不過我,我也打不過你,雙方就這麼耗着,一直到澶淵之盟後,這場你來我往的局面纔算是結束。
澶淵之盟結束後不久,大家誰也不在出手,都知道誰也不是那麼好啃的硬骨頭,宋朝禁軍戰鬥力驍勇,而遼國騎兵戰鬥力也不弱。
大宋,國泰民安,軍隊,兵強馬壯,戰無不勝,然而,一場戰爭,直接就將宋朝打出來的軍事威嚴全給掉在了地上。這事,就是平叛西夏的叛亂。
西夏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是一個政權,而是屬於宋朝的河西,澶淵之盟發生的時候,是1004年,而西夏脫離宋朝,卻是在1038年。
前後,也就是34年的時間。
對於西夏自立爲國的叛亂,這自然不會讓當時已經擔任了皇帝的宋仁宗趙禎說容忍,一場看起來十分平常的平定叛亂拉開序幕。
十幾萬大軍出師西征,然而,這場當時遼國、吐蕃、大理等過都認爲這場戰爭西夏絕對不能獲取勝利的時候,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從開封以及各地調動過去的十幾萬禁軍,敗了,而且還算是全軍覆滅,就幾萬人給逃了回來。
第一次平叛失敗,朝廷歸功於用人不當,又換上了人,又帶領強大的宋朝精銳禁軍 平叛,結果可想而知。有敗的慘不忍睹,最終只能承認西夏的獨立,雙方這才和平下來,並且,宋朝自此,對於西夏,就一直處於守勢,岌岌可危的守勢。
大跌眼鏡啊,曾經跟遼國硬碰硬不落下風,而且還能夠跟遼國精銳皮室軍打的不相上下的宋軍,短短不過幾十年的時間,就這麼不堪一擊。而隨後對於各國的戰鬥,更是十戰九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是將士不用命,還是說平時訓練不到位。
都有,宋自從和遼國簽署澶淵之盟後,就一直處於和平時期,而西南的吐蕃以及大理,見宋國將遼國都打得這麼慘,更改時不敢對宋朝下手, 幾十年的和平生活,早就磨滅了士兵的鬥志以及將領的居安思危。
而同時,宋朝還幹出了一個事, 讓禁軍的 戰鬥力減弱了不少,這就是將難民編制進入進軍。
宋太祖趙匡胤以及他弟弟趙匡義,也不知道是怎麼總結出來的,認爲這各朝的暴亂,就是因爲流民引起的,爲了解決這個事,二人也就想出了一個餿主意。哪裏發生了災難,哪裏有難民,他安撫的同時,更是將這些難民中的青壯年編制進入禁軍,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從宋太祖不到十萬禁軍就增加到了宋仁宗時候的八十萬禁軍。這樣的部隊,能夠有多大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然而,這都不是最爲根本的原因,而最爲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一個事情的發生,也正是因爲這個事,讓宋軍的戰鬥力,根本就無法形成。
這,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的的確確,是讓各地將領的造反幾率化解到了最低點,這一點,趙匡胤做到了,終其北宋南宋,在杯酒釋兵權後,就沒有聽說那個將領造反的。因爲,沒兵,兵馬,都在皇帝手中。想調兵,那得皇帝的聖旨纔行,不然想都不想。
杯酒釋兵權。以當時趙匡胤以及他弟弟的角度來看,是一種最爲正確的方式,二人都是從那將領擁兵自重而獲得的皇位,都清楚,這軍隊集中在了將領手中,絕對不是個什麼好事情。
因此,解除將領的領兵權,是符合那時候的局勢,然而,這個當時看起來很好的一個決策,卻最終害的宋朝軍隊,根本就沒有任何戰鬥力。
趙匡胤趙廣義兩兄弟在杯酒釋兵權後,摸索出來了一個能讓大宋千秋萬代的方案,將領平日不領兵,一旦到了戰時,就臨時任命將領,統領軍隊作戰。
也就是相當出名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雙方在出發前,誰也不知道統領的是那支軍隊,而軍隊,也不知道,領軍的將領是誰。
這下好了,戰鬥打響,將領就算有渾身本事,也根本無法協調, 畢竟軍隊就不是他訓練的,軍隊對於將領的一些命令,根本無法理解,更不要說作戰。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作爲北宋時期的戰將狄青,多厲害的人,照樣在和西夏的對抗中,處於弱勢,就是因爲,他手下的兵力,不是他想訓練出來的,指揮命令,不能讓部隊真正的領悟。
而同時,還有一個事,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點原因,文官領兵,宋朝之前,文官若非是有軍事才能,是不可能領兵的,而宋朝爲了打壓武將,居然是文官領兵,真正的將領,受到了牽制,紙上談兵,如何能夠真正應對。這怎麼可能會讓軍隊戰鬥力提升。
這,直接造成了宋朝兵弱到了不堪一擊的地步,也造成,北宋一直到滅亡,不管跟誰打,十打九輸,甚至連後期的農民暴動都打不過。
而這樣的局面,在南宋開國的時候,宋軍的戰鬥力又強大起來了,將 遼國滅了的金國,剛開始還打宋軍不費吹灰之力,後來就是擋不住,節節敗退,而那時候,不得不提到的一點就是,並不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兵馬,都是將領負責招募訓練,指揮作戰,典型的也就是岳飛所統領的岳家軍。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